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强
- 作品数:25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Eu(Ⅲ)在北山花岗岩上的吸附作用
- 靳强陈宗元刘春立吴王锁郭治军
- U(Ⅵ)在北山花岗岩上的吸附作用
- 关键放射性核素在北山花岗岩上的吸附实验数据和相应的模型是场址评价的基础。本文采用批式法研究了U(Ⅵ)在北山花岗岩的吸附作用,考察了作用时间、pH值、离子强度、固液比、U(Ⅵ)浓度及温度对U(Ⅵ)在北山花岗岩上吸附的影响,...
- 靳强陈宗元郭治军吴王锁
- 关键词:北山花岗岩焓变
- Visual MINTEQ软件在大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21年
- 介绍了水文地球化学软件Visual MINTEQ的基本功能和特点,并结合大学化学课程中化学平衡章节的教学内容,举例说明了该软件在缓冲溶液pH计算、酸碱滴定过程模拟、配合物分布曲线绘制以及沉淀溶解平衡预测等应用实例中的使用方法。Visual MINTEQ程序在大学化学课堂中的应用不仅丰富了教学形式,还加强了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为其创新实践能力及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靳强靳强陈宗元陈宗元
- 关键词:大学化学教学高效课堂
- Cs(Ⅰ)在桃花江水底沉积物上的吸附模型被引量:1
- 2019年
- 通过批式吸附实验研究了接触时间、固液比、溶液pH值、离子强度、温度、Cs(Ⅰ)浓度和沉积物组分等对Cs(Ⅰ)在桃花江水底沉积物上吸附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中黏土组分含量和溶液离子强度对Cs(Ⅰ)吸附影响显著,而溶液pH值和温度对Cs(Ⅰ)吸附几乎无影响,说明Cs(Ⅰ)的吸附机理为黏土上的阳离子交换作用;Cs(Ⅰ)在桃花江水底沉积物上的解吸具有滞后性,解吸速率明显小于吸附速率。利用磨损边缘-基面位点概念模型的框架,构建了Cs(Ⅰ)在桃花江水底沉积物上的吸附模型。研究所得结果有助于精确预测Cs(Ⅰ)在桃花江水底沉积物上的吸附作用,为桃花江核电厂的周围水体质量评价、废水排放标准建立和核事故应急处理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参考模型。
- 靳强靳强高超张震陈宗元郭治军陈宗元
- 环境胶体与放射性核素相互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9年
- 环境胶体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由于具有很强的反应性和迁移性,环境胶体可作为放射性核素在环境中传输的载体,在放射性核素迁移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环境胶体与放射性核素的相互作用对核环境安全和核应急意义重大.近年来,相关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环境放射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放射性废物处置环境中的典型胶体,综述了环境胶体与放射性核素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环境胶体的来源、稳定性和迁移性,介绍了开展胶体相关研究的常见方法,分析了环境胶体对放射性核素环境迁移行为的影响,以期为全面、深入地认识环境胶体和放射性核素的地球化学行为提供参考.
- 潘多强徐真魏小彦孙亚楼陈宗元靳强靳强牛智伟郭治军
-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稳定性迁移
- Eu(Ⅲ)和Am(Ⅲ)在北山花岗岩上的吸附机理研究
- <正>Eu(Ⅲ)是镧系元素,化学性质与三价锕系元素(如Am(Ⅲ)和Cm(Ⅲ)等)相似,用Eu(Ⅲ)作为三价锕系元素的替代物(surrogate)进行吸附研究,结果具有参考意义。本工作主要研究了Eu(Ⅲ)和Am(Ⅲ)在北山...
- 靳强陈宗元郭治军吴王锁
- 文献传递
- 二氧化硅-海藻酸钙负载磷钨酸铵复合吸附剂制备及其吸附Cs^(+)的研究
- 2025年
- 高放废液中放射性铯的分离提取对于高放废液的安全处置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利用粉末状无机离子交换剂去除高放废液中Cs^(+)所面临的机械强度差、易造成工业柱堵塞的问题,本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将磷钨酸铵细晶封装到二氧化硅-海藻酸钙杂化材料中,制备了一种毫米级新型磷钨酸铵复合吸附剂。通过SEM、FT-IR、XRD、XRF、N2-吸附/解吸等温线、颗粒强度测定仪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吸附剂的结构特性,并结合静态吸附实验和动态柱吸附实验考察了所制备吸附剂在强酸性溶液中对Cs^(+)的吸附性能。表征结果显示,支撑材料中二氧化硅的加入可有效改善海藻酸盐基质的机械性能。Cs^(+)在磷钨酸铵复合吸附剂上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可在12 h内达到平衡。在3.0 mol/L的HNO_(3)溶液中,该吸附剂对Cs^(+)的静态和动态交换容量分别达22.9 mg/g和17.3 mg/g。磷钨酸铵复合吸附剂对Cs^(+)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模拟高放废液中Cs^(+)与其他金属离子的分离因子均大于42。以上结果表明本文所制备的吸附剂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潜力。
- 刁新雅范烨郝乐存赵昕靳强靳强靳强
- 关键词:高放废液
- 放射性核素在北山花岗岩上吸附作用的实验及建模研究
- 深地质处置是目前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处置高放废物的最终方案[1,2].根据国防科工委联合科技部、国家环保总局共同发布的《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开发规划指南》,我国计划在本世纪中叶建成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甘肃北山地区地下的花...
- 陈宗元靳强郭治军吴王锁
- 1,3-二(4-叔丁基苄氧基)杯[4]芳烃-(4-叔丁基)苯并冠-6对铯的萃取研究
- 2025年
- 先进的后处理流程不仅要求回收乏燃料中全部的铀和钚,而且要求分离和回收关键裂变产物,如^(137)Cs和^(90)Sr。本工作合成并表征了1,3-二(4-叔丁基苄氧基)杯[4]芳烃-(4-叔丁基)苯并冠-6(L1)新配体;通过液-液萃取实验、负载有机相的质谱分析、UV光谱滴定实验、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研究了L1对Cs^(+)的萃取机理、萃取选择性和配位作用。结果表明,以正辛醇作为有机相稀释剂,L1对Cs^(+)的萃取在5 min内可达平衡,萃合物中L1与Cs^(+)的配位比为1∶1,25℃下萃取反应的表观平衡常数lg Kex=3.31±0.07,萃取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焓变为-54.0 kJ/mol。从模拟高放废液中萃取Cs^(+)的结果证实了L1对Cs^(+)有良好的选择性。此外,L1对Cs^(+)的萃取分配比和分离因子(SFCs/M)均优于1,3-二(正辛氧基)杯[4]芳烃-冠-6(L2)的,表明L1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崔腾飞徐臻王浩龙常青唐超靳强陈宗元杨素亮郭治军
- 关键词:高放废液溶剂萃取
- Eu(Ⅲ)在三种花岗岩上的吸附对比研究
- 本文涉及的实验采用批式实验研究了常温下Eu(Ⅲ)在北山4号井600m深处花岗岩BS04(200目粉末,转型为Na基,10号井二长花岗岩和蚀变花岗岩上的吸附规律,探索了不同浓度的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对Eu(Ⅲ)在...
- 高超靳强蔡飞吴王锁郭治军
- 关键词:胡敏酸富里酸花岗岩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