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磊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犯罪
  • 2篇故意
  • 2篇犯罪故意
  • 1篇刑法
  • 1篇刑法规制
  • 1篇言论
  • 1篇疑难
  • 1篇疑难问题
  • 1篇疑难问题解析
  • 1篇疑义
  • 1篇影响力受贿罪
  • 1篇责任主义
  • 1篇秩序
  • 1篇社会危害
  • 1篇社会危害性
  • 1篇社会危害性认...
  • 1篇实名
  • 1篇实名制
  • 1篇受贿
  • 1篇受贿罪

机构

  • 3篇最高人民检察...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5篇陈磊
  • 2篇单民
  • 1篇陈磊

传媒

  • 2篇河北法学
  • 1篇环球法律评论
  • 1篇法律科学(西...
  • 1篇刑法论丛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违法性认识理论的疑义与辨析被引量:1
2014年
在我国刑法理论语境下,'违法性认识不要说'的立论在逻辑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故意的成立应当具备违法性认识,这是责任主义和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将故意的实质性内容理解为违法性认识而非社会危害性认识,既符合刑法规制的需要,又能兼顾责任主义的要求,这就需要修改立法或者做限制解释。违法性认识之'法',是包括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在内的整体法律规范,但不包括非法律的伦理道德规范。与事实性认识一样,违法性认识也存在确定性和可能性的程度之分。可以直接将违法性认识视作故意的规范要素,而不必纠结于体系之争。违法性认识的判断,应坚持'原则与例外'的方法。
陈磊
关键词:违法性认识社会危害性认识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若干疑难问题解析被引量:6
2013年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存在一定的解释和适用难题。本罪"近亲属"的范围宜采取民事法律标准。除"近亲属"外的其他"密切关系人"是质与量相统一的概念,"关系人"表明其性质,"密切"界定其程度。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行为人只是利用"私人关系"而非"权力关系"对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影响,成立本罪而非斡旋受贿罪。本罪的既遂未遂标准不能做限缩解释。本罪与受贿罪的共犯应加以严格的区分。
单民陈磊
关键词: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关系密切人斡旋受贿既遂标准受贿罪共犯
博弈与选择:以实名制遏制网络言论犯罪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面对网络谣言满天飞的现实情势,立法者试图通过刑事制裁和实名制两种手段遏制网络言论犯罪。网络实名制在中国历经十年的发展历程,其间存废之争各立,背后彰显的是技术和价值的博弈。在技术层面是网络虚拟性构建的匿名交往规则与对象真实性诱发的网络暴力犯罪之间的博弈;在价值层面则是网络实名作为秩序重建的技术手段与匿名言论自由作为一项基本权利之间的博弈。在网络言论这种价值冲突的领域,实名制不符合价值权衡的功利原则、情势原则和比例原则,在泼"不法言论"脏水的同时,很可能会将盆子一起扔了,因此应当缓行。在其他如网络交易、交友、网游等价值中立的领域,实名制才有可适用的空间。
单民陈磊
关键词:实名制网络秩序
犯罪故意的古今流变——兼评方法论意义上故意与过失的界分被引量:6
2014年
早自两千年前中国传统刑律就已经明确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责任区分,而在欧陆刑法告别结果责任还是近代以来的事情。犯罪故意的涵义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诸多变迁。在故意和过失的分界问题上,古代刑律人命犯罪"六杀"所蕴含的类型式思维模式,相较于今之刑法概念式二元界分模式,在方法论上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故意与过失界限纠葛之解决,应以概念式思维为基本,以类型式思维为补充。古代刑律并非自觉而近于直觉地运用颇为近代法学推崇的类型思维模式,体现出中华法系的早熟和早慧。刑法立法和刑法解释可以考虑从传统刑律的本土资源中汲取营养。
陈磊
关键词:犯罪故意法学方法
类型学的犯罪故意概念之提倡——对德国刑法学故意学说争议的反思被引量:14
2014年
百余年来德国刑法学在故意概念问题上发展出意志要素无用论、意志要素必要论和间接故意与有认识过失合一论三种基本主张的对立,以及十余种标记鲜明的理论学说。学说争议的出发点是为存在构造上具有区别的不同心理现象配置不同的责任,争议焦点在于意志要素无用和有用、行为意志和结果意志、客观危险和主观危险的对立。各种学说部分成功又部分失败的努力,以及彼此之间描述性而非实质性的区别都表明,故意界定的理论发展方向应由实体法视角转向程序法视角,由概念思维转向类型思维。在观念分界的意义上,故意是做成可能侵害法益的意志决定;在事实认定的意义上,提倡建构类型学的故意概念,通过对能够反映认识和意志强度的待证事实的解释性推论,来推断案件事实是否在整体上"充足"故意的类型。
陈磊
关键词:犯罪故意概念思维类型思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