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洪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泰山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吸虫
  • 6篇吸虫
  • 5篇血吸虫肝病
  • 5篇肝病
  • 4篇血吸虫性
  • 4篇慢性
  • 4篇慢性血吸虫肝...
  • 4篇肝疾病
  • 4篇成像
  • 4篇磁共振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扩散
  • 1篇指数化
  • 1篇生化指标
  • 1篇扩散加权
  • 1篇扩散加权成像
  • 1篇计算机断层
  • 1篇加权成像
  • 1篇功能成像
  • 1篇功能磁共振

机构

  • 6篇泰山医学院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张洪
  • 5篇孟令平
  • 4篇胡明秀
  • 4篇李长富
  • 4篇孔鹏

传媒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国际医学放射...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年份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扩散加权成像在慢性血吸虫肝病中的应用价值
2017年
目的研究DWI不同b值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指数化表观扩散系数(exponential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eADC)值、灌注ADC值、灌注eADC值在慢性血吸虫肝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慢性血吸虫肝病患者35例和无肝病组38例行常规肝脏MR检查后,进行DWI扫描,设b值为0,50、600s/mm^2,测量肝ROI得到ADC值和eADC值,并计算出灌注ADC值和灌注eADC值,将其数据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慢性血吸虫肝病组的ADC值及灌注ADC值较无肝病组低,而eADC值较无肝病组高,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血吸虫肝病组灌注eADC值与无肝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血吸虫肝病组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纤维组织增生和假小叶形成,均可见虫卵纤维化及钙化结节。结论扩散加权成像对诊断慢性血吸虫肝病有重要价值。
张洪胡明秀胡明秀李长富孔鹏孔鹏
关键词:血吸虫性肝疾病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
血吸虫肝病MRI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5年
血吸虫肝病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寄生虫病,可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晚期可并发肝功能障碍及肝癌。因此早期发现和确诊血吸虫肝病,对制定治疗方案、监测病变程度和病情发展及判断预后等均有重要作用。MR成像对血吸虫肝病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就常规MRI、动态对比增强MRI及功能MRI在血吸虫肝病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予以综述。
张洪孟令平
关键词:肝疾病血吸虫性磁共振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
慢性血吸虫肝病及并发症的CT表现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慢性血吸虫肝病的CT特征,以提高CT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分析125例临床病理确诊的慢性血吸虫肝病和50例正常对照组的CT特征,并对其各肝叶径线及脾指数进行测量对比.结果(1)血吸虫性钙化:125例中,120例肝脏有不同程度的钙化:肝内及肝包膜下线条样钙化76例,肝内地图样和网格样钙化44例,肝内门脉系统钙化33例;脾脏钙化15例,肠壁钙化85例;(2)肝脾形态改变:肝尾状叶、肝左叶增大,且肝尾状/肝右叶比值亦较正常组大,肝右叶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胆囊窝增大82例,脾指数与正常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3)血吸虫肝病合并症:胆囊炎和胆囊结石58例,肝癌11例,肠癌5例,膀胱癌3例.结论肝内钙化和肝左叶及尾叶增大为慢性血吸虫肝病CT征象,常合并许多并发症.
张洪孔鹏李长富王国光胡明秀孟令平
关键词:血吸虫肝病计算机断层并发症
血吸虫钙化性肝病CT分型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血吸虫钙化性肝病的CT分型与肝脾测量和生化指标的的相关性。方法收集CT发现肝内钙化并经临床与病理证实的血吸虫肝病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进行CT征象及肝脾测量和临床资料分析,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由2名高职医师根据CT所见肝内钙化的形态及分布对血吸虫肝病组进行分型(Ⅰ~Ⅳ型)。结果实验组100例中,Ⅰ型(27例)、Ⅱ型(42例)、Ⅲ型(19例)、Ⅳ型(12例);其中,Ⅰ~Ⅳ型的肝尾状/右叶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I~Ⅲ型脾指数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Ⅳ型脾指数较对照组减小(P<0.05);实验组CT分型中的GGT(Ⅰ、Ⅲ、Ⅳ)、ALP(Ⅱ、Ⅲ、Ⅳ)、TBA(Ⅰ、Ⅲ)较对照组不同程度升高(P<0.05);实验组Ⅲ型的TC、HDLC、APOAⅠ较对照组升高(P<0.05),Ⅱ、Ⅳ型的TG、APOB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血吸虫钙化肝病的CT分型与肝形态、脾指数改变有较为明显的相关性;与肝功及血脂指标变化有一定相关性。
张洪孔鹏李长富胡明秀孟令平
关键词:钙化肝疾病血吸虫性
~1H-MRS在慢性血吸虫肝病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1H-MRS在慢性血吸虫肝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慢性血吸虫肝病患者30例(肝病组)和健康志愿者38名(对照组)行肝脏常规MRI和~1H-MRS检查,测量相关代谢物[水(H_2O)、胆碱(Cho)、脂质(Lip)]的峰值及峰下面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血吸虫肝病组和对照组MRS图像主要显示为H_2O峰(4.6 ppm)、Cho峰(3.2 ppm)和Lip峰(1.3 ppm);慢性血吸虫肝病组~1H-MRS H_2O峰、Lip峰峰值及峰下面积均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Cho峰峰值及峰下面积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从大到小依次为H_2O峰值、H_2O下面积、Lip峰下面积、Lip峰值,其AUC分别为0.805、0.761、0.729、0.668,特异度分别为0.600、0.733、0.670、0.633,敏感度分别为0.921、0.737、0.789、0.737;联合得到MRS的AUC是0.861、特异度0.684、敏感度0.867。结论 ~1H-MRS对慢性血吸虫肝病诊断有一定价值,其中H_2O峰值及峰下面积诊断效能最高。
张洪胡明秀李长富王国光孔鹏孟令平
关键词:血吸虫性肝疾病磁共振成像ROC曲线
慢性血吸虫肝病磁共振功能成像研究
目的:第一部分DWI在慢性血吸虫肝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不同b值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指数化表观扩散系数(expon...
张洪
关键词:慢性血吸虫肝病磁共振功能成像表观扩散系数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