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芳

作品数:3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原子能机构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土壤
  • 2篇秸秆
  • 1篇玉米秸
  • 1篇玉米秸秆
  • 1篇土壤N
  • 1篇土壤呼吸
  • 1篇坡耕地
  • 1篇全氮
  • 1篇秸秆覆盖
  • 1篇空间异质性
  • 1篇枯落物
  • 1篇环境因子
  • 1篇还田
  • 1篇还田方式
  • 1篇耕地
  • 1篇N2O
  • 1篇N2O排放
  • 1篇CH
  • 1篇CH4
  • 1篇不同秸秆

机构

  • 3篇河南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侯翠翠
  • 3篇李英臣
  • 3篇张芳
  • 1篇马剑敏
  • 1篇李勇
  • 1篇刘赛
  • 1篇李小宇

传媒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玉米秸秆不同构件添加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玉米秸秆不同构件及按比例混合添加对土壤N2O排放的影响。试验设置无枯落物土壤对照(CK)及四种枯落物添加处理:茎+土壤(CKS)、叶+土壤(CKL)、鞘+土壤(CKLS)、混合枯落物(茎∶叶∶鞘=5∶3∶2)+土壤(CKM)。结果表明:培养初期添加枯落物对土壤N2O产生激发作用,培养6d之后趋于稳定,但各添加枯落物处理高于对照;培养结束各添加不同构件及混合枯落物土壤N2O累积排放量都显著增加(p<0.05),添加茎和混合枯落物土壤N2O排放量显著高于添加叶和鞘枯落物(p<0.05)。枯落物混合对土壤N2O排放的影响在培养前期(1028d)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培养后期不同枯落物之间无相互作用。培养结束后各枯落物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初始值,C/N显著低于初始值(p<0.05)。枯落物混合培养结束后剩余质量实测值低于预测值,全氮含量实测值高于预测值,枯落物碳氮比实测值低于预测值,土壤N2O累积排放量差异不显著,表明枯落物混合有利于枯落物分解和氮累积,但是对N2O累积排放影响不大。
李英臣王奇博侯翠翠张芳马剑敏
关键词:N2O排放全氮
卫河新乡市区段春季溶解CH_4与N_2O浓度特征被引量:16
2016年
对卫河新乡市区段春季CH_4与N_2O浓度进行调查分析,初步探讨了城市河流中典型温室气体的溶存量空间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受到水中污染物质浓度及人类活动影响,春季卫河表层水中CH_4与N_2O浓度处于超饱和状态,饱和度分别为147.59~2 667.85和4.06~188.25.影响市区内N_2O浓度的主要环境因素为NH^+_4-N(P<0.01),而新区污水处理厂排水输入显著提高了N_2O的溶存量,说明污染物类型影响温室气体的产生和积累,NH^+_4-N的硝化过程是城市河流N_2O产生的主要来源.逐步回归分析表明CH_4浓度是NH^+_4-N浓度与水温的相关函数,其中CH_4浓度与NH^+_4-N极显著相关(R2=0.70,P<0.01),说明春季卫河中NH^+_4-N浓度是影响卫河春季CH_4溶存的关键因素.此外研究结果显示在NO^-_3-N浓度较低并且NH^+_4-N浓度高时水中CH_4与N_2O浓度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有效态氮浓度差异影响CH_4与N_2O产生过程的耦合机制.
侯翠翠张芳李英臣王奇博刘赛
关键词:CH4N2O环境因子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黄土高原坡耕地土壤呼吸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选取豫西黄土高原典型玉米坡耕地,设置常规耕作+秸秆不还田(CT),常规耕作+秸秆还田(TSI)和常规耕作+秸秆覆盖(TSM)3种处理,采用LI-8100A土壤碳通量测定系统,研究非生长季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呼吸时空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CT,TSI,TSM处理下土壤呼吸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变化范围分别为0.22-1.23,0.29-1.35,0.26-0.91μmol/(m^2·s),在温度和水分较低时段3者差异不显著,在温度和水分较高的时段3种处理土壤呼吸差异显著,表现为TSI〉CT〉TSM。3种处理不同坡位土壤呼吸有明显差异,总体表现为坡下〉坡中〉坡上,TSM处理下土壤呼吸空间异质性明显低于其他两种处理;不同坡位土壤温度和水分呈现明显的差异性,表现为坡下〉坡中〉坡上,并随温度和水分的升高,空间差异性增大。不同处理下土壤呼吸与温度和水分都呈现出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p〈0.01)。秸秆覆盖在非生长季能有效减少土壤呼吸量,而秸秆还田增加土壤呼吸量,因此秸秆覆盖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角度是较合理的秸秆还田方式。
李英臣侯翠翠李小宇王奇博张芳李勇
关键词:坡耕地秸秆覆盖土壤呼吸空间异质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