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东平

作品数:330 被引量:2,072H指数:24
供职机构:21世纪教育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5篇文化科学
  • 20篇经济管理
  • 12篇政治法律
  • 6篇建筑科学
  • 3篇哲学宗教
  • 3篇社会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历史地理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军事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217篇教育
  • 28篇教育公平
  • 26篇农村
  • 25篇义务
  • 25篇义务教育
  • 23篇教育改革
  • 22篇高考
  • 21篇高等教育
  • 19篇中国教育
  • 19篇国教
  • 18篇农村教育
  • 17篇教育发展
  • 16篇育发
  • 14篇文化
  • 14篇城市
  • 13篇政府
  • 13篇社会
  • 13篇生活教育
  • 13篇活教育
  • 10篇应试

机构

  • 222篇北京理工大学
  • 96篇21世纪教育...
  • 10篇中国陶行知研...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中央教育科学...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国家教育发展...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中央电视台
  • 1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北京语言大学
  • 1篇杭州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教育部教育发...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市教育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273篇杨东平
  • 8篇陶红
  • 4篇杨东平
  • 4篇李阳
  • 3篇徐友渔
  • 3篇马宇航
  • 2篇霍雅玲
  • 2篇阿正
  • 2篇顾海兵
  • 1篇谢小庆
  • 1篇石中英
  • 1篇王帅
  • 1篇王蓉
  • 1篇蒋国华
  • 1篇高书国
  • 1篇张珏
  • 1篇姜钢
  • 1篇王烽
  • 1篇童星
  • 1篇吴春霞

传媒

  • 21篇当代教育家
  • 15篇教育与职业
  • 15篇教育发展研究
  • 14篇清华大学教育...
  • 10篇生活教育
  • 9篇中国教师
  • 8篇基础教育论坛
  • 7篇教育家
  • 6篇江苏高教
  • 6篇人民教育
  • 6篇中小学管理
  • 5篇科学中国人
  • 5篇中国青年研究
  • 4篇群言
  • 4篇师道(人文)
  • 4篇今日教育
  • 4篇师资建设
  • 4篇教育研究与评...
  • 3篇辽宁教育
  • 3篇中国党政干部...

年份

  • 2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17篇2017
  • 27篇2016
  • 27篇2015
  • 10篇2014
  • 19篇2013
  • 15篇2012
  • 11篇2011
  • 14篇2010
  • 10篇2009
  • 17篇2008
  • 25篇2007
  • 8篇2006
  • 8篇2005
  • 6篇2004
  • 8篇2003
3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教育文化被引量:3
1991年
(一)古今中外的教育,作为社会的文化系统,其首要的功能无不是继承、传递、教授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的文化传统,占社会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然而教育不仅仅是传递、教授已有的知识和文化,同时也承担着创造、发展新的知识文化的使命。负有这两重使命的教育,其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念。
杨东平
关键词:教育文化传统道德教育传统教育新文化教育价值观念知识文化
基于人口流动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被引量:5
2010年
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必须适应儿童流动的需要,必须尽快建立适应人口流动的动态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强调中央政府在动态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中的统领作用,省级政府在动态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核心作用,建立流动儿童信息网络,分地区尝试"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券",提高流出地政府"搭便车"行为成本,要求流入地政府逐步扩大流动儿童入读公校比例,扩大公共服务渠道,为流动儿童提供充足的就学资源。
陶红杨东平张月清
关键词:人口流动义务教育
身心必要的抚慰
1993年
身心必要的抚慰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特约撰稿人)80年代以来大举北上的港台文化,主要是定位于通俗文化的大众流行文化,其中对青年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流行音乐和影视作品.大陆的学人和教育者,以娱乐、消遣为主要功能对缺乏精英文化传统对香港流行文化多持审慎的批评的态度。对青年不知”文革”、江青,只知刘德华、周润发不免忧心忡忡。但是应该看到,这种文化传播的合理性和正面价值。港台文化的传播是与我国社会政治、文化的转型相伴而生的,参与了以政治为中心的传统的意识形态、话语系统、符号系统的解构和转换。今天的青年,从流行音乐和流行歌词中汲取人生的慰籍和指导,而非领袖语录、政治读物或唐诗宋词。当他们遇到挫折和失败时,不是高咏“下定决心,不怕牺牲”.而是唱“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当他们失恋的时候,也不必动用“批判的武器”或“武器的批判”.用童安格的一句“既然曾经爱过,何必真正拥有”便可以自慰和化解了。这种我们都可以感到的当今的青少年更自由、开放、舒展、宽容的性格套用港化语言,叫做“好青春”、“好生命”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世俗化的青年流行文化所塑造的。由商业利益所驱动的港台流行文化。固然有它肤浅。
杨东平
关键词:流行文化大陆文化流行歌词明星崇拜
制度创新:因地制宜与主动探索
2007年
对于教育改革,我们最常听见的抱怨就是“改革太难了,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改革需要配套措施,教育改革没法单独进行”等等。这种“无能为力”的抱怨背后,潜藏着一种总体解决的“宏大”的思维模式:将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自上而下的、能够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本性变革上。在很大程度上,我们也已经习惯了这种在抱怨基础上的等待和与这种等待相伴的与己无关的心态。而这正是那些貌似正确的思维模式的根本缺陷:似乎在整体环境、根本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无足轻重的,我们的任何努力都是无用的,从而消解了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助长了普遍的冷漠感和犬儒主义。
杨东平
关键词:教育改革思维模式社会责任感整体环境犬儒主义
高等教育女性化的发生机制——基于世界银行截面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高等教育女性化是指高等学校女生多于男生的现象。本文运用世界银行2009年截面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从宏观层面对各国高等教育女性化的发生机制深入研究。研究发现,教育投入、女性地位、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程度等宏观因素对女性高等教育机会的增长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教育支出GDP占比、议会女性席位比例、人均GNI、城镇人口比例、基尼系数等5个解释变量的水平较为显著,回归系数和显著程度均超过男性。宏观因素对男女两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不同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高等教育女性化的由来。
马宇航杨东平
关键词:高等教育机会
农村教育向何处去
2014年
随着国家“叫停”和规范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我国农村正在进入一个“后撤点并校时代”。在新一轮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我们既需要处理和解决好撤点并校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又需要面向未来,对未来我国人口变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之路有清晰的认识和把握,在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视野中,促进农村教育的科学发展。
杨东平
关键词:农村教育城镇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学校布局调整农业现代化
新时代的农村教育该如何破题被引量:1
2017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否是让更多的农村学生、教师进入城市?是否农村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将被逐渐淡化?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届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年会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就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杨东平
关键词:农村教育城乡义务教育破题农村义务教育
教育改革的动力在民间
2012年
2011年8月。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播放了一部我担任总顾问的6集专题片《教育能改变吗》。这一提问持续地徘徊于每一个人心中,起伏于希望和失望之间。印证着“社会焦虑”这个年度主题词。令人纠结不已的都不是什么新问题。而且将会继续发酵升温,成为今后的教育焦点。
杨东平
关键词:教育改革上海电视台社会焦虑专题片
评价农村基础教育市场取向改革的四个维度被引量:1
2008年
2000年前后,在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出现了一些利用市场机制改善和发展基础教育的典型案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改革,为我们认识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困境和问题,提供了经验和教训;也为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新视野中规划今后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参照和思考。科学客观地评价这些改革的利弊得失,对我们有效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杨东平
关键词:市场取向改革农村基础教育农村教育发展科学发展观维度经济欠发达
警惕“超级中学”的扩张
2015年
学校要像学校,不能办成"教育工厂""高考训练营"和"模范监狱"。据《中国之声》报道,最近云南衡水实验中学呈贡校区在昆明成立,标志着衡水中学正式进驻云南,衡水中学四川分校也已经签约。这一消息坐实了人们对"超级中学"受到美化和追捧、正在做大做强的担忧。各地"超级中学"的特征是相似的:上万名学生的巨大规模,一个年级五六十个班,一个班七八十人甚至上百人;实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严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使之"万念归一",只问高考;实行高强度。
杨东平
关键词:中国之声高考改革高中教育军事化管理训练营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