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亚军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宝鸡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局社会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发性创伤致MODS与TNF-α、IL-10的关系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多发性创伤后TNF-α、IL-10的量与MODS发病的关系。方法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多发性创伤患者,根据其是否发展成为MODS分为MODS组及非MODS组,监测其血清中TNF-α、IL-10表达的量的变化。结果在MODS组中TNF-α随着时间不断升高(P<0.05),IL-10随着时间不断降低(P<0.05);非MODS组中TNF-α随着时间仍有升高,IL-10随着时间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在MODS组中TNF-α/IL-10随着时间不断升高(P<0.05),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在非MODS组中TNF-α/IL-10虽有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严重的多发性创伤中,监测TNF-α、IL-10含量的变化,及其比值的变化,对于评估机体的免疫功能,判断病情严重度及是否发展为MODS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石亚军王小闯古长维
- 关键词:多发性创伤MODSTNF-ΑIL-10
- 乌司他汀在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对NF-κB及TNF-а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乌司他汀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核因子KappaB(NF-κB)及肿瘤坏死因子-а(TNF-а)的表达。方法: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乌司他汀治疗组(C组),其中根据其术后的时间点分为4个亚组,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脊髓神经元NF-κB通过免疫组化来测定,脊髓中TNF-а通过酶联免疫测定。结果: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F-κB(P<0.01)、TNF-а(P<0.05)明显升高自2h起即明显升高,采用乌司他汀后NF-κB(P<0.05)、TNF-а(P<0.05)相对于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明显降低。结论:脊髓缺血再灌注可导致NF-κB、TNF-а表达增多,乌司他汀可以减少NF-κB、TNF-а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起到保护作用。
- 石亚军王小闯古长维
-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肿瘤坏死因子-A
- 不同剂量盐酸戊乙奎醚对创伤性休克兔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盐酸戊乙奎醚(penehyclidinehydrochloride,PHC)对创伤性休克兔肠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Lamson’s法建立创伤性休克动物模型,30只健康日本长耳大白兔,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5组(每组6只):对照组(Con组),0.9%氯化钠溶液复苏组(NS组),低剂量组(PHCL组)(0.05mg,kg)、中剂量组(PHCM组)(0.15mg/kg)和高剂量组(PHCH组)(0.45mg/kg)。分别在休克前(T1),休克末(|r2),复苏后即刻(L)、2(T4)、4(L)、6h(T6)等6个时间点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并采血检测二胺氧化酶(diamineoxidase,DAO)活性和D晋L酸浓度。实验结束后放血处死动物取小肠组织,光镜下检查病理学变化。结果各实验组动物R点的MAP显著降低(均≤45mmHg)(1mmHg=0.133kPa);T3-6点NS组的MAP分别是(68.8±3.0)、(67.5±5.3)、(71.0±3.7)、(71.0±2.4)mmHg,显著低于休克前(94.3±1.7)mnlHg、Con组(82.8±4.1)、(89.8±6.6)、(82.4±3.3)、(94.4±6.2)mmHg和PHCM组(83.2±13.6)、(82.2±9.0)、(83.8±8.9)、(85.4±8.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T3-6点NS组的HR(185±11)、(181±7)、(164±13)、(164±13)次/min较休克前(276±13)次/min显著降低,与Con组和PHC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T2-6点各实验组动物的血浆DAO活性和D哥L酸浓度较休克前显著升高;T3-6点NS组的血浆DAO活性(0.393±0.020)、(0.586±0.017)、(0.844±0.036)、(0.568±0.016)μ/ml和D晋L酸浓度(8.292±0.364)、(7.539±0.098)、(5.991±0.180)、(7.108±0.372)mmol/L显著高于PHCL组和PHCH组,后两组又显著高于PHCM组(0.111±0.016)、(0.302±0.020)、(0.501±0.014)、(0.183±0�
- 梁鹏冲陈宏斌王瑜清石亚军王鹏王厚清赵宁军燕宪亮许铁
-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盐酸戊乙奎醚平均动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