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雪花
- 作品数:26 被引量:89H指数:5
- 供职机构: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血地寄防应用性科研课题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江苏省卫生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丹参酮IIA磺酸钠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观察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STS)治疗晚期血吸虫病(晚血)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进行常规保肝治疗14 d,治疗组在对照组同样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STS。2组患者分别在治前及治后第15 d进行门静脉内径测量、肝纤维化4项指标(PⅢP、CⅣ、HA、LN)及血清酶活性3项(ALT、AST、γGT)测定。所有患者血吸虫病胶体染料法(DDIA)、HBsAg均为阴性。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门静脉内径及血清酶各项指标的阳性数均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纤维化指标阳性数均有所下降,但仅C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3,P=0.037);对照组则有升有降。以测量指标数值的降低判断改善情况,治疗组肝纤维化指标中有3项(PⅢP、CⅣ、HA)达到改善,其中2项(PⅢP、HA)达到明显改善。血清酶指标无改善。结论STS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 牛雪花华海涌郭文建张宇刘敏洪叶吴鹏飞卢萍张海芳
- 关键词: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
- 晚期血吸虫病血小板相关抗体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通过检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水平,分析血小板相关抗体在晚期血吸虫病治疗中的作用,为晚期血吸虫病并发血小板减少的治疗寻找新方法。方法:检测198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血小板减少者51例,血小板正常者147例),2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38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并进行比较。结果: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中血小板减少组血小板相关抗体IgGI、gM水平低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组(P<0.05),而高于晚期血吸虫病血小板正常组和血小板减少症组(P<0.01或P<0.05)。晚期血吸虫病血小板正常组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率为27.27%,晚期血吸虫病血小板减少组为23.24%,均明显低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组58.33%(P<0.05)。结论: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血小板减少并非单纯巨大脾脏所引起,是血吸虫卵刺激机体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后在脾脏被破坏所致。
- 吴鹏飞邱宏春孔荣姚美娟牛雪花洪叶
- 关键词:晚期血吸虫病血小板抗体血小板减少
- 64排螺旋CT肝脏灌注对血吸虫性肝硬化分级及肝储备功能的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64排多层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在评估血吸虫肝硬化程度和肝脏储备功能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4排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88例,其中轻度、中度、重度血吸虫性肝硬化分别为23例、25例和27例,健康志愿者及因其他疾病行腹部CT检查者13例作为对照组,测量各组的肝脏灌注参数,研究各组不同的肝脏灌注参数差异、CT形态学分级和Child-Pugh功能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3组血吸虫性肝硬化组的血容量(BV)、肝血流量(BF)、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肝动脉分数(HAF)、肝动脉灌注量(HAP)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可以作为评估血吸虫肝硬化程度和肝脏储备功能的重要参考。
- 贾济波杨文广朱全新牛雪花陈允东
- 关键词:血吸虫肝硬化
- 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21年
- 肝硬化是各种肝病晚期的常见病理学变化,腹水形成是肝硬化失代偿阶段的征兆之一。因为大量腹水压迫心肺而导致患者出现胸闷、腹胀、乏力等症状。肝硬化腹水是临床治疗的难题。传统中药一般选择口服汤剂,因疗程长,加之部分患者食欲差,临床给药困难,内服中药往往达不到理想效果。敷贴疗法是中医内病外治的特色,本院采用中药穴位敷贴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肝硬化腹水,取得显著效果。
- 李晓燕牛雪花
-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中药穴位敷贴腹水形成肝病治疗仪临床给药敷贴疗法
- 64排螺旋CT肝脏灌注评价血吸虫性肝硬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肝脏灌注评价血吸虫性肝硬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4排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76例,其中20例轻度血吸虫性肝硬化,18例中度血吸虫性肝硬化,25例重度血吸虫性肝硬化,健康志愿者及因其他疾病行腹部CT检查者13例作为对照组,测量各组的肝脏灌注参数,包括肝血容量(BV)、肝血流量(BF)、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肝动脉分数(HAF)、肝动脉灌注量(HAP)等5个指标,对获得的各组不同的肝脏灌注参数进行肝硬化分级分析。结果对照组、轻度血吸虫性肝硬化组、中度血吸虫性肝硬化组、重度血吸虫性肝硬化组BV值、BF值随着血吸虫性肝硬化程度的加重逐步下降,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上述各组MTT值、HAF值、HAP值随着血吸虫性肝硬化程度的加重逐步增高,各组间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BV与BF与血吸虫性肝硬化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MTT、HAF、HAP则与血吸虫性肝硬化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参数能反映血吸虫性肝硬化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对临床上血吸虫性肝硬化分级评估有一定的价值,对血吸虫性肝硬化的早期诊断、治疗及疗效的观察有重要价值。
- 杨文广贾济波陈晟牛雪花陈允东
- 关键词:血吸虫性肝硬化灌注成像
- 用配对法对晚期血吸虫病患者感染HBV的调查被引量:1
- 2007年
- 牛雪花
- 关键词:晚期血吸虫病配对法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区病患HBV感染率
- 晚期血吸虫肝硬化并发肝癌的临床及CT影像特征被引量:5
- 2013年
- 昆山曾是血吸虫病的高发地区,虽然1993年昆山已达到了当时国家制定的消灭血吸虫病标准,但目前晚期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在中老年人群中仍占一定的比例,我院作为江苏省昆山地区血吸虫唯一防治单位,收治的晚期血吸虫肝硬化患者298例,其中发现晚期血吸虫肝硬化合并肝癌30例,约占10.1%。分析讨论如下。
- 杨文广汪海滔牛雪花贾济波
- 关键词:肝硬化肝肿瘤
- 晚期血吸虫病抗肝纤维化治疗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观察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观察晚期血吸虫病(晚血)肝纤维化治疗临床路径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符合临床路径治疗入选标准的晚血患者,制定并实施晚血抗肝纤维化治疗临床路径方案。比较晚血患者经实施临床路径治疗前后的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个人承担费用,以及门静脉内径、肝纤维化4项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胶原前肽(P(P)、Ⅳ型胶原(CIV)]及血清酶活性3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γS谷氨酰转肽酶(γ氨酰转)]等。结果共有142例晚血患者纳入抗肝纤维化临床路径治疗。患者在实施临床路径治疗后,住院总费用和患者个人承担费用分别下降11.2%和16.1%(t=6.310、4.326,P均<0.05);HA均值2倍于正常值,阳性率由70.4%升至83.1%,CC、γC.1阳性率分别为64.1%、28.9%。结论临床路径可大幅度降低晚血患者治疗费用。但晚血患者体内仍持续存在着纤维增生活跃和慢性肝损害现象,提示在临床上仍需寻找更为有效的晚血治疗方法。
- 牛雪花华海涌郭文建洪叶尤璐邓勇陈伟
- 关键词: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
- 大黄蛰虫丸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晚期血吸虫病合并HBV感染的临床观察
- 2012年
- 目的:观察大黄蛰虫丸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晚期血吸虫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合并HBV感染的晚期血吸虫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在病原治疗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黄蛰虫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2组疗程均为52周。观察2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HBV-M)、HBV DNA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肝纤维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HBV DNA水平、Child-Pugh评分、ALT复常率、HBV DNA在检测水平以下的比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玻璃酸(HA)、AL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其他指标较治疗前虽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ALT水平、HBV DNA水平、Child-pugh评分、ALT复常率、HBV DNA在检测水平以下的比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例因肝功能损害加重死亡。结论:大黄蛰虫丸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合并HBV感染的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近期安全、有效。
- 邱源旺黄利华华海涌牛雪花吴鹏飞吴杭源朱宏英杨小娟姚上志李燚光
- 关键词:晚期血吸虫病乙型肝炎拉米夫定
- 大黄蛰虫丸治疗晚期血吸虫病临床疗效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观察大黄蛰虫丸治疗晚期血吸虫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确诊的62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31例,分别采用大黄蛰虫丸和常规治疗,疗程均为5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肝脏B超影像学的变化。结果大黄蛰虫丸治疗组患者治疗52周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肝纤维化指标及B超门静脉内径、门静脉血流量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大黄蛰虫丸治疗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大黄蛰虫丸治疗晚期血吸虫病安全有效。
- 牛雪花吴鹏飞华海涌黄利华吴杭源朱宏英杨小娟姚上志李焱光邱源旺
- 关键词: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