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清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原发性
  • 3篇血清
  • 3篇血清标志
  • 3篇血清标志物
  • 3篇原发性肝细胞
  • 3篇原发性肝细胞...
  • 3篇细胞
  • 3篇细胞癌
  • 3篇肝细胞
  • 3篇肝细胞癌
  • 3篇标志物
  • 2篇试剂
  • 2篇试剂盒
  • 2篇抗体
  • 2篇标准品
  • 1篇蛋白
  • 1篇原发性肝癌
  • 1篇原发性肝癌诊...
  • 1篇诊断标志物
  • 1篇生物膜

机构

  • 5篇广州市中医医...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番禺区...

作者

  • 5篇李秋明
  • 5篇邱芳华
  • 5篇吴清
  • 3篇梁冬艳
  • 2篇肖洪广
  • 1篇余琳
  • 1篇王海英

传媒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试剂盒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试剂盒,该试剂盒包括DCD抗体和DCD标准品。DCD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血清标志物,具有较高的准确度、较高的可行性和较广的适用性,该试剂盒具有较有较高的准确度。
邱芳华李秋明吴清
文献传递
Dermcidin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标志物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DCD(Dermcidin)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相关性,探讨DCD作为原发性肝癌生物标记物的可能性,提高HCC早期检出率。方法分别收集广州市中医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46例HCC患者,33例乙肝肝硬化患者,25例健康对照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分别采用ELISA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DCD和AFP,结果采用SPSS 19方法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HCC组血清中DCD的含量(中位数26.03 ng/m L,IQR:20.12-34.56 ng/m 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中位数18.12 ng/m L,IQR:11.22-22.35 ng/m L,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CD在肝癌转移组(中位数33.34 ng/m L,IQR:22.45-44.20 ng/m L);未转移组(中位数22.90 ng/m L,IQR:18.13-30.88 ng/m L)。结论DCD在HCC患者血清中浓度高于乙肝肝硬化组及正常对照组,同时肝癌发生转移的患者血清中DCD浓度高于未转移组,DCD是一种新原发性肝癌的血清标志物,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及是否发生转移的判断。
薛志锋肖洪广邱芳华李秋明梁冬艳林伟苗吴清曾亭亭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DCD甲胎蛋白血清标志物
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分析及形成生物膜菌株的基因型检测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深入了解医院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分布情况和耐药性,研究生物膜阳性肺炎克雷伯菌的基因型,为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临床送检的各类感染性标本进行培养分离,检出545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VITEK-2Compact型全自动细菌分析鉴定系统,用GN卡对其进行鉴定,药敏采用AST-GN药敏卡进行药敏分析,PCR对形成生物膜肺炎克雷伯菌进行基因型检测。结果545株肺炎克雷伯菌中痰液、尿液、血液标本分别占59.45%、21.11%和12.29%;感染菌株主要分布于ICU、肿瘤一区、肿瘤二区、血液科,分别占40.55%、15.96%、14.50%和11.93%。对主要抗菌药物耐药率:氨苄西林为79.50%,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分别为0.00%和0.30%,头孢替坦为1.10%。形成生物膜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基因型为TEM(41.60%)和SHV(29.16%)。结论我院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耐药率相对较低,应该与我院中药使用有关,形成生物膜肺炎克雷伯菌以TEM和SHV为主。
林伟苗李秋明邱芳华吴清梁冬艳薛志锋王海英黎勇强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生物膜基因型
一种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试剂盒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试剂盒,该试剂盒包括DCD抗体和DCD标准品。DCD作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血清标志物,具有较高的准确度、较高的可行性和较广的适用性,该试剂盒具有较有较高的准确度。
邱芳华李秋明吴清
文献传递
Dermcidin在原发性肝癌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意义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明确Dermcidin(DCD)作为原发性肝癌(HCC)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82例已确诊的HCC患者纳入肝癌组,其中转移组35例,未转移组47例。33例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纳入肝硬化组,44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对照组。收集血清标本,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中DCD的水平,并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甲胎蛋白(AFP)水平。结果肝癌组血清中DCD、AF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患者血清中DCD的水平明显高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AFP水平在转移组与未转移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97)。DCD及AFP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受试者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D有望成为HCC新的血清标志物,可判断肝癌是否发生转移,DCD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受试者上的表达没有明显差异,具有较广的适用性。
邱芳华薛志锋李秋明梁冬艳曾亭亭吴清肖洪广余琳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