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振华
- 作品数:21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金坛市金城镇中心小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走向儿童的科学课堂——《纺织材料》教学例谈
- 2013年
- 儿童化科学课堂,应当从儿童的立场和视角,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合理地确定学习目标。这个目标儿童要能理解,通过努力能够达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能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围绕儿童“熟悉的情境”大胆取舍,优化组合;活动的组织要典型、丰富,符合儿童学习规律;整个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能让儿童善思、乐学,体现趣味性。概括地说,儿童化科学课堂就是在科学教学中研究儿童、发现儿童、发展儿童,并最终成就儿童。
- 戴振华
- 关键词:科学教学教学内容儿童纺织材料课堂
- “做中学”——让探究延伸到数学课堂每个角落——兼评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体的表面积”
- 2009年
- 缘起“做中学”
“做中学”是由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共同发起的科学教研实验项目,主要是针对5—12岁儿童,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作为项目推动负责人。2001年起在南京玄武区、上海静安区、北京崇文区三个全国实验区试点。“做中学”实验在中国做了8年,全国有20万孩子参加了实验。
- 戴振华
-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课堂表面积圆柱
- 基于“儿童”的小学科学备课策略
- 2015年
- 基于“儿童”的备课,应坚持两个指向:一是指向对人性的尊重与关怀:二是指向儿童的健康成长和生命潜能的激发。备课不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更是为了符合儿童成长规律的教学预设。一、基于“儿童”的备课原则基于“儿童”的小学科学备课,应把握好四个原则。(一)科学性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课程性质决定了在备课预设中,必须要体现科学课程特点,尊重儿童科学学习的特点和规律。用符合儿童学习规律的教学预设,让儿童在有趣的任务情境中,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从中习得方法。有时教师教得有感觉,并不代表学生学得有感觉。多倾听儿童的声音,了解学生的期待和迷茫,备课才能找准方向,教学行为才能有效跟进。
- 戴振华
- 关键词:尊重儿童备课策略小学科学教学预设科学课程科学启蒙
- “儿童化”科学课堂的实践探索与反思
- 2015年
- 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成长经历,探索理想中科学课堂教学之"梦"。在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归纳出指向"儿童"科学素养成长的"四童"要素,开发和使用评价量表,在尝试中不断改进教学,逐步实现"儿童化"科学课堂的教学追求。
- 戴振华
- 关键词:儿童化科学课堂
- 让儿童“真刀真枪”地搞科学——《浮力》一课教学反思
- 2013年
- 2012年11月,在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活动颁奖大会上,笔者有幸受邀参加了主题为“不拘一格教科学”的青年教师同题会课活动。以下是笔者对自己课堂教学的反思,以呈现我对科学教学的理解。
- 戴振华
- 关键词:科学教学教学反思《浮力》征文活动不拘一格
- 《科学》课堂的“完整”观
- 2003年
- 戴振华
-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程改革自然教材
- 让孩子们的探究留下科学的印迹被引量:1
- 2003年
- 让学生经历科学,体验科学,理解科学是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主题。如果把这一主题看作一个面来理解的话,不妨将之化解为一个个点来进行考察和认识。科学研究记录就是其中的一个点,它展示着孩子们亲历科学过程中所留下的印迹。本文想就此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实践。
- 戴振华
- 关键词:科学课课程改革情感态度
- 让探究活动更具“儿童味”被引量:1
- 2012年
- 一、要尊重儿童的探索需求课例回放(四年级《分类》)学习分类的方法后,对班里学生分类时,学生提出可以按个子高矮分类,教师质问学生:你长的算高还是矮?学生说算高的。教师又问:与老师比一比呢?学生说算矮的。教师这时补充:没有一定的标准,就不好分类了。另一位教师先让学生说说分类的理由,该学生提出以自己135厘米的身高为标准,分成135厘米以上、135厘米、
- 戴振华
- 关键词:儿童教师
- “平移和旋转”的教学启示
- 2010年
- 引言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在成人适当地帮助下,常常可以完成他独自无法完成的任务,所以要经常根据儿童的水平提供灵活的“脚手架(scaffolding)来帮助儿童。“做中学”活动是为学生提供“脚手架”的最佳途径。“做中学”源于科学课程改革,倡导让学生在动手体验、感悟、表达中理解知识、提升能力。笔者参与的课题《“做中学”在小学教学中运用的研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将“做中学”理念运用到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教学中来。“做中学”思想精髓是:
- 戴振华
- 关键词:教学启示平移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小学教学
- 《科学》课堂的“完整”观
- 2003年
- 戴振华
- 关键词:科学教学课程改革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