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
-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体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对供肾质量及肾移植受者的影响
- 目的 探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CD)供体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对供肾质量及肾移植受者的影响.方法 收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3 年2 月至2015 年5 月期间88 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肾移植供者和肾移植受者资料.88 例供...
- 陈根叶啟发张毅彭贵主王彦峰叶少军薛承彪周大为严碧波
- 器官捐献肾移植功能延迟恢复的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Chinese donation after citizens’death,CDCD)发生肾移植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1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138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临床资料,21例发生DGF(DGF组),117例移植肾功能稳定(immediate graft function,IGF)为IFG组,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再用logistic模型对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DGF发生率为15.2%(21/138),单因素分析显示DGF的预后因素包括受者术前血透时间≥12个月(P=0.024)、脑出血死亡供者(P=0.020)、供者血清肌酐≥177μmol/L(P=0.013)、热缺血时间≥15 min(P=0.041)、冷缺血时间≥12 h(P=0.025)及供者经历心肺复苏(P=0.001)有显著性差异。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供者血清肌酐≥177μmol/L(OR=7.138,95%CI:1.418~35.937,P=0.017)、供者心肺复苏(OR=30.207,95%CI:3.653~111.778,P=0.001)及热缺血时间≥15 min(OR=7.762,95%CI:1.953~30.845,P=0.004)是DGF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供者血清肌酐≥177μmol/L、供者经历心肺复苏及热缺血时间≥15 min是导致CDCD发生DGF的预后因素。
- 陈根张毅彭贵主王彦峰叶少军周大为薛承彪王志梁叶启发
- 关键词:器官捐献肾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预后因素
- 应用针对性抗生素防治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血流感染的疗效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CDCD)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血流感染(BSI)的相关危险因素、病原菌及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方法,将前期63例CDCD肝移植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患者术后早期并发BSI的相关危险因素、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情况;将后期54例CDCD肝移植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前期的药敏结果,患者术前2h、术中及术后即应用针对性抗生素治疗,观察术后早期BSI发生率及病原菌的变化。结果:对照组BSI的发生率为46.03%(29/63);在可能导致CDCD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BSI感染的危险因素中,患者术前血清胆红素水平≥100μmol/L的风险是<100μmol/L的3.927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9例BSI感染血培养标本中,血培养为G+菌13例(44.83%),血培养为G-菌10例(34.48%),G+菌、G-菌混合感染6例(20.69%);29份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出36株病原菌,其中G+菌18株(62.07%),G-菌18株(62.07%)。观察组BSI发生率为22.22%,较对照组46.03%显著下降(P<0.05);然而,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G-菌导致的BSI发生率较G+菌增多,且以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为主。结论:BSI为CDCD肝移植术后早期严重的并发症,术后近期应常规行血培养监测,以早期发现BSI并及时治疗;对CDCD肝移植术后早期可能并发BSI的高危患者,联合应用针对性的强效抗生素可显著降低BSI的发生率,但可导致CDCD肝移植术后早期BSI感染细菌株谱的变化。
- 张毅钟自彪叶啟发叶少军陈根彭贵主王彦峰
- 关键词:肝移植血流感染
-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体的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危险因素分析
- 陈根叶啟发张毅彭贵主王彦峰叶少军薛承彪周大为
-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体的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危险因素分析
- 目的 探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CD)供体的移植肾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3 年2 月至2015 年5 月期间88 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肾移植供者和肾移植受者资料.88 例...
- 陈根叶啟发张毅彭贵主王彦峰叶少军薛承彪周大为严碧波
- 异体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7年
- 胰岛移植在最近的十多年迅速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胰岛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文献,回顾了胰岛移植对血糖控制的效果、治疗过程的风险,比较了胰岛移植和胰腺移植的优缺点,另总结了胰岛移植目前存在的不足及对未来的展望。
- 陈根王志梁元文勇叶啟发
- 关键词:胰岛移植1型糖尿病
- 微小RNA-202可通过转录后下调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6的表达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观察微小RNA(miRNA,miR)-202是否通过转录后下调癌基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6(LRP6)的表达而抑制人肝癌细胞(HCC)的增殖.方法 培养HCC细胞株QGY-7703、HepG2;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MYC和LEF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LRP6、Cyclin D1、MYC、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磷酸化Rb蛋白的表达;通过转染小干扰RNA (siRNA)抑制肝细胞癌(HCC)细胞LRP6的表达;构建pGL3-LRP6-3'端非编码区域(3'-UTR)-荧光素酶质粒转染HCC细胞作荧光素酶检测;采用噻唑蓝(MTT)法、克隆形成实验及贴壁不依赖性生长能力测定法检测HCC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 在QGY-7703、HepG2两种细胞株均显示,过表达miR-202可以下调LRP6的表达,而抑制miR-202可以上调LRP6的表达(P<0.05);miR-202的过表达可以降低pGL3-LRP6-3'-UTR-荧光素酶报告基因中荧光素酶的活性,而抑制miR-202则可以增加其荧光素酶的活性(P<0.05);miR-202可以显著下调受Wnt/β-catenin调控的下游基因Cyclin D1、MYC和LEF1的表达,抑制miR-202则可以显著上调这些基因的表达(P<0.05);在miR-202过表达的HCC细胞,Cyclin D1、MYC、LEF1和磷酸化Rb蛋白的表达也显著下调,而抑制miR-202的表达,则可以上调这些蛋白的表达(P<0.05);miR-202的表达与LRP6蛋白的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 =0.575,P<0.05);通过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沉默miR-202抑制组或阴性对照转染组细胞的LRP6,可以降低HCC细胞的生长速度和增殖(P<0.05);贴壁不依赖性生长能力测定也显示,LRP6抑制对miR-202抑制组HCC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结论 在HCC细胞,LRP6mRNA是miR-202的直接作用靶点;在miR-202发挥抑制HCC细胞增殖的作用中,LRP6抑制是必不可少的;LRP6可以作为HCC的潜在治疗靶点.
- 张毅钟自彪叶启发陈根严碧波
- 关键词: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