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冬艳

作品数:10 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原发性
  • 2篇蛋白
  • 2篇血清
  • 2篇原发性肝癌
  • 2篇生物膜
  • 2篇细胞
  • 2篇细菌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 2篇克雷伯菌
  • 2篇肺炎克雷伯
  • 2篇肺炎克雷伯菌
  • 2篇杆菌
  • 2篇肝癌
  • 2篇DCD
  • 2篇肠癌
  • 2篇肠杆菌
  • 2篇肠杆菌科
  • 2篇肠杆菌科细菌
  • 2篇大肠

机构

  • 10篇广州市中医医...
  • 4篇广州医科大学
  • 2篇广州市番禺区...

作者

  • 10篇梁冬艳
  • 10篇李秋明
  • 10篇邱芳华
  • 3篇吴清
  • 2篇肖洪广
  • 2篇夏阳
  • 2篇刘丽芳
  • 1篇余琳
  • 1篇陈舒颖
  • 1篇吴爱武
  • 1篇闵玲
  • 1篇王海英

传媒

  • 4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4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绿原酸联合左氧氟沙星对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的体外抑制现象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绿原酸联合左氧氟沙星对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的体外抑制现象。方法收集广州市中医医院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株(排除同一患者同一部位重复菌株),应用半定量结晶紫法进行生物膜形成能力测定;选取3株生物膜强阳性的菌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绿原酸、左氧氟沙星用MH肉汤倍比稀释,测定两者的最低抑菌浓度;棋盘稀释法测定绿原酸与左氧氟沙星的协同抑菌浓度;建立体外生物膜模型,经药物干扰,观察药物对生物膜形态的影响。结果在62株菌中共有33株为生物膜阳性,占53.2%,绿原酸对实验菌株的MIC分别是2 048、2 048和2 048μg/mL,左氧氟沙星的MIC分别是32、64和32μg/mL,两药联合作用,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是0.5、0.5和0.5,提示两药呈协同作用,经体外建模及药物干扰,镜下药物组的黑色絮状物较未处理组明显减少。结论绿原酸具有抑制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作用,与左氧氟沙星联合,作用效果更显著。
李秋明吴爱武邱芳华梁冬艳林伟苗黎勇强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绿原酸左氧氟沙星
尿液标本的双向电泳技术优化
2015年
目的通过摸索尿液的蛋白制备的实验步骤,总结一套适用于尿液的蛋白制备方案及其双向凝胶电泳技术,提高尿液标本2D gel(Two-dimensional polyacrylamide ge,双向电泳胶)的质量。方法对双向电泳实验中的关键环节如蛋白的沉淀,高峰度蛋白的去除等进行实验优化,热考马斯亮蓝染色后进行凝胶图像比较。结果采用超滤法沉淀蛋白,并结合血清亲和法试剂盒(Albumin and IgG remove kit)去除高峰度蛋白,可以得到分辨率高、约700个蛋白点数的2D胶,质谱鉴定出Tubulin alpha chain-like 3及Tropomyosin beta chain两个蛋白。结论对超滤沉淀后的蛋白,应用血清亲和法试剂盒(Albumin and IgG remove kit),去除尿液高峰度蛋白,可大大提高尿液标本2D胶的质量,质谱鉴定结果也提示所分离的蛋白与肾脏疾病相关。以上为肾脏疾病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基础。
林伟苗邱芳华梁冬艳李秋明薛志锋
关键词:尿液双向电泳蛋白组学
某三甲医院血流感染肠杆菌科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血流感染肠杆菌科细菌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指导临床合理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BDBACTECFX-400全自动血液培养系统对临床血标本进行上机培养检测,应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菌株进行上机鉴定及药敏试验,用WHONET5.6软件整理分析相关数据。结果2011—2015年某三甲医院血流感染患者共分离出肠杆菌科细菌1892株,主要分布在危重症监护室、血液内科,分别占15.5%、11.8%;分离的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49.4%、29.1%;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菌株的分离率分别为55.6%、39.7%;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产ESBLs菌株对除碳青霉烯类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不产酶菌株。结论医院血流感染肠杆菌科细菌中,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应重视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监测,从而合理、正确选择抗菌药物。
邱芳华林伟苗刘丽芳梁冬艳曾亭亭夏阳李秋明
关键词:血流感染肠杆菌科细菌病原菌分布耐药性
马红丸对肝癌细胞粘附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利用马红丸含药血清研究其对SK-hep-1细胞的粘附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SK-hep-1细胞分别用10%(V/V)、20%(V/V)、30%(V/V)马红丸含药血清、阿霉素含药血清、正常对照组(10%胎牛血清)培养,并观察SK-hep-1细胞的迁移粘附侵袭能力,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各组之间采用两独立样本资料的t检验。结果 10%(V/V)、20%(V/V)马红丸含药血清组细胞粘附个数均值分别为(39.00±6.51)和(38.00±2.00),与正常对照组(90.30±6.1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V/V)、20%(V/V)马红丸含药血清组迁移个数均值分别为(6.00±3.61)和(12.33±3.79),与正常对照组(57.67±5.6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V/V)、20%(V/V)马红丸含药血清组细胞侵袭个数均值分别为(70.03±9.39)、(41.77±12.04),与正常对照组(100.00±9.7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0%(V/V)马红丸含药血清作用SK-hep-1细胞,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马红丸含药血清抑制效果最好。结论马红丸能够有效抑制肝癌细胞的细胞运动能力,从而减缓肝癌转移,本研究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阐明该药减缓肝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为马红丸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
邱芳华夏阳林伟苗刘丽芳李秋明梁冬艳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细胞粘附迁移
Dermcidin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标志物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DCD(Dermcidin)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相关性,探讨DCD作为原发性肝癌生物标记物的可能性,提高HCC早期检出率。方法分别收集广州市中医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46例HCC患者,33例乙肝肝硬化患者,25例健康对照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分别采用ELISA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DCD和AFP,结果采用SPSS 19方法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HCC组血清中DCD的含量(中位数26.03 ng/m L,IQR:20.12-34.56 ng/m 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中位数18.12 ng/m L,IQR:11.22-22.35 ng/m L,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CD在肝癌转移组(中位数33.34 ng/m L,IQR:22.45-44.20 ng/m L);未转移组(中位数22.90 ng/m L,IQR:18.13-30.88 ng/m L)。结论DCD在HCC患者血清中浓度高于乙肝肝硬化组及正常对照组,同时肝癌发生转移的患者血清中DCD浓度高于未转移组,DCD是一种新原发性肝癌的血清标志物,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及是否发生转移的判断。
薛志锋肖洪广邱芳华李秋明梁冬艳林伟苗吴清曾亭亭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DCD甲胎蛋白血清标志物
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分析及形成生物膜菌株的基因型检测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深入了解医院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分布情况和耐药性,研究生物膜阳性肺炎克雷伯菌的基因型,为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临床送检的各类感染性标本进行培养分离,检出545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VITEK-2Compact型全自动细菌分析鉴定系统,用GN卡对其进行鉴定,药敏采用AST-GN药敏卡进行药敏分析,PCR对形成生物膜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基因型检测。结果545株肺炎克雷伯菌中痰液、尿液、血液标本分别占59.45%、21.11%和12.29%;感染菌株主要分布于ICU、肿瘤一区、肿瘤二区、血液科,分别占40.55%、15.96%、14.50%和11.93%。对主要抗菌药物耐药率:氨苄西林为79.50%,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分别为0.00%和0.30%,头孢替坦为1.10%。形成生物膜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基因型为TEM(41.60%)和SHV(29.16%)。结论我院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耐药率相对较低,应该与我院中药使用有关,形成生物膜肺炎克雷伯菌以TEM和SHV为主。
林伟苗李秋明邱芳华吴清梁冬艳薛志锋王海英黎勇强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生物膜基因型
胱抑素C在大肠癌患者血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在大肠癌患者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集广州某三甲医院住院期间治疗的大肠癌患者静脉血78份,其中未转移组45份和转移组33份,离心分离血清,采用日本日立有限公司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Cys C的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大肠癌未转移组和转移组血清Cys C分别为(1.36±0.88)mg/L和(1.37±0.71)mg/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78±0.10)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癌未转移组、转移组以及正常对照组的高年龄段(61~90岁)血清Cys C水平均相应高于低年龄段(31~60岁),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转移组以及转移组接受大肠肿瘤切除手术和辅助化疗7 d后,血清Cys C水平分别为(1.07±0.37)mg/L与(1.04±0.49)mg/L,相对于切除手术之前均有所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在大肠癌患者接受手术前中升高,手术和辅助化疗后降低,作为肿瘤辅助诊断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李秋明邱芳华林伟苗梁冬艳薛志锋
关键词:胱抑素C大肠癌
CLSI头孢吡肟折点改变对肠杆菌科细菌的药敏变化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年份CLSI文件中头孢吡肟折点变化对肠杆菌科细菌药敏结果的影响,辅助临床合理调整用药。方法应用2013年(S23)与2014年(S24)CLSI文件中的头孢吡肟折点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肠杆菌科细菌的药敏变化情况。结果与S23折点相比,肠杆菌科细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分别上升了2.6%、2.8%,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ESBLs大肠埃希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以及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分别上升了3.8%、2.4%、2.0%,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其它肠杆菌科细菌如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等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变化无差异(P>0.05)。与S23相比,在S24中头孢吡肟MIC值分布在4μg/m L、8μg/m L、16μg/m L时对细菌的药敏变化最为显著。结论依照S24折点,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尤其对产ESBLs菌株耐药率影响更大;临床应结合实验室报告合理调整用药。
林伟苗邱芳华李秋明梁冬艳薛志锋
关键词:肠杆菌科细菌头孢吡肟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血清DCD、CA199、CA724和CEA联合检测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0
2017年
目的探究联合检测皮离蛋白(DCD)、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与癌胚抗原(CEA)肿瘤标志物对大肠癌早期诊断的可能性。方法 81例明确诊断的大肠癌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纳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DCD的表达情况,并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CEA、CA199、CA724的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DCD在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病例组血清中CA199、CA724以及CEA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诊断大肠癌的ROC曲线下面积:CA199、CA724、CEA联合诊断为0.930,DCD、CA199、CA724、CEA联合诊断是0.942,均高于单独使用时的曲线下面积;病例组TNM分期越高,血清中CA199、CEA的表达量越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CD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浓度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DCD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血清中DCD、CA199、CA724以及CEA的表达有可能作为肿瘤联合诊断的标志物,对大肠癌的辅助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舒颖邱芳华李秋明梁冬艳闵玲
关键词:大肠癌DCDCA199CA724CEA
Dermcidin在原发性肝癌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意义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明确Dermcidin(DCD)作为原发性肝癌(HCC)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82例已确诊的HCC患者纳入肝癌组,其中转移组35例,未转移组47例。33例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纳入肝硬化组,44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对照组。收集血清标本,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中DCD的水平,并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甲胎蛋白(AFP)水平。结果肝癌组血清中DCD、AF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患者血清中DCD的水平明显高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AFP水平在转移组与未转移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7)。DCD及AFP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受试者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D有望成为HCC新的血清标志物,可判断肝癌是否发生转移,DCD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受试者上的表达没有明显差异,具有较广的适用性。
邱芳华薛志锋李秋明梁冬艳曾亭亭吴清肖洪广余琳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