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丽丽

作品数:60 被引量:44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5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10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1篇病毒
  • 24篇冠状病毒
  • 22篇冠状
  • 14篇细胞
  • 13篇新型冠状病毒
  • 13篇急性
  • 12篇呼吸道感染
  • 12篇儿童
  • 9篇下呼吸道
  • 9篇抗体
  • 8篇下呼吸道感染
  • 8篇儿童急性
  • 7篇可变区
  • 7篇SARS-C...
  • 6篇体外
  • 6篇呼吸道合胞病...
  • 6篇基因
  • 6篇急性呼吸
  • 6篇急性下呼吸道...
  • 6篇合胞病毒

机构

  • 44篇中国医学科学...
  • 1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0篇中国疾病预防...
  • 4篇清华大学
  • 4篇北京协和医学...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北京市神经外...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生物芯片北京...
  • 1篇广东省疾病预...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州市疾病预...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北京医院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作者

  • 60篇任丽丽
  • 42篇王健伟
  • 20篇肖艳
  • 11篇郭丽
  • 10篇谢正德
  • 8篇申昆玲
  • 7篇洪涛
  • 7篇刘春艳
  • 7篇雷晓波
  • 5篇钱素云
  • 5篇杨燕
  • 5篇王聪慧
  • 4篇屈建国
  • 4篇杨仁全
  • 4篇吴超
  • 4篇徐保平
  • 4篇李建国
  • 3篇胡英惠
  • 3篇耿荣
  • 3篇孙异临

传媒

  • 4篇中华实验和临...
  • 3篇中华实用儿科...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国际病毒学杂...
  • 2篇中国医药生物...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病毒学报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新发传染病电...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 1篇首届中国卫生...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7篇2024
  • 7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10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单核细胞亚群用于诊断或治疗新冠感染后遗症的用途
本发明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制备用于诊断和/或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遗症(long COVID)的技术和产品中的用途。从受试者获得外周血样品;确定样品中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C阳性(CDKN1C<Sup>+<...
王健伟任丽丽刘怡玮吴超郭丽黄岩谊王建斌曹彬任仙文
白银市5岁以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病原学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了解白银市5岁以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cute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ALRTI)住院儿童的病原。方法 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甘肃省白银市3家医院采集391例5岁以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鼻咽分泌物,采用一步法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多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结果 391份标本病原学检出率为91.56%(358/391),病毒和细菌检出率分别为81.07%和61.38%,单种病原学阳性率为30.18%(118/391),混合感染率为61.38%(240/391)。肺炎链球菌、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最高,分别为42.71%、30.69%、20.46%;人鼻病毒、副流感病毒(1~4型)、人偏肺病毒、肺炎支原体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9.69%、18.16%、13.04%、12.53%;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4种冠状病毒、人博卡病毒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对少见,检出率分别为8.18%、6.65%、6.39%、6.14%和3.32%,未检出乙型流感和衣原体,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支原体有典型的冬春季流行高峰。结论甘肃省白银市5岁以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中同时检出2种以上病原的比例高,肺炎链球菌、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嗜血杆菌、人鼻病毒、副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是主要常见感染原,病毒性感染占优势,混合感染多见。
于德山任丽丽陈建华汪鹏乔瑞娟康倩张入学倪丰安
关键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儿童病原学呼吸道病原体
以腺病毒为模式分析影响病原微生物2种常用灭活方法可靠性的因素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以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腺病毒(rAdvGFP)为模式病毒,模拟实验室内利用次氯酸钠灭活含病毒废液和利用紫外线对生物安全柜台面进行消毒的实验室操作,并评价其可靠性及影响因素。方法终浓度为0(阳性对照)、0.5%、0.2%、0.1%、0.05%的次氯酸钠溶液(0.5%、0.2%、0.1%、0.05%次氯酸钠组)分别与rAdvGFP溶液(1×106TCID50)混合后,将混合液原液与混合液的1:10~1:105倍比稀释液分别接种人胚肾293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蛋白的表达。将rAdvGFP溶液(1×103TCID50)置于紫外灯下分别照射0(阳性对照)、15、30、60、120min(15、30、60、120min照射组),各组再按垂直照射高度的不同分为5、10、20、30、67cm亚组,照射后收集各组病毒液接种293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蛋白的表达。实验均重复3次。结果各组次氯酸钠病毒混合液原液均造成细胞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0.5%次氯酸钠组混合液原液对细胞的毒性作用较强;稀释10倍后,除0.05%次氯酸钠组外,其余各浓度次氯酸钠组稀释液均导致细胞不同程度的死亡;稀释102倍后,仅0.5%次氯酸钠组稀释液仍对细胞具有毒性作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显示,仅0.1%次氯酸钠组的1:10、1:102倍稀释液和0.05%次氯酸钠组的1:10、1:102、1:103倍稀释液接种细胞可见绿色荧光。紫外线照射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显示,15min照射组的各亚组细胞均可见明显绿色荧光;30min照射组的20、30、67cm亚组与60、120min照射组的67cm亚组细胞仍可见绿色荧光。结论有效氯浓度须在0.2%以上、安全柜内1.12mW/cm2强度紫外线照射30min以上方能有效灭活重组腺病毒,建立实验室操作的可靠性评价技术体系并据此制定标准操作规程很有必要性。
任丽丽陈岚肖艳王健伟
关键词:腺病毒科
SARS-CoV在Vero细胞培养中的多形性特征
2006年
为揭示SARS相关冠状病毒(SARS—associated coronavirus,SARS-CoV)的复制特点,并探讨该病毒的致病机制,利用负染电子显微镜(EM),超薄切片EM和免疫EM技术研究了SARS-CoV在Vero细胞E的形态学特征。结果显示,成熟病毒颗粒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80~120nm,包膜上有放射状排列的纤毛样突起,长约20nm,基底窄。此外可见哑铃形、肾形及“钉子样”等多形性成熟病毒颗粒,这屿颗粒能与病人恢复期血清和抗S蛋白抗体反应。细胞内病毒颗粒多位于包涵体内,呈显著的多形性,直径为20~400nm,其形状可分为:①圆形、肾形或椭圆形;②管样结构;③不规则形,如三角形、哑铃形等,另外可见一种特殊的分枝样颗粒。颗粒电子密度不一,有实心和空心两种,其中守心颗粒周边的电子密度高。还观察到螺旋形的病毒核衣壳结构。
王健伟任丽丽屈建国孙异临陈良标洪涛
关键词:形态学特征细胞培养
电镜观察从非典型肺炎患者尸检标本中发现衣原体样和冠状病毒样颗粒被引量:73
2003年
目的 探索 2 0 0 2年末暴发于广东等地的非典型肺炎的病原。方法 对来自广东、山西、四川省和北京市的 7例非典型肺炎死亡病人的尸体解剖标本进行超薄切片电镜观察 ,将病人肺组织提取物接种于 2 93细胞 (人胚肾转化细胞系 ) ,分离病原 ,对病人组织中和分离的病原进行免疫学鉴定。结果 超薄切片电镜观察 ,在死亡患者的肺 ( 7例 )、脾 ( 2例 )、肝 ( 2例 )、肾 ( 3例 )和淋巴结 ( 1例 )中均观察到衣原体样包涵体和网质小体、中间体、原生小体颗粒的存在 ,并在 3例病人肺组织中同时见到了冠状病毒样颗粒和未知的基质样结构。用RT PCR方法从 2例病人肺组织中扩增出冠状病毒RNA聚合酶基因片段。将病人肺组织提取物接种于 2 93细胞进行培养 ,取第 2代细胞作电镜观察 ,也发现衣原体样颗粒和包涵体的存在。在病人组织和培养细胞中见到的衣原体样颗粒均不能与衣原体属特异性抗体和抗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抗体反应 ,提示可能为新的衣原体样因子。结论在死亡病人组织和培养细胞中发现的衣原体样和冠状病毒样颗粒 ,可能是广东等地暴发的非典型肺炎的主要病原。
洪涛王健伟孙异临段淑敏陈良标屈建国倪安平梁国栋任丽丽杨仁全郭岚周为民陈杰李德新许文波徐红郭元吉戴淑玲毕胜利董小平阮力
关键词:电镜观察非典型肺炎衣原体科冠状病毒科
人腺病毒和博卡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可用于人腺病毒和博卡病毒所致疾病检测的荧光定量PCR的引物和探针;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引物和探针的序列如SEQ ID NOs:1‑3所示或如SEQ ID NOs:4‑6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引物和探针或其...
王健伟任丽丽肖艳郭丽李建国
文献传递
SARS病原导致人体脏器发生的病理及超微结构改变被引量:11
2003年
对SARS死亡患者的尸检标本进行了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SARS病原体引起人体多个脏器的超微结构发生病理变化,表现为肺泡壁增厚,肺泡腔有絮状渗出物、间质可见纤维素及少量炎细胞浸润;心肌纤维断裂,线粒体肿胀;脾和淋巴结细胞膜崩解破坏;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在病变组织中可见少量病原颗粒。提示:SARS病原引起人体的细胞免疫病理反应,引起机体多个脏器,特别是肺、心及免疫器官的损害。
孙异临曲宝清张辉洪涛陈良标屈建国王建伟任丽丽
关键词: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人体脏器病理超微结构
2007年至2014年北京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流感病毒感染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流感病毒(IFV)感染状况,比较儿童ALRTIIFV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临床特征.方法 采集ALRTI患儿的咽拭子或鼻咽吸出物,利用多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方法检测RSV、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和IFV等.对A、B和C型IFV阳性病例进行分析,比较单纯IFV感染患儿与同期单纯RSV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 (1)2007年3月至2014年3月,共采集4 012份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ALRTI患儿的呼吸道标本,2 697例标本病毒检测阳性(67.2%),IFV标本256例(6.4%),其中A型(IFA) 154例(3.8%),B型(IFB)97例(2.4%),C型(IFC)6例(0.1%).(2)<6个月、6个月-1岁、1-3岁、3-6岁和>6岁年龄组中IFV检出率分别为4.1%、7.6%、12.0%、7.8%和4.8%,其中1-3岁组阳性率最高;男童与女童IFV总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比5.9%,x2=2.63,P>0.05);冬春季为北京地区儿童流感病毒的流行高峰.(3)单纯IFA、单纯IFB和单纯RSV感染的ALRTI住院患儿分别为16例、15例和175例,单纯IFA感染组与单纯RSV感染组(43.8%比84.0%,x2=12.74,P<0.001)和单纯IFB感染组与单纯RSV感染组(33.3%比84.0% ,x2=19.11,P<0.001)中<1岁年龄患儿所占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单纯IFA和单纯IFB感染组重症肺炎的发生率高于单纯RSV感染组(31.2%、26.7%比4.0%,x2=18.49、13.01,P均<0.001),单纯IFA和单纯IFB感染组气管插管发生率高于单纯RSV感染组(25.0%、13.3%比1.7% ,x2 =22.51、7.28,P<0.001,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他临床表现、诊断、机械通气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FV是北京地区儿童ALRTI最主要的病毒病原之一,冬春季为儿童流感暴发的高峰期;低年龄组尤其是1-6岁的儿童更容易感染IFV,应作为流感防控的重点人群.ALRTI住院患儿单纯IFV感染与RSV感染的临�
朱云郭佳运谢正德刘春艳任丽丽肖艳徐保平杨燕钱素云耿荣申昆玲
关键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儿童
冠状病毒病的形式与防控
任丽丽
文献传递
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药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系列抗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药物及其应用,体外细胞试验结果表明:所述的化合物能显著抑制SARS‑CoV‑2对正常细胞的侵染,在细胞水平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有抑制作用,能显著降低病毒...
王健伟雷晓波肖霞任丽丽王聪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