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永杰

作品数:14 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切除
  • 7篇切除术
  • 7篇肝癌
  • 7篇肝切除
  • 4篇切除治疗
  • 4篇细胞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4篇肝切除术
  • 4篇肝细胞
  • 4篇肝细胞肝癌
  • 3篇解剖性
  • 3篇肝切除治疗
  • 2篇胆总管
  • 2篇蛋白
  • 2篇预后
  • 2篇手术
  • 2篇钳夹
  • 2篇钳夹法
  • 2篇转录

机构

  • 7篇厦门大学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4篇苏永杰
  • 6篇刘平果
  • 4篇董家鸿
  • 4篇夏锋
  • 3篇吴绍峰
  • 3篇尹震宇
  • 2篇揭中芳
  • 2篇甄茂川
  • 2篇黄学峰
  • 2篇周剑寅
  • 2篇王曙光
  • 2篇王效民
  • 1篇江艳
  • 1篇牛小青
  • 1篇鹿全意
  • 1篇赵一麟
  • 1篇李海林
  • 1篇陈志宇
  • 1篇刘建明
  • 1篇熊宇

传媒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消化外科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外科研究与新...
  • 1篇第五届全军肝...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5
  • 3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肝癌破裂出血的各种诊治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3组:手术组(A组)14例,单纯介入组(B组)16例,保守治疗组(C组)12例。比较3组的止血率、30天内死亡率及6个月、1年、2年生存率。结果 A、B 2组的止血率分别为100%、93.8%(P>0.05),均高于C组(41.7%)(P<0.05)。30天内死亡率分别为0%、20.0%、66.7%。A组2年存活率为50%,高于B组(12.5%)和C组(0%)(P<0.05)。结论对可行根治性手术的病例,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急诊行根治性肝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应优先选择。对于无法行根治性手术的病例,可采用介入治疗,止血效果确切,亦能有效延长生存期。保守治疗效果差。
黄学峰苏永杰刘平果吴绍峰尹震宇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破裂出血肝切除术介入治疗
后腹腔镜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胰腺坏死:附20例报道
2024年
目的探索后腹腔镜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后腹腔镜治疗的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胰腺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中,18例患者一期行经皮穿刺引流(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PCD),1例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一期行开腹手术引流,1例患者一期在外院行开腹手术引流。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后腹腔镜清创引流,手术时间68~106 min、(89.8±11.7)min;术中出血量100~300 mL、(171.3±61.0)mL;住院时间28~62 d,中位数为48 d。术后患者全身中毒症状均迅速缓解。1例患者行2次后腹腔镜清创手术,其余患者仅行1次后腹腔镜清创引流。术后17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术后并发结肠瘘,2例患者发生腹腔出血。术后20例患者均获访,随访时间6~62个月,中位数为31个月。随访期间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均无复发。结论经后腹腔镜途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感染性胰腺坏死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刘建明熊宇苏永杰刘平果吴绍峰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性胰腺坏死后腹腔镜
CUSA刀与钳夹法在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手术包括肿瘤切除术以及肝移植仍然是原发性肝癌患者可能的治愈的最佳方法。肝脏手术最大的困难和风险是术中的出血,采用新型的解剖手术器械超声吸引刀(CUSA)在临床中的应用有利于对肝脏组织中的管道的解剖。本实验的目的在于
苏永杰王效民尹震宇夏锋
LC+LCBDE+PDC在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管一期缝合术(LC+LCBDE+PDC)在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分别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管一期缝合术(LC+LCBDE+PDC)治疗的51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作为LCBDE组,同期选取接受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LC治疗的29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作为ERCP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LCBDE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均显著优于ERCP组(P<0.05),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SF-36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SAS、SDS、SF-36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且术后LCBDE组SAS、SDS、SF-36评分均显著优于ERCP组(P<0.05);LCBDE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ERCP组(P<0.05)。结论 与ERCP+LC相比,LC+LCBDE+PDC用于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有效性和安全性均更高,且能更好地改善患者负面情况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甄茂川周剑寅苏永杰黎蕴通刘平果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TissueLink与钳夹法在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了解TissueLink在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是否较钳夹法对患者更有利。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应用TissueLink和81例应用钳夹法行肝癌切除术的肝细胞癌患者的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后血清ALT、总胆红素(TBIL)的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TissueLink组(T组)和钳夹法(C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81.8±84.40)min和(247.9±91.63)min。术中失血量中位数分别为450mL(100~3900mL)和630mL(80~6550mL),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各时相点ALT和TBIL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钳夹法比较,Tis-sueLink行肝癌切除术虽手术时间长,但术中出血少,更具有优势。
苏永杰董家鸿李海林揭中芳夏锋
关键词:肝肿瘤肝切除术钳夹法
解剖性与非解剖性肝切除治疗HCC对患者预后影响的RCT研究(中期总结)
一、背景与目的 对于早期HCC的治疗,目前学术界公认根治性切除是其最佳选择,而根治性切除术的术式有两种:解剖性肝切除术和非解剖性肝切除术。解剖性肝切除术是指:按照肝脏Couinaud分段进行肝切除术,包括单肝段切除及多肝...
苏永杰
关键词:解剖性肝切除术无瘤生存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文献传递
肝细胞肝癌组织中A1CF、UPF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APOBEC1互补因子(A1CF)和上移码蛋白1(UPF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该院诊治的118例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组织中A1CF、UPF1 mRNA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组织中A1CF、UPF1蛋白表达。A1CF、UPF1 mRNA表达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A1CF、UPF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分析HCC癌组织中A1CF、UPF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分析A1CF、UPF1蛋白表达对HCC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HCC患者临床生存预后的因素。结果癌组织中A1CF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癌组织中UPF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CC癌组织中A1CF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01),HCC癌组织中UPF1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01)。HCC癌组织中A1CF与UPF1 mRNA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713,P<0.001)。A1CF与UPF1蛋白表达亦呈显著负相关(r s=-0.782,P<0.001)。不同肿瘤分期、组织学分级HCC癌组织中A1CF、UPF1蛋白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CF阳性组患者累积生存明显低于A1CF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PF1阴性组患者累积生存低于UPF1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期Ⅲ期、组织学分级Ⅲ级、A1CF蛋白阳性、UPF1蛋白阴性是影响患者不良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CC中A1CF表达升高,UPF1表达降低,二者表达与肿瘤TNM分期、病理分级有关,是影响HCC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因素。
甄茂川刘平果苏永杰周剑寅黎蕴通李鹏涛赵一麟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
腹腔镜脾切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及观测指标被引量:16
2009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LS)治疗特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采用腹腔境行脾切除治疗25例IT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rrP患者顺利施行LS,包括2例辅助小切口LS,无手术死亡、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平均随访3.5年(1~7年),脾切除术后有效率80.0%(20/25例),2年有效率72.0%(18/25例),其中包括2例激素治疗出现胃溃疡大出血导致重度贫血及激素副作用的ITP患者。分析显示脾切除效果与患者年龄有关,≤50岁脾切效果明显优于〉50岁的患者(P〈0.05)。术后随访发现脾切术后第7天血小板计数与术后2年复查血小板计数相一致,术后第7天平均血小板计数在脾切除有效者为307×10^9/L,明显高于脾切除无效的103×10^9/L(P〈0.05)。患者病程、激素治疗是否敏感、术前血小板计数均与脾切除疗效无关(P〉0.05)。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安全、可行并且有效,对年龄小于50岁、激素治疗无效或需大剂量激素治疗ITP患者宜积极行腹腔境脾切除术;脾切除时患者年龄、术后第7天血小板计数可能是判断脾切除效疗的有用指标。
刘平果王效民尹震宇苏永杰张鹏牛小青鹿全意
关键词:脾切除术腹腔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计数预后
肝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AFP mR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肝细胞肝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AFP mRNA表达量的变化,分析其作为微转移标记物的可行性及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使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64例肝细胞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AFP mRNA表达量,并进行平均6mo以上的随访;同时以8例肝硬化患者、4例肝增生患者、8例肝血管瘤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检测其外周血单核细胞AFP mRNA的表达量.结果:复发34例.HCC组的术前AFP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前外周血AFP mRNA相对HCC的灵敏度为85.9%,特异性为90.3%,准确率为87.4%.HCC患者术后外周血AFP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术前.HCC组外周血术前、术后AFP mRNA水平表达量与术后复发转移有明显相关性,与TNM分期、血管癌栓或侵犯有相关性,但与术时肿瘤数目、癌细胞分化程度、包膜完整性均与血清AFP浓度无相关.术后HCC组外周血AFP mRNA表达量与肿瘤大小有相关性.结论: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HCC患者外周血AFP mRNA表达量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反映HCC患者血中是否存在肝癌细胞.手术可促进部分HCC细胞脱落入血.监测外周血AFP mRNA水平对术后早期复发转移有预测价值.
苏永杰揭中芳董家鸿陈志宇江艳
关键词:甲胎蛋白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TissueLink电刀与CUSA刀在肝细胞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比较TissueLink电刀与CUSA刀在肝细胞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总结68例应用TissueLink电刀和78例应用CUSA刀行肝癌切除术的肝细胞肝癌患者的资料,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中输红细胞量、围手术期总输红细胞量,术后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的变化,并加以比较。结果YissueLink电刀组(T组)和CUSA刀组(C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81.8±84.40)min和(322.3±105.06)min;术中失血量中位数分别为450mL(100~3900)mL和800mL(100-5400)mL;2组术中输红细胞悬液量的中位数为0mL(0-2400)mL和100mL(0-2700)mL;围手术期总的输红细胞量的中位数为400mL(0~3300)mL和500mL(0~3500)mL;以上观察指标TissueLink组均明显少于CUS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issueLink电刀组术后第3天、第5天的血清总胆红素低于CUSA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CUSA刀比较,TissueLink电刀行肝切除术,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肝功能损害程度轻,是一种比较满意的方法。
苏永杰夏锋王曙光董家鸿
关键词:肝切除肝细胞肝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