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 2019年
- 乳腺癌为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肿瘤,转移性腺癌通常不可治愈,目前国内尚无治疗乳腺癌的小分子靶向药物。阿帕替尼是一种小分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高度选择性地结合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抑制肿瘤组织新血管生成[1]。本文探讨阿帕替尼治疗不适用当前标准治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报告如下。
- 赵艳凤温福刚李彬刘君刘建
- 关键词:晚期乳腺癌
-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晚期卵巢恶性肿瘤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观察组则给予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6.7%,对照组为41.7%,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50.0%,对照组为30.6%,观察组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恶性肿瘤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刘君温福刚李彬
- 关键词:艾迪注射液化疗
- 康莱特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复发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观察康莱特联合多西他赛(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复发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82例有病理或细胞学诊断并有可测量病灶、多程化疗后复发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康莱特联合多西他赛组41例(康莱特注射液100ml,每日一次静点,连用10~20天,多西他赛35mgm2静脉滴注,第1,8天,21天为1周期,平均2周期),多西他赛单药组41例(多西他赛用法同前)。结果康莱特联合多西他赛组和多西他赛单药组有效率分别为17.1%和12.2%(P>0.05);临床受益率(CR+PR+SD)康莱特联合多西他赛组高于多西他赛单药组(82.9%vs63.4%),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二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5个月和9.8个月,无显著性差异。康莱特联合多西他赛组病人化疗时生活质量优于多西他赛单药组,Ⅱ度~Ⅲ度骨髓抑制率下降,P<0.05。结论康莱特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复发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增加疗效,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并具有保护骨髓的功能。
- 李彬张红岩温福刚周立中刘君
- 关键词:康莱特多西他赛非小细胞肺癌药物疗法
- 心理干预对乳腺肿瘤活检等待期患者心理生理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肿瘤患者活检等待期心理和生理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100例在乳腺手术前行乳腺活检的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抛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在活检等待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活检等待期给予常规护理与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SAS评分、心率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活检等待期的S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等待开始前比较,观察组患者等待开始后30min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均未出现明显增高(P〉0.05).而对照组患者等待开始后30min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均出现明显增高(P〈0.05)。结论在乳腺肿瘤患者活检等待期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调节患者的生理反应。
- 金凤珍温福刚刘君
- 关键词:心理干预心理生理
- 低剂量阿帕替尼单药在晚期乳腺癌末线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7年
- 根据GLOBOCAN数据显示,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全球每年新发病例138.4万,约45.8万死于乳腺癌。4%~6%乳腺癌初诊时即为转移性乳腺癌,而早期患者中接受辅助治疗的30%-40%可进一步发展为转移性乳腺癌,5年生存率约20%。晚期乳腺癌通常是不可治愈的,研究表明乳腺癌是一种血管依赖性疾病。因此,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越来越广泛地受到关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在调控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赵艳凤温福刚李彬刘君刘建
- 关键词:抗血管生成治疗晚期乳腺癌
- 多西他塞联合异环磷酰胺治疗晚期复发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 2006年
- 对32例有病理或细胞学诊断并有可测量病灶、多程化疗后复发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给予多西他塞(Docetaxel)35rag/ITI。静脉滴注,第1,8天,异环磷酰胺(Ifosamide,IFO)1.2g/ITI。静脉滴注,第2~4天,21天为1周期,平均2~4周期。32例患者中无CR,PR8例,SD14例,PD10例,总有效率(CR+PR)25.0%(8/32),临床受益率(CR+PR+sD)68.8%,中位生存期为8.5个月,1年生存率31.3%。主要毒性反应为白细胞下降,其发生率为90.6%,Ⅲ~Ⅳ度白细胞下降占9.4%。初步临床观察结果为多西他塞联合异环磷酰胺治疗晚期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毒性反应可以耐受。
- 李彬温福刚周立中刘君
- 关键词:多西他塞异环磷酰胺非小细胞肺癌药物疗法
- 大肠癌根治术后静脉化疗联合腹腔化疗效果观察
- 2016年
- 目的探究大肠癌根治术后实施静脉化疗联合腹腔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采取静脉化疗联合腹腔化疗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化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腔局部复发率、肝转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大肠癌患者实施术后静脉化疗联合腹腔化疗的治疗方式,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 刘君
- 关键词:大肠癌静脉化疗腹腔化疗临床疗效
- 多西他赛对比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TXT)联合卡培他滨(希罗达,Xeloda)对比奥沙利铂(LOHP)联合希罗达(Xeloda)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9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4例患者采用TXT联合Xeloda治疗方案。B组25例采用LOHP联合Xeloda治疗方案。结果A,B两组有效率、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CR+PR)54.17%、(CR+PR)56%;(PFS)6.1个月(95%CI:5.36~9.84)、PFS 6.3个月(95%CI:5.12~9.46),两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TXT联合Xeloda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与LOHP联合Xeloda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基本接近,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 郑波刘君金莉
- 关键词:多西他赛奥沙利铂希罗达晚期胃癌
- 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与多西他赛单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9
- 2020年
-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月间鞍山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0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其中,采用静脉滴注多西他赛进行治疗的5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安罗替尼和多西他赛治疗的50例患者纳入治疗组,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以及远期疗效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有效性为84.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个月以上时,治疗组存活率为56.0%,高于对照组的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完成了两个疗程,其中对照组出现了消化系统反应6例、过敏6例、白细胞减少9例以及肝功能异常1例;治疗组出现了消化系统反应7例、过敏4例、白细胞减少13例以及血小板减少3例,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可以有效地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值得在临床推广。
- 郑波刘君
- 关键词:多西他赛晚期临床疗效
- 培美曲塞对比吉他西滨联合卡铂治疗老年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卡铂对比吉他西滨联合卡铂治疗老年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吉他西滨联合卡铂方案治疗。对比评价两组有效率(RR)、肿瘤进展时间(TTP)、中位生存期(MST)、1年生存率以及毒性反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43.5%和40.9%,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位TTP和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6.2与8.9个月和5.8与7.8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50.0%和47.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中位TTP和生存时间及1年生存率均相似,但实验组耐受性及毒性反应低于对照组。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方案可作为老年晚.期NSCL.C有效的化疗方案。
- 郑波刘君金莉
- 关键词:培美曲塞卡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