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涵

作品数:7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市海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鼻内
  • 3篇鼻窦
  • 3篇鼻窦炎
  • 2篇预后
  • 2篇手术
  • 2篇慢性
  • 2篇慢性鼻窦炎
  • 2篇内镜
  • 2篇鼻内镜
  • 1篇低通气
  • 1篇低通气综合征
  • 1篇嗅觉
  • 1篇嗅觉功能
  • 1篇眩晕
  • 1篇咽部
  • 1篇预后分析
  • 1篇症状
  • 1篇中鼻甲
  • 1篇术后
  • 1篇睡眠

机构

  • 7篇北京市海淀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陈涵
  • 4篇吴文
  • 3篇张欣
  • 2篇赵丽英
  • 2篇白宇
  • 2篇孙艳萍
  • 1篇王向东
  • 1篇张红茹

传媒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新疆医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耳鼻咽喉(头...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199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鼾症患者咽部结构测量对比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本文从打鼾患者中筛出临床打鼾Ⅲ级者42例(以明显影响同床睡眠为准),对其咽部的软腭、悬雍垂、舌根等部位进行测量,并与40例正常健康人对照组加以比较,试图证明与打鼾的关系。为使数据尽可能准确,将颅面畸型、腺样体肥大、扁桃腺(≥Ⅱ°)肥大、鼻甲肥厚、鼻息肉等有打鼾因素的病人排除在外。42例打鼾者中,男性35例,女性7例,年龄26~76岁。打鼾者中有85%以上的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易困乏、嗜睡表现。其中有高血压病史的28例(66.7%)。
陈涵赵丽英
关键词:鼾症
全聋型突发性耳聋临床预后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全聋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预后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纳入年龄21-70岁,病程在1周内的全聋型突发性耳聋患者(纯音测听全部频率听阈升高,0.5、1、2、4kHz平均听阈≥81 dBHL)。采用统一治疗方案,前列地尔注射液+舒血宁+腺苷钻胺+激素和高压氧治疗。将不同治疗时间、不同频率听力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聋型突发性耳聋患者52例,其中男22例(42.31%),女30例(57.69%),连续用药1周、2周和3周总有效率分别为38.46%、57.69%、65.38%,组间听力改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48,P=0.018)。第2周和第3周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650,P=0.420)。第2周和第3周治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865,P=0.451)。第2周和第3周总显效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544,P=0.1622)。治疗3周后备频率听力恢复情况比较,不同频率间痊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90,P=0.032),其中低频0.25 kHz痊愈率为46.16%,0.5 kHz痊愈率为34.61%,明显高于其它频率。不同频率间总显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3.243,P〈0.001)。不同频率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008,P〈0.001),其中0.25、0.5 kHz总有效率均为78.85%。经过3周治疗后,不伴有眩晕的极重度聋患者总有效率为77.78%,痊愈率为26.92%,伴有眩晕的极重聋患者总有效率为52%,痊愈率为1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11,P=0.051);但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005,P=0.0000)。结论全聋型突发性耳聋患者连续治疗3周可明显改善患者听力,且低频区听力恢复要好于高频区。不伴有眩晕全聋型突发性耳聋患者痊愈率要高于伴有眩晕的全聋型突发性耳聋患者。
张红茹孙艳萍陈涵赵丽英吴文白宇
关键词:眩晕预后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120例临床疗效总结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评价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术前常规行鼻内窥镜检查和鼻窦CT冠状位和水平位扫描,采用鼻内窥镜下手术切除窦口鼻道复合体病灶,并保留中鼻甲内侧壁治疗鼻窦炎120例。结果:中鼻甲形态恢复正常100例(占83.3%),上颌窦、蝶窦口开放良好90例(75.0%)。一期治愈104例(86.7%),延期治愈12例(10%),无效4例(3.3%)。结论:鼻内窥镜下切除鼻道窦口复合体,并保留中鼻甲内侧壁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合理的麻醉选择、熟练的手术技巧及规范的术后处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吴文陈涵
关键词:鼻内窥镜手术慢性鼻窦炎中鼻甲窦口鼻道复合体
颈围及舌高和舌宽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颈围、舌高和舌宽的关系。方法:对33例OSAHS患者(OSAHS组)进行颈围、舌高及舌宽的测量,并与33例正常健康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OSAHS组的颈围、舌高(经X线碘油造影摄片)和舌宽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和P<0.01)。结论:颈围、舌高及舌宽在OSAHS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陈涵张欣
关键词:颈围
突发性聋的预后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分析突发性聋的预后与常见影响因素的关系,为判断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突发性聋患者的病历。治疗方法包括:改善微循环药物、皮质类固醇激素、神经营养类药物、高压氧治疗。对于伴有感染、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积极治疗相关疾病。疗程2~4周。统计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发病至初诊时间、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曲线类型、是否伴有眩晕与耳鸣等与疗效的关系。结果:痊愈30例,显效48例,痊愈率为24.19%,痊愈、显效率为62.90%。年龄<60岁各组与61~75岁组的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1)。病程<7d、7~14d、>14d的3组疗效比较均差异显著(均P<0.05)。初诊听力损失轻、中度与重、极重度疗效差异显著(P<0.05)。初诊听力曲线上升型、平坦型与下降型的有效率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伴耳鸣或(和)眩晕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伴耳鸣或(和)眩晕的患者(P<0.01)。结论:>60岁突发性聋患者的疗效显著下降;发病后初诊时间越早疗效越好;发病>14d就诊疗效明显不佳;初诊听力曲线为平坦型和上升型、不伴耳鸣或(和)眩晕的患者预后好。
张欣陈涵孙艳萍
关键词:听力损失预后
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问卷评估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问卷随访对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疗效的评价意义。方法:采用Lund-Machay的病人症状评分系统及鼻腔鼻窦结局测量20条(sino-nasal outcome test-20,SNOT-20)中文版,对127例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患者进行相关问卷测试,并与100名进行健康入职体检者的相关问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鼻内镜术后患者的主观症状在术后3个月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并在术后6个月时全面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部分症状与健康受访者相比仍有差异。结论:问卷随访作为术后鼻部生理功能恢复的评估手段,有助于对术后疗效进行客观的综合评价。
张欣王向东陈涵吴文白宇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问卷调查
鼻内镜手术改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腔梗阻症状及嗅觉功能的作用被引量:32
2016年
目的:针对鼻内镜手术改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腔梗阻症状及嗅觉功能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20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按照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分期等基本资料,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照组实施鼻腔开放手术,观察组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针对患者实施手术前后、手术后1个月、手术后3个月的嗅觉功能、鼻腔气道阻力的评分,患者嗅觉功能、鼻腔气道阻力正常率,以及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嗅觉功能、鼻腔气道阻力评分和正常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值均>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嗅觉功能、鼻腔气道阻力评分与正常率与治疗前比较,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嗅觉功能、鼻腔气道阻力评分和正常率与治疗1个月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嗅觉功能、鼻腔气道阻力评分和正常率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比较,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33%、80.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嗅觉功能、鼻腔气道阻力,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可以将鼻内镜手术治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吴文陈涵
关键词:鼻内镜鼻窦炎鼻息肉嗅觉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