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洁

作品数:7 被引量:90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细胞
  • 4篇胰腺
  • 4篇腺癌
  • 4篇基因
  • 3篇胰腺癌
  • 3篇肿瘤
  • 2篇胰腺癌细胞
  • 2篇细胞瘤
  • 2篇细胞系
  • 2篇腺癌细胞
  • 2篇癌细胞
  • 1篇凋亡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瘤
  • 1篇胰腺癌组织
  • 1篇胰腺腺癌
  • 1篇胰腺炎
  • 1篇胰腺肿瘤
  • 1篇抑癌

机构

  • 5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7篇高洁
  • 4篇罗玉凤
  • 4篇刘彤华
  • 3篇陈杰
  • 2篇魏拴增
  • 2篇陈原稼
  • 2篇武莎菲
  • 2篇关健
  • 2篇蒋卫君
  • 1篇曾瑄
  • 1篇李理
  • 1篇郭洪涛
  • 1篇万建伟
  • 1篇曹金伶
  • 1篇崔全才
  • 1篇关键
  • 1篇武莎斐
  • 1篇曹金玲
  • 1篇梁智勇
  • 1篇赵大春

传媒

  • 4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胰腺病学

年份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存活素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 探讨胰腺癌中存活素(survivin)表达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Western印迹法检测59例胰腺癌及其癌旁组织、11例慢性胰腺炎组织、7个胰腺癌细胞系中存活素的表达。结果 胰腺癌组织中存活素的阳性表达率为72. 8% (43 /59),与胰腺癌分期及分化程度无关(P>0 .05),癌旁组织及慢性胰腺炎组织中存活素表达均为阴性; 7个胰腺癌细胞系存活素mRNA及蛋白均为阳性表达。结论 存活素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具有一定的肿瘤特异性,可能是胰腺癌治疗的一个理想靶目标。
梁智勇刘彤华罗玉凤关健魏拴增曹金伶高洁崔全才
关键词:存活素胰腺癌组织慢性胰腺炎癌旁组织胰腺癌细胞逆转录
良性和恶性嗜铬细胞瘤的区别被引量:30
2004年
目的 分析良性和恶性嗜铬细胞瘤在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DNA倍体、11q13和 1p的杂合子缺失 (LOH)及微卫星不稳定性 (MSI)方面的差别 ,试图找出能区别良、恶性或预测恶性潜能的指标。方法 对 2 2例临床确诊为良性 (12例 )或恶性 (10例 )的嗜铬细胞瘤 :(1)分析组织形态 ;(2 )免疫组织化学观察Ki 6 7、p5 3、嗜铬粒素A、S 10 0、增殖细胞核抗原及survivin表达 ;(3)用流式细胞术分析DNA倍体 ;(4 ) 12例附有正常组织的肿瘤 (7例良性 ,5例恶性 )用显微切割获取肿瘤和正常组织 ,分别提取DNA ;用 8种引物进行PCR扩增 ,分析 11q13和 1p的LOH及MSI。结果 全组 2 2例肿瘤均未见不典型核分裂象 ,核分裂象数除 1例恶性肿瘤为 2 3/ 10HPF外 ,余均≤ 1/ 10HPF ,2例恶性肿瘤有广泛坏死。良性组Ki 6 7阳性细胞百分率明显少于恶性组 ,良性与恶性组平均Ki 6 7阳性细胞百分率之比为 0 73%∶2 4 % ,差异有显著意义 ,DNA倍体良性与恶性组差异无显著性。 11q13和 1pLOHMSI良性和恶性组的差别由于例数少 ,未能达到统计学意义。结论 仅Ki 6 7阳性表达 >
刘彤华陈原稼武莎菲高洁蒋卫君卢朝辉关键魏拴增罗玉凤曹金玲万建伟
关键词:恶性嗜铬细胞瘤微卫星不稳定性免疫组织化学
反义bcl-2和反义survivin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K-N-MC细胞生长的作用被引量:17
2002年
目的 研究反义bcl 2和反义survivin(svv)对人神经母细胞瘤 (NB)细胞系SK N MC细胞生长的作用。方法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 ,采用定向克隆构建在真核细胞中能够稳定表达反义bcl 2或反义svv的逆转录病毒载体PBabepuro Asbcl 2和PBabepuro Assvv ,并分别经脂质体LipofectamineTM介导转染人NB细胞株SK N MC细胞 ,经嘌呤霉素 (2 .0 μg/ml)筛选得到抗性克隆 ,同时以空载体Pbabepuro转染SK N MC作为对照 ;以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分析反义bcl 2、反义svv对细胞内源性Bcl 2、SVV蛋白质的表达抑制作用 ,应用MTT法研究细胞 (5× 10 3 /孔 )的生长和增殖情况 ,并接种于裸鼠 (3只 /组 ) ,观察 10 7个细胞在 6周时的成瘤情况 ,以研究反义bcl 2、反义svv对SK N MC细胞生长的作用。结果 反义bcl 2转染后的细胞SK N MC/PBabepuro Asbcl 2中的Bcl 2表达明显降低 ,反义svv转染后的细胞SK N MC/PBabepuro Assvv中的SVV表达也明显降低 ;且这两种细胞均生长缓慢 ,裸鼠移植瘤体积均明显小于SK N MC原始细胞或转染空载体的细胞接种形成的移植瘤。结论 稳定表达的反义bcl 2、反义svv均能够有效抑制SK N MC细胞内源性相应蛋白质Bcl 2、SVV的表达 ,提示这两个基因在NB细胞的肿瘤形成中均具有一定的作用。
关健陈杰罗玉凤高洁
关键词:反义BCL-2BCL-2基因神经母细胞瘤NB
重组腺病毒介导的野生型p53对人胰腺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被引量:17
1998年
目的研究恢复外源性野生型(wtp)p53的表达对人胰腺癌细胞生长和凋亡的作用。方法构建了一个复制缺陷型5型腺病毒wtp53表达载体Ad5CMVwtp53,含有人CMV启动子,人野生型p53和SV40polyA信号,经腺病毒包装细胞293细胞包装、扩增后,转染胰腺癌PC2细胞。PCR和免疫沉淀技术证实转染的细胞有外源wtp53基因的存在和表达。结果转染的PC2细胞的生长率和3H掺入率降低。原位凋亡检测、流式细胞术和DNA凝胶电泳显示转染细胞凋亡明显增多。而PC2细胞和用Ad5pXJ转染的细胞没有这些改变。结论复制缺陷型腺病毒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基因转移载体。
郭洪涛刘彤华高洁
关键词:胰腺肿瘤P53基因细胞凋亡
胰岛素瘤频发MEN-1抑癌基因及22q的杂合缺失及其意义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探讨胰岛素瘤发病的可能机制 ,寻找鉴别胰岛素瘤良恶性的分子遗传学指标。方法  4 0个胰岛素瘤肿瘤标本 (8个恶性 ,32个良性 )经显微切割获取肿瘤组织和正常对照组织 ,并提取相应的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MEN 1基因以及 2 2号染色体长臂 (2 2q)的杂合缺失 (LOH)。结果  4 0 0 %的肿瘤发生MEN 1的LOH ,75 0 %的肿瘤发生 2 2q的LOH。2 2q12 (D2 2S 92 9与D2 2S 2 80之间 )和 2 2q13 3是LOH的 2个频发区域 ,分别占 30个 2 2qLOH的 37 0 % (11/ 30 )和4 7 0 % (14 / 30 )。在D2 2S 2 80位点 ,有 8个肿瘤标本发生D2 2S 2 80LOH ,但无一例发生MEN 1LOH ,而无D2 2S2 80LOH的 30个肿瘤标本中 ,有 14个发生MEN 1LOH(47 0 % ) (P =0 0 16 )。在第 2个频发区中 ,14个发生LOH的肿瘤有 6个 (43 0 % )为恶性 ,2 6个无LOH肿瘤中有 2个 (8 0 % )为恶性(P =0 0 0 88)。结论 在D2 2S 2 80位点上发生LOH可能是一个与MEN 1基因无关的独立的胰岛素瘤致病因素。发生 2 2q13 3LOH可能与肿瘤恶性相关。
蒋卫君刘彤华陈杰高洁武莎斐陈原稼
关键词:LOH胰岛素瘤肿瘤标本杂合缺失抑癌基因体长
肿瘤抑制基因p16在胰腺腺癌细胞系中因纯合性缺失而失表达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检测肿瘤抑制基因p16在胰腺腺癌细胞系中的基因改变和在mRNA以及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方法 使用PCR方法检测基因的缺失情况;使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方法检测基因有无突变;使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使用RT-PCR方法检测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使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基因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结果 被检测的6个胰腺腺癌细胞系中,有3个细胞系存在p16基因的纯合性缺失,这3个细胞系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均无p16基因的表达。在全部6个细胞系中没有发现p16基因突变和启动子区域的过甲基化。结论 在被检测的6个胰腺腺癌细胞系中,纯合性缺失是造成p16基因失表达的原因。
李理陈杰高洁罗玉凤陈芳
关键词:肿瘤抑制基因P16胰腺腺癌细胞系纯合性缺失
荧光原位杂交分析胰腺癌Y染色体丢失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 探讨男性胰腺癌Y染色体丢失与胰腺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Y染色体长臂Yq12区域 (异染色质区 )DNA片段作为探针 ,同时选择X染色体着丝粒区 (α卫星DNA)探针作为对照 ,通过在石蜡切片标本上进行间期细胞双色荧光原位杂交 ,分析 15例男性胰腺癌组织Y染色体丢失的状况。结果  15例胰腺癌中有 10例的胰腺癌细胞存在Y染色体丢失现象 ,癌细胞周围其他细胞和正常胰腺细胞中Y染色体数目没有改变。结论 男性胰腺癌细胞中存在非随机的Y染色体丢失现象 ,这种高频发生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改变很可能是胰腺癌的特征性标记之一。
曾瑄赵大春刘彤华武莎菲高洁
关键词:胰腺癌细胞Y染色体间期细胞异染色质着丝粒DNA片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