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4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青海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燕燕
作品数:
5
被引量:6
H指数:1
供职机构:
北京市道培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康蕊
北京市道培医院
童春容
北京市道培医院
张帅
北京市道培医院
王卉
北京市道培医院
林跃辉
北京市道培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5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5篇
医药卫生
主题
4篇
细胞
3篇
流式细胞
3篇
流式细胞术
2篇
肿瘤
2篇
淋巴
2篇
淋巴细胞
2篇
流式细胞术检...
2篇
发热
2篇
白血
2篇
白血病
2篇
病例
2篇
病例摘要
1篇
单核
1篇
单核细胞
1篇
单核细胞白血...
1篇
蛋白
1篇
蛋白质
1篇
蛋白质类
1篇
多形
1篇
多形性
机构
5篇
北京市道培医...
1篇
北京大学
作者
5篇
童春容
5篇
康蕊
5篇
李燕燕
4篇
王卉
4篇
张帅
3篇
林跃辉
3篇
伍平
2篇
刘红星
2篇
王彤
2篇
蔡鹏
1篇
彭吉润
1篇
杨平地
1篇
于鑫
1篇
王静波
1篇
凌文君
1篇
熊敏
1篇
孙慧鹏
1篇
赵杰
传媒
3篇
中华检验医学...
1篇
中华血液学杂...
1篇
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1篇
2011
3篇
2010
1篇
2008
共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间断发热伴幼稚细胞增多
2010年
病例摘要 患者男,26岁,主因间断发热2个月,外院诊断“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1个月,于2009年1月收入北京市道培医院住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体温升高,最高38.7℃,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WBC、PLT正常,Hb100g/L,抗炎治疗1周后体温降至正常。5d后体温又升高,具体不详。
王卉
伍平
凌文君
张帅
李燕燕
康蕊
刘红星
王彤
童春容
关键词:
间断发热
细胞增多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体温升高
医院住院
病例摘要
流式细胞术在非造血系统肿瘤骨髓侵犯检测中的价值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在识别CK阳性和阴性非造血系统肿瘤骨髓侵犯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代表10种常见人类上皮来源肿瘤的26个细胞系和1种人淋巴瘤细胞系、1种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细胞系,均购自美国标准生物品收藏中心。选择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北京市道培医院5份非造血系统肿瘤患者、15份血液系统肿瘤患者、15份移植后骨髓恢复正常的对照组患者骨髓标本。复苏冻存的各细胞系,传代培养至细胞进入对数生长期。破膜后使用胞浆CK—FITC抗体做荧光标记,进行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肿瘤细胞CK表达率。骨髓标本按照我室常规四色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做胞膜和胞浆染色,通过系别标志和幼稚细胞标志,以及CK表达情况,根据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做出相应诊断或者排除造血系统肿瘤。结果 所有上皮来源的肿瘤细胞系均不同程度表达CK,平均CK表达率为81.1%,而淋巴系统肿瘤细胞系均不表达CK。2例上皮来源肿瘤均表达CK,其中1例甲状腺癌病例CK表达率为100.0%,1例肺癌病例CK表达率为98.2%。血液系统肿瘤和对照组骨髓标本均不表达CK,分别表达相应的血液学标志:如CD45,和系别标志,或者CD138和胞浆轻链。3份非上皮来源的非造血系统肿瘤骨髓标本均不表达CK。CK阳性或阴性的非造血系统肿瘤不表达造血细胞标志:如CD45、HLA—ABC、HLA—DRDPDQ,不表达特异性系别标志。而CK阳性可能有助于提示上皮来源肿瘤的诊断。结论 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造血细胞标志和CK可以有效排除CD45,阴性的造血系统肿瘤,检测CK阳性和阴性非造血系统肿瘤骨髓侵犯。
王卉
于鑫
彭吉润
童春容
伍平
李燕燕
康蕊
孙慧鹏
关键词:
骨髓肿瘤
肿瘤侵润
流式细胞术
持续发热 肝脾大 骨髓幼稚细胞
被引量:1
2010年
病例摘要 患者男,23岁。主因“持续发热、肝脾大、骨髓发现幼稚细胞4个月”于2008年5月收入院。患者2008年1月无明显诱因发热38~39℃,伴头痛、头昏,偶有恶心、呕吐,无咳嗽咳痰、腹痛腹泻、关节痛、尿频尿急等,予以抗感染治疗效果差。当地医院查血象:WBC7.8×10^9/L,Hb89g/L,
王卉
伍平
熊敏
林跃辉
张帅
李燕燕
康蕊
赵杰
王彤
杨平地
童春容
关键词:
持续发热
肝脾大
病例摘要
腹痛腹泻
关节痛
抗感染
流式细胞术检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多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附二例报告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流式细胞术检测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多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诊断a110—HSCT后多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结果2例allo-HSCT患者分别于移植后46d(+46d)和+50d出现高热,多处淋巴结肿大,抗炎治疗无效,骨髓EB病毒DNA水平升高,经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外周血多群轻链限制性单克隆B细胞和(或)浆细胞。诊断为移植后多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经免疫抑制减量、抗病毒、使用利妥昔单抗、输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治疗后,经流式细胞术随访监测外周血和(或)骨髓标本。2例患者的B细胞克隆均消失,但是单克隆浆细胞持续存在或者新出现的克隆。1例患者2周后死亡;另1例患者仍在治疗中,外周血未见B细胞和浆细胞,骨髓未见B细胞,可见单克隆浆细胞。结论使用流式细胞术可以有效诊断移植后多形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并进行病情监测。随访过程中,骨髓标本可能比外周血标本敏感。allo—HSCT患者如果没有淋巴结活检,通过检测外周血也可以发现B细胞异常。
王卉
童春容
王静波
林跃辉
张帅
李燕燕
康蕊
蔡鹏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相对定量四色流式细胞术分析正常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过程中的抗原表达规律
被引量:1
2008年
张帅
童春容
范桥珍
林跃辉
李燕燕
康蕊
刘红星
蔡鹏
关键词:
淋巴细胞发育
抗原表达
流式细胞术检测
白血病微小残留病
肿瘤细胞表达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