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飒

作品数:26 被引量:161H指数:7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2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肝炎
  • 11篇细胞
  • 8篇乙型
  • 8篇乙型肝炎
  • 7篇衰竭
  • 7篇肝衰
  • 7篇肝衰竭
  • 7篇病毒
  • 6篇慢加急性肝衰...
  • 6篇急性肝
  • 6篇急性肝衰
  • 6篇急性肝衰竭
  • 5篇慢性
  • 5篇肝功
  • 5篇肝功能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干细胞
  • 4篇肝病
  • 4篇充质干细胞
  • 3篇预后

机构

  • 21篇解放军第30...
  • 4篇解放军第三〇...
  • 2篇军医进修学院
  • 2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总参谋...
  • 1篇解放军302...

作者

  • 25篇吕飒
  • 14篇王福生
  • 12篇陈黎明
  • 10篇游绍莉
  • 10篇朱冰
  • 8篇于双杰
  • 7篇李元元
  • 7篇耿华
  • 5篇李晨
  • 5篇辛绍杰
  • 5篇林沪
  • 4篇张政
  • 4篇徐若男
  • 3篇施明
  • 3篇刘婉姝
  • 3篇福军亮
  • 3篇王立峰
  • 2篇吕吉云
  • 2篇张纪元
  • 2篇万志红

传媒

  • 6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传染病信息
  • 2篇中华细胞与干...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肝脏
  • 1篇人民军医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肝脏病杂...
  • 1篇第二届全国病...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初步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评价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安全性及初步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平行对照、单盲法将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肝病生物治疗研究中心2009年至2013年收治的58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进行分组,其中31例为治疗组,以外周静脉回输方式接受UC-MSC治疗;27例为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处理,两组均同时行综合内科治疗。通过卡方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检测回输后不同时间点治疗组与对照组ALB、TBIL、PTA及MELD评分情况,并随访48周,通过Kaplan-Meier分析曲线评估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UC-MSC回输后,除个别患者体温有自限性升高外,无其他不良反应。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接受UC-MSC回输48周后,与对照组相比ALB、TBIL、PTA及MEL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随访48周时,治疗组中生存人数21例,死亡7例,肝移植3例;对照组中生存人数11例,死亡15例,肝移植1例。结论 UC-MSC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安全性好,能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
李元元徐若男施明林沪王立峰吕飒陈黎明张政王福生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
嗜血细胞综合征伴肝功能异常28例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嗜血细胞综合征(HPS)是一类多器官、多系统受累,并进行性加重伴免疫功能紊乱的巨噬细胞增生性疾病,病死率极高[1-2]。近年来,HPS在临床不再是罕见病,这一方面与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有关,另一方面可能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确实有所增高。近期,我们回顾分析了HPS伴肝功能异常28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现分析报告如下。
马夫芹朱冰吕飒游绍莉
关键词:嗜血细胞综合征肝功能异常
成人噬血细胞综合征肝功能损害特点及预后分析
吕飒陈黎明毕京峰于双杰耿华王福生
经颈静脉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在疑难重症肝病诊治中的可行性及意义:单中心5例患者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肝病病因诊断和选择治疗方案、疗效判断的重要工具,最常用获得肝活组织的检查方法包括经皮肝穿刺活组织检查(percutaneous liver biopsy,PLB)、经颈静脉肝穿刺活组织检查(transjugular liver biopsy,T/LB)和腹腔镜下肝脏活组织检查3种。PLB在临床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对于有PLB禁忌证却需要进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患者来说,TJLB是一种理想的替代方法,在国外已经常规应用。
吕飒游绍莉余强王华明刘福全朱冰
关键词:颈静脉活组织检查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患者诊断标准的探讨与评价
研究目的和背景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pre-ACLF)患者有进展至ACLF的风险,目前对该病研究较少,本研究对该病的概念及现有四种相关诊断标准进行探讨及评价。材料与方法选取北京解放军第302医院2...
李晨朱冰吕飒游绍莉
文献传递
Telaprevir联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新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在我国除了慢性乙型肝炎之外,慢性丙型肝炎(CHC)也是导致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全球约有1.8亿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当前主要治疗方案是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希望治疗后获得持久的病毒学应答(SVR),阻止疾病进展。近年来,通过PEG—IFNα联合RBV治疗(以下称标准治疗)已经取得了明显的疗效,尤其对HCV基因2型疗效更好。
李元元徐向升于双杰吕飒陈黎明王福生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聚乙二醇干扰素IFNΑ病毒学应答HCV基因
杀伤性CD4^+T细胞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疾病进展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细胞癌(PHCC)患者外周血中表达颗粒酶A、B和穿孔素的CD4+杀伤性T细胞(CTL)的比例及其与肝癌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颗粒酶A+CD4+CTL、颗粒酶B+CD4+CTL和穿孔素+CD4+CTL占总CD4+T细胞的比例,比较其在PHCC患者(n=99)、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n=28)与健康对照(n=40)中的差异,以及PHCC早期(n=29)、中期(n=36)、进展期(n=34)患者CD4+CTL比例的差异。结果 PHCC组外周血颗粒酶A+CD4+CTL、颗粒酶B+CD4+CTL和穿孔素+CD4+CTL比例分别为15.38%±10.36%、11.10%±8.43%、7.42%±7.26%,显著高于CHB组(分别为9.10%±5.80%、6.16%±6.04%、2.95%±3.34%)和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0.25%±5.62%、6.82%±6.12%、3.14%±3.60%,P<0.05),而CHB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HCC早期、中期和进展期患者外周血颗粒酶A+CD4+CTL比例分别为21.26%±12.61%、14.54%±7.11%、11.24%±9.04%,颗粒酶B+CD4+CTL比例分别为15.35%±10.30%、10.71%±6.06%、7.90%±7.44%,穿孔素+CD4+CTL比例分别为11.82%±9.17%、7.16%±5.03%、5.22%±6.58%,随着疾病进展,CD4+CTL所占比例显著下降(P<0.01)。结论 CD4+CTL的比例在PHCC患者外周血中增高,但随着肿瘤发展逐渐降低,提示CD4+CTL细胞可能与肝癌的进展密切相关。
周霖王华明福军亮陈艳李元元陈黎明吕飒王福生
关键词:肝细胞T淋巴细胞
干扰素治疗慢性丙肝合并甲状腺疾病安全有效的病例报告
@@干扰素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双重作用,是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一线药物。由于干扰素有可能加重机体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反应,在其使用过程中导致或加重慢性乙肝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异常,另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病...
于双杰耿华陈黎明吕飒王福生
关键词:干扰素慢性丙型肝炎甲状腺疾病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安全性与疗效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回顾性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硬化失代偿期(HBV—D-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陛。方法入组HBV—D—LC患者60例,给予综合治疗联合静脉输注UC—MSC,UC—MSC细胞剂量为(0.5~1.0)×10^6个/kg,每月1次,共输注3次;按照1:2原则匹配120例HBV-D—LC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匹配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诊断和随访时间。收集并记录观察组输注UC—MSC前后及对照组随访期间的血清生物化学指标、血常规、腹部B型超声、CT和(或)MRI检查、Child-Pugh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回输UC—MSC后12周以及24周胆碱酯酶和白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垆〈0.05);12周、24周和96周球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12周、24周和48周的碱性磷酸酶水平有明显升高(P〈0.05);Child—Pugh评分在12周开始降低(尸〈0.05)。但两组问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肾脏功能指标和凝血酶原活动度等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妒〉0.05)。结论人UC—MSC治疗可有效改善HBV—D—LC患者的胆碱酯酶和白细胞水平,降低Child-Pugh评分,且安全性良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于双杰陈黎明吕飒李元元杨斌耿华林沪王嗣予徐若男王立峰施明王福生
关键词:肝硬化失代偿性肝炎乙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胆碱酯酶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前期患者诊断标准的探讨被引量:19
2018年
目的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前期患者的概念及诊断标准进行探讨及评价。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间收治的754例HBV相关慢性肝病严重急性恶化(SAE)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明确患者的临床特征。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患者发生ACLF的危险因素。通过对SAE—HBV相关慢性肝病患者纳入率和对ACLF患者检出率的研究,评价现有四种肝衰竭前期诊断标准的应用价值。据资料不同分别采用f检验、方差分析、Mann-WhitneyU检验、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AE—HBV相关漫洼肝病患者的ACLF发生率为9.9%,进展至ACLF的时间为(12.0±6.7)d。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V再激活(OR=5.118)、直接胆红素比例(D/T)(OR=1.041)、年龄(OR=1.033)、总胆红素(TBil)(OR=1.005)、凝血酶原活动度(PTA)(OR:0.880)、血清钠(Na)(OR=0.918)是影响患者发生ACLF的独立危险因素。51.3μmol/L〈TBil〈171.1μmol/L且40%≤PrrA〈60%组(B组,4.2%)患者ACLF发生率低于51.3μmol/L〈TBil〈171.1μmol/L且PTA〈400/o组(A组,13.7%)(P〈0.001)、TBil〉171.1μmol/L且40%〈PrA〈600/0组(C组,20.3%)(P〈0.001)。C组[(10.5±6.1)d]进展至ACLF时间低于A组[(15.6±7.4)d](P=0.008)。45例患者符合重庆诊断标准,ACLF发生率为2.20/0。154例患者符合浙江诊断标准,ACLF发生率为7.1%。188例患者符合2012年我国指南诊断标准,ACLF发生率为6.40/0。117例患者符合SAE—CHB诊断标准,ACLF发生率为9.4%。结论目前四种肝衰竭前期诊断标准不完全适用于我国临床实际。HBV相关前期ACLF诊断标准应该纳入更多影响其进展至ACLF的重要评价指标。
李晨朱冰吕飒游绍莉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