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秀丽
- 作品数:12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西大同大学文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姚奠中国学教育基金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新媒体语境下云冈石窟的发展探究
- 2020年
-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时代已悄然而至,并正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如今,在新媒体语境下,旅游业须审时度势,紧跟时代步伐,促进转型升级。本文以云冈石窟为对象,阐述了其发展现状,并为云冈石窟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进一步发展提出策略,期望能对云冈石窟以及其它旅游景点的创新发展有所启迪。
- 关秀丽郭骐瑶
- 关键词:新媒体
- 鲁迅《野草》哲学意蕴的当代审视
- 2017年
- 《野草》的人生哲学在于反抗绝望,而重心是在反抗绝望中探求新的精神出路。鲁迅的反抗绝望实际上表达了一种斗争精神,也提供了如何面对现实的方法论,即走下去。鲁迅用理性和智慧揭示了人生的现实困境,赋予了生命终极关怀。《野草》充满哲学意蕴就在于它提出了对生命的叩问、展现了悲苦的现实人生,又提出了生命的常态和应然状态,为找出生命的意义提出了用精神力量来超越困境的方法。
- 曹·阿施尔关秀丽
- 关键词:哲学意蕴当代审视
- 碓臼沟秧歌审美特征初探
- 2013年
-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碓臼沟秧歌,是晋北大秧歌的一个分支,雁北特色的乡土味浓厚,留有中国戏曲多腔发展过渡的痕迹,对研究中国戏曲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虚拟性、大众性、交互性和再现性四个方面。
- 关秀丽
- 关键词:虚拟性交互性
- 大同清真寺之清嘉庆二十二年碑解读
- 2013年
- 大同清真寺碑刻以其独特的存在方式反映了清代甚至民国时期大同地区回民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这些保留下的碑刻是研究清代大同地区回民信仰不可或缺的原始资料,研究这些碑刻可以解读出深厚的大同历史文化信息,对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
- 关秀丽
- 关键词:清真寺文化内涵
- 困在房间里的儿子——《变形记》与《伤逝》的比较分析
- 2024年
- 作为同时代的现代短篇小说作品,《变形记》和《伤逝》在叙述手法上分别对有限的双重叙述进行开发和扩展,进入显明与晦暗互相重叠的内在空间,使对人物行动和家庭悲剧的确定性意义图解在变动的多层话语结构中漂移和延宕,释放出反讽体式所具有的真实力量。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格里高尔和涓生,同为背负罪恶的忏悔者,其表面上的赎罪与虚伪之矛盾在开放性的叙述中上演为潜在的双重逃逸运动,通过解除自我意识强加于个体现实经验的整体统一性,二者也拆卸了幸福与理想的抽象可能性,从而显示出现代主体封闭的生存困境和话语机器的意识形态运作。
- 张芮宁关秀丽
- 关键词:不可靠叙述
- 全媒时代微电影的类型划分
- 2019年
-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兴媒体不断涌现,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文化等通过各种媒体平台竞相出现,标志着全媒时代的到来。作为艺术一种的电影在全媒时代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以制作快、投资少、放映时间短著称的微电影在全媒环境下已然成为大众的日常所谈。无论是政府、商家、还是个人,都看准微电影的传播优势,积极投资制片以宣传自己的理念与宗旨,从而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效果。
- 关秀丽段文英
- “一带一路”背景下古都大同的文化价值
- 2018年
- 大同是集古都、佛都、艺都、融合之都于一身的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是北魏时期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随着"一带一路"倡想的提出与实施,古都大同在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上焕发新的生机。
- 关秀丽冯喜梅
- 关键词:丝绸之路一带一路人文价值
- 对阿来及《尘埃落定》的解读被引量:1
- 2012年
- 藏地、藏史、藏文化孕育出阿来独特的文本抒写、文化视角及其藏族情怀。穿行于汉藏异质文化之间的作家阿来,以其独特的母语思维和母语表达方式,用汉语诠释着"嘉绒藏族"的历史演进与文化变迁。在《尘埃落定》中,阿来对藏族环境、藏族情怀的抒写凸显得淋漓尽致。在某种程度上,阿来就是"嘉绒藏族"的代言人。
- 关秀丽
- 关键词:艺术文本
- 《西虹市首富》:奢侈艺术的另类表达被引量:1
- 2019年
- 《西虹市首富》作为现阶段新式化的喜剧片,诸多喜剧手法的运用都达到了异常熟练的地步。其中,奢侈艺术的表达作为电影的表达载体,在整部影片的表达中,既传达出了浓厚的喜剧效果,同时又对奢侈资本腐蚀人物思想、奢侈资本下的财富差距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讽刺,通过这些深入的讽刺将电影的表达内核充分完善,也促进了电影表达整体的完整性。针对这些本文将展开相应的探讨。
- 关秀丽
- 关键词:另类表达
- 贾樟柯式江湖对巴赞纪实美学的影像书写被引量:2
- 2020年
- 贾樟柯作为一位极具个性风格和文化表达诉求的导演,对接个体真实与社会变革是其秉持的创作理念。在其执导的电影系列中,通过精致的电影语言叙述视角、饱满的生命体悟探讨“江湖”主题,将巴赞“纪实美学”融入作品叙事构图,一方面用影像来烘托细节,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另一方面用电影影像串联起“贾樟柯式江湖”典型表意文本的叙事线索和画面,构成一部贾樟柯精心铺垫的中国往事和人文情怀史。
- 关秀丽
- 关键词:贾樟柯纪实美学影像书写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