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麻醉
  • 3篇胆囊
  • 3篇胆囊切除
  • 3篇血流
  • 3篇血流动力学
  • 3篇手术
  • 3篇通气道
  • 3篇切除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胆囊切除术
  • 2篇气管
  • 2篇切除术
  • 2篇喉罩
  • 2篇腹腔镜胆囊
  • 2篇腹腔镜胆囊切...
  • 2篇超声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单核细胞趋化

机构

  • 10篇昆山市第四人...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李飞
  • 4篇吴鸿业
  • 2篇高建芬
  • 1篇唐琦峰
  • 1篇包亮
  • 1篇陈婷婷

传媒

  • 3篇临床和实验医...
  • 2篇苏州医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辽宁医学院学...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4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产喉罩通气道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的通气效果
2008年
目的:比较国产喉罩通气道和气管插管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的通气效果,观察气腹前、中、后气道压力变化和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临床使用喉罩通气道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腹腔镜手术病人80例,随机分为喉罩通气道组(LMA)40例和气管插管组(T)40例。麻醉诱导后LMA组患者选用国产的喉罩通气道A1-4.0型,借助喉镜放置到位。T组应用7.5号气管导管,进行气管插管。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和氧饱和度;GE-9300麻醉机呼吸监护仪监测呼吸参数;测定呼吸道密封压,观察漏气情况。记录诱导前(T1)、插管后(T2)、气腹后10分钟(T3)、放气腹后5分钟(T4)、清醒后拔除喉罩(T5)5个时点的SBP、DBP、HR、SpO2。观察气腹前、气腹中、气腹后PET-CO2、气道峰压(PIP)、吸气潮气量(VTI)、气道阻力(R)、胸肺顺应性(CL)。结果:两组均无失败病例。LMA组呼吸道密封压>20cmH2O38例,平均(24.5±6.81)cmH2O;气腹前、中、后漏气率差异无显著性。插入及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时,T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较LMA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病人气腹后较气腹前相比:PETCO2、PIP、R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CL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插管后LMA组较T组引起胃胀气少、术后咽痛发生率低。结论:国产普通喉罩通气道适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并发症少,安全性和有效性较高。
吴鸿业李飞
关键词:喉罩气管插管通气效果血流动力学
机械泵持续硬膜外注射与电子脉冲泵间歇性注射麻醉剂对分娩镇痛效果的比较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观察自发分娩的产妇采用机械泵持续性硬膜外注射(CEI)和电子脉冲泵间歇性硬膜外注射(PIEB)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9月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美国麻醉师学会(ASA)健康评级为Ⅰ级或Ⅱ级、要求分娩镇痛的足月(≥37周)产妇80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CEI组和PIEB组,每组各40例。CEI组产妇首先硬膜外腔注射8 ml 0.1%甲磺酸罗哌卡因联合0.4μg/ml舒芬太尼的初始加载剂量进行首剂剂量,再以2 ml/h的速度进行CEI;PIEA组产妇接受10 ml/h(10q60)的0.1%甲磺酸罗哌卡因联合0.4μg/ml舒芬太尼进行PIEB镇痛。分娩过程中间隔20 min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评分,比较两组麻醉剂用量,统计新生儿Apgar评分并记录第二产程持续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整个分娩期间平均疼痛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PIEB组额外使用的麻醉剂用量(31.274±9.615 mg)明显低于CEI组(50.440±12.783mg),差异有显著性(P=0.001);PIEB组产妇满意度评分(2.151±0.848分)相明显高于CEI组(1.715±0.961分),差异有显著性(P=0.008);两组产妇分娩中的Bromage评分、第二产程时间以及Apgar评分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程序化的PIEB镇痛相较于CEI镇痛可改善分娩镇痛效果,缩短产程,减小分娩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李飞李兴源陈丽珍张瑞青冀萱
关键词:分娩镇痛硬膜外麻醉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尺侧腋路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尺侧腋路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昆山市第五人民医院麻醉科进行上肢手术的108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法将其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试验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尺侧腋路阻滞的麻醉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盲探单纯肌间沟臂丛阻滞的麻醉方法。分析对比不同阻滞方式患者的神经分支阻滞完善时间、阻滞完善率、阻滞起效时间、术中麻醉优良率、术中神经阻滞使用率、麻醉持续时间、操作时间和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各神经分支的阻滞完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各神经分支的阻滞完善时间和阻滞起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术中麻醉优良率(98.15%)显著高于对照组(87.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术中芬太尼使用率(3.70%)显著低于对照组(24.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麻醉持续时间(369.87±46.12 min)、操作时间(9.78±0.98 min)明显长于对照组(307.99±34.10 min,4.32±0.80 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麻醉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2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神经损伤、局麻药中毒等现象。结论上肢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联合尺侧腋路阻滞的临床效果显著,麻醉安全性较高。
陈丽珍王文武李飞李晓莉金磊蔡忆沈舒媛
关键词:上肢手术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时间
术前放置胃管患者采用标准型喉罩通气道行静吸复合麻醉
2009年
目的评价放置胃管的患者采用标准型喉罩行间歇正压通气时对气道密封压的影响。方法选择手术治疗患者40例,均为男性,术前放置胃管组为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患者20例,年龄18~45岁,体重50~70kg,ASAⅡ级。术前未放置胃管组(对照组)为胆囊切除术患者20例,年龄23~45岁,体重50~70kg,ASAⅡ级。麻醉诱导后插入标准型喉罩通气道(LMA)行间歇正压通气,比较两组肺通气情况和气道密闭压。结果两组患者肺通气良好(P〉0.05)。间歇正压通气时有胃管组潮气量和吸气峰压分剐为384±65ml和12.8±2.0cmH2O,对照组潮气量和吸气峰压分别为391±69ml和13.0±1.8cmH2O(P〉0.05)。结论 术前放置胃管患者可采用LMA行静吸复合麻醉。
李飞吴鸿业
关键词:胃管间歇正压通气
超声测量胃容量评估剖宫产禁食时长的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超声测量胃容量评估剖宫产禁食时长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20年2月于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行剖宫产的孕妇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观察组中有1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照组中有9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孕妇术前禁食6 h,禁饮2 h;对照组孕妇术前禁食12 h,禁饮4 h。记录两组孕妇的术前饥饿、口渴程度、睡眠质量(使用AIS量表评估)和睡眠时间;胃窦指标[平卧位胃窦部横截面积(CSA1)、右侧卧位胃窦部截面积(CSA2)、单位体重胃容量(GV/W)、单位体重右侧卧位胃窦部截面积(CSA2/W)]、Perlas半定量分级;围手术期低血糖反应及术后情况;记录两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术前术后血糖和术中出血量。结果观察组孕妇的饥饿分值、口渴分值、睡眠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孕妇的AIS>4分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CSA1、CSA2、GV/W、CSA2/W值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Perlas半定量分级0级占比(55.77%)较对照组(80.77%)低,1级占比(34.62%)均较对照组(17.31%)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低血糖反应发生率(1.92%)较对照组(17.31%)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更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术前血糖较对照组高,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术后高血糖发生。结论剖宫产术前适当缩短禁饮、禁食时间,并给予超声测量胃容量评估,可针对性给予延迟手术时间等处理,同时减少长时间禁饮禁食对睡眠的影响,减少不良反应,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同时也能预防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术后高血糖。
李飞李兴源陈丽珍张瑞青冀萱
关键词:剖宫产超声禁食时长
全麻和椎管内麻醉在泌尿科高龄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0年
目的研究泌尿科高龄患者采用全麻以及椎管内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72例泌尿科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n=57)与观察组(n=15)。对照组接受全麻,观察组接受椎管内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术中循环变化等。结果两组手术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HR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MMES评分以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麻结果比较,老年泌尿科手术中采用椎管内麻醉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状况,降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整体效果更佳。
陈丽珍王文武李飞李晓莉金磊蔡忆沈舒媛
关键词:全麻椎管内麻醉泌尿科高龄患者
对接受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使用保留自主呼吸经鼻咽通气道的方法供氧的效果
2019年
目的:探讨对接受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使用保留自主呼吸经鼻咽通气道的方法供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进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Control组(n=30)和Research组(n=30)。对Control组患者使用保留自主呼吸经内窥镜面罩的方法供氧。对Research组患者使用保留自主呼吸经鼻咽通气道的方法供氧。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进行检查的时间、一次性置入纤维支气管镜的情况及恶心、呛咳、上呼吸道梗阻、心动过速、高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检查的时间、一次性置入纤维支气管镜的发生率、恶心的发生率及呛咳的发生率相比,P>0.05。Research组患者上呼吸道梗阻的发生率、心动过速的发生率及高血压的发生率均低于Control组患者,P <0.05。结论:对接受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使用保留自主呼吸经鼻咽通气道的方法供氧,可有效地降低其上呼吸道梗阻、心动过速及高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吴同利梅少奇陈婷婷高建芬李飞
关键词: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保留自主呼吸供氧
浅全身麻醉下放置喉罩通气道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Brain所发明的喉罩通气道(LMA)是保障呼吸道通畅的另一类工具,它不插入气管,不接触声带,置入时所产生的生理影响轻微。本文使用小剂量咪唑安定一芬太尼一丙泊酚,使患者安静入睡,消除恐惧和疼痛反应,在保留患者自主呼吸的状态下,置入喉罩通气道,观察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李飞高建芬包亮
关键词:喉罩通气道血流动力学浅全身麻醉小剂量咪唑安定呼吸道通畅疼痛反应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变化
2010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变化。方法:选取择期行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L组)和开腹胆囊切除术组(O组)两组,每组各20例。分别在入室后(T1)、切皮前(T2)、手术进行30 min后(T3)、手术结束后患者清醒时(T4),在外周静脉采血4 mL,测定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浓度。结果:两组麻醉诱导前MCP-1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手术结束时MCP-1浓度与T1时比较浓度明显升高,在T4时点与O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MCP-1表达的影响,开腹组要优于腹腔镜组,这可能与CO2气腹及手术时间较短有关。
李飞吴鸿业唐琦峰
关键词: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血流动力学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评价以丙泊酚、瑞芬太尼为主的全凭静脉麻醉对腹腔镜手术病人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0例ASAⅠ-Ⅱ级需行腹腔镜手术者随机分成两组(丙泊酚、瑞芬太尼诱导并维持的P/R组和丙泊酚、芬太尼诱导异氟醚吸入维持的I/F组),每组30例,用喉罩通气道维持呼吸机通气,记录两组麻醉前、插管后即刻、气腹后即刻、气腹后20 min及术毕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末梢血糖(Glu)。结果气腹后即刻和气腹后20 minP/R组MAP、HR显著低于I/F组(P<001)。P/R组Glu气腹后20 min、术毕显著低于I/F组(P<001)。结论以丙泊酚和瑞芬太尼为主的全凭静脉麻醉,较以异氟醚和芬太尼为主的传统平衡麻醉用于腹腔镜手术,能够有效的抑制二氧化碳气腹和高碳酸血症引发的血压增高及减轻术中的应激反应。
吴鸿业李飞
关键词:瑞芬太尼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凭静脉麻醉血流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