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青青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免疫
  • 1篇地奈德
  • 1篇悬液
  • 1篇循证
  • 1篇循证评价
  • 1篇药品
  • 1篇药师
  • 1篇药师参与
  • 1篇药物
  • 1篇移植排斥
  • 1篇移植排斥反应
  • 1篇移植片
  • 1篇抑制剂
  • 1篇营养支持
  • 1篇植片
  • 1篇制剂
  • 1篇食道
  • 1篇水泡
  • 1篇糖皮质
  • 1篇糖皮质激素

机构

  • 7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赵青青
  • 4篇邱峰
  • 2篇曾钰
  • 2篇姚高琼
  • 2篇周欣
  • 2篇李欣宇
  • 2篇宋捷
  • 1篇张成志
  • 1篇朱深银
  • 1篇吴静
  • 1篇杨佳丹
  • 1篇龙锐
  • 1篇赵敏
  • 1篇秦琴
  • 1篇陈元
  • 1篇黄丹
  • 1篇李运龙

传媒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国药房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届全国治...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聚类分析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不良事件文献计量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相关不良事件的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寻找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重点,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NKI、CBM、VIP及万方数据库,收集相关文献。采用Endnote软件对文献进行筛选;采用Bicomb软件提取数据并分析发表年份、杂志、文献类型等,同时生成高频主题词的词篇矩阵;采用SPSS软件对词篇矩阵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 333篇。文献类型最多为论文,语种为英语。发文量前10位的均为外文期刊,其中发文量前3位的杂志分别为《The Lancet Oncology》《Immunotherapy》《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共获得文献主题词7 091个,经聚类分析,高频主题词可聚为不良事件的具体表现、严重不良事件(肌炎及心肌炎)、常见不良事件(皮肤毒性、肝毒性和内分泌疾病)、不良事件的处理以及ICIs与其他治疗的联合应用等9个大类。结论该领域自2011年起相关文献发表量快速上升,发表杂志也多为高影响因子期刊。当前的研究热点主要在不良事件的表现形式及发生率、严重不良事件以及常见不良事件的发生机制及其联系、激素在处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ICIs与化疗药物等联合应用时不良事件的发生规律以及ICIs不良事件相关患者的治疗有效性。
宋捷曾钰赵青青李欣宇刘宇
关键词:聚类分析文献计量研究
基于循证评价建立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临床应用标准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建立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以下简称"布地奈德")临床应用标准并加以实证研究。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CBM、万方数据库以及指南数据库(GIN和NGC)获取原始文献。采用分级策略筛选原始文献,对纳入的指南或共识使用AGREEⅡ、系统评价使用OQAQ量表进行质量评价,采用描述性分析法总结各个文献证据,并基于证据信息建立布地奈德临床应用标准。根据上述标准,对使用布地奈德的病例进行抽样评价。结果初次检索文献2396篇,纳入评价文献26篇,涉及布地奈德超说明书适应证11条,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或稳定期具有发作高风险的患者、义膜性喉炎、支气管扩张合并气流阻塞或气道高反应性的患者使用布地奈德具有高强度证据支持;外科围术期及咽喉部急性炎症期使用证据强度低,经医院多学科专家组讨论,前者仅限经气管插管的全麻手术、胸外科手术或咽喉部手术,且患者具有气道炎症及肺部并发症高危因素;咽喉部炎症期使用仅限存在明显气道阻塞的急性会厌炎、急性喉炎、急性桃体炎及急性咽炎。对某三甲医院使用布地奈德的病例进行抽样评价,240份病例中不合理使用布地奈德95例,不合理用药比例为39.58%,其中以外科围术期及肺部感染患者不合理使用最为常见。结论本研究基于循证医学评价体系建立了布地奈德临床应用标准,该标准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规范布地奈德的临床使用具有借鉴意义。
曾钰刘宇宋捷邱峰赵青青欧倩怡
关键词:循证评价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雾化吸入
干扰素α-2a与α-2b的免疫原性研究
2018年
目的:观察干扰素α-2a(interferonα-2a,IFNα-2a)与干扰素α-2b(interferonα-2b,IFNα-2b)对昆明小鼠的免疫原性与免疫毒性。方法:实验设阳性对照P组(环磷酰胺,cytoxan,CTX,200 mg/kg)、IFNα-2b高剂量组(A组,2μg/m L)、IFNα-2b低剂量组(B组,0.5μg/m L)、IFNα-2a高剂量组(C组,2μg/m L)、IFNα-2a低剂量组(D组,0.5μg/m L)以及阴性对照组(溶剂对照组,N组,0.1%牛血清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 0.1%BSA),每组8只腹腔注射给药5周。通过血清干扰素(interferon,IFN)浓度、干扰素抗体(antibodies of interferon,Anti-IFN)浓度及肾脏C3补体免疫组化进行免疫原性对比;通过小鼠体质量增量、脏器系数、血液学指标、免疫球蛋白以及脾脏组织病理学切片进行免疫毒性对比。结果:血清IFN浓度A组(9.27±0.79)高于C组(7.80±1.26)(P=0.000);B组(7.91±1.09)高于D组(5.97±0.98)(P=0.013)。血清Anti-IFN浓度A组(7.49±1.30)低于C组(10.31±0.69)(P=0.000);B组(6.18±1.02)低于D组(8.24±0.74)(P=0.013)。肾脏C3免疫组化A组(0.51±0.00)低于C组(0.54±0.00)(P=0.000);B组(0.42±0.00)低于D组(0.47±0.00)(P=0.013)。体质量增长量A组低于C组(P=0.015);B组低于C组(P=0.003)。脏器系数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N组无差异。A、B、C、D组在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平均血红蛋白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 count,LY)、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ocytes percentage,LY%)指标上高于N组但低于P组(P<0.05)。Ig A、Ig M、Ig G浓度检测无统计学差异。干扰素实验组脾脏切片未发现病理结构改变。结论:IFNα-2a与IFNα-2b的免疫原性有差异;免疫毒性无明显差异。
李运龙邱峰赵青青龙锐张莎黄丹
关键词:干扰素Α-2Α干扰素Α-2B免疫原性免疫毒性
CD25siRNA基因转染可提高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片的存活率
2015年
目的探讨CD25siRNA基因转染对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及术后植片中IL-10和FOXP3的含量变化。方法配制50μL EntransterTM-反义CD25siRNA和50μL EntransterTMCD25siRNA点眼纳米转染试剂,50μL生理盐水为对照。建立Wistar-SD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右眼为术眼,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A组)、EntransterTM-反义CD25siRNA转染组(B组)和EntransterTM-CD25siRNA转染组(C组),每组28只。术后每日对植片行临床评分并分别于3、7、14、21 d行HE染色、免疫组化、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结果角膜植片生存曲线显示CD25siRNA转染组角膜植片的生存率显著优于其余2组(P<0.05);HE染色显示CD25siRNA转染组较其余2组,角膜植片新生血管减少,炎症细胞渗入减少;同时,术后各时间点CD25siRNA转染组中CD25表达均低于其余2组(P<0.05),但IL-10表达均高于其余2组(P<0.05),FOXP3表达在3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25siRNA转染通过上调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表达,抑制炎症反应,进而延长角膜植片生存时间,提高植片生存率。
秦琴石韵洁赵青青陈元吴静赵敏
关键词:移植排斥反应IL-10FOXP3
重庆市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及干预前后对比分析
姚高琼周欣张成志朱深银杨佳丹赵青青李欣宇
营养支持药师参与个体化营养药物治疗的实践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药师在个体化营养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营养支持药师参与1例食管癌患者的治疗过程。该患者由于病情进展,需改行放疗,营养支持药师根据其病情、外周静脉输注要求和经济状况,建议在原营养支持方案的基础上改行肠外肠内联合营养:肠外营养采用"全合一"营养液[含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50%葡萄糖注射液100 m L、20%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C6~24)250 m L、8.5%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Ⅱ)250 m L、10%氯化钾注射液10 m L、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1支和脂溶性维生素注射液(Ⅱ)10 m L,渗透压为750 m Osm/L]870 m L,外周静脉输注,每日1次;肠内营养为肠内营养粉剂55.8 g加温水250m L冲泡,口服,每日2~3次。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及进食量,建议将肠内营养粉剂的用药频次增至每日4~5次,并逐渐停用"全合一"肠外营养液。结果:医师采纳营养支持药师的建议,患者营养状况良好,共顺利完成17次放疗,于入院第37天出院。结论:营养支持药师作为临床治疗团队中的一员,从患者的实际需要和诉求出发,发挥自身药学优势,从营养支持途径、输液方式、营养液配比等方面对营养方案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在遵循医疗实践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尊重了患者的个人意愿,为改善其营养状态、保证抗肿瘤治疗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
周欣姚高琼邱峰刘宇赵青青
关键词:个体化肠外营养肠内营养
一例患者误服药品水泡包装导致食道损害的差错分析
目的:通过对一例患者误服药品水泡包装导致食道损害的案例,探讨如何全方位的防范此类差错,规范安全用药。方法:通过患者误服药品水泡包装导致食道损害的案例,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包括加强带铝塑外包装药品的安全用药管理,评估患者自...
赵青青邱峰
关键词:误服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