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奇

作品数:57 被引量:264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3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5篇动脉
  • 20篇冠状
  • 20篇冠状动脉
  • 15篇造影
  • 14篇心病
  • 14篇冠心病
  • 12篇动脉造影
  • 12篇冠状动脉造影
  • 11篇血管
  • 10篇CT冠状动脉...
  • 8篇心肌
  • 7篇显像
  • 6篇介入
  • 5篇血管造影
  • 5篇造影术
  • 5篇介入治疗
  • 5篇冠脉
  • 5篇病患
  • 4篇动脉疾病
  • 4篇动脉狭窄

机构

  • 47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武警总医院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北京军区北戴...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空...
  • 1篇乐普(北京)...

作者

  • 49篇汪奇
  • 19篇陈韵岱
  • 14篇盖鲁粤
  • 13篇郭军
  • 12篇陈韬
  • 11篇王志国
  • 8篇孙志军
  • 7篇杨霞
  • 7篇蒋博
  • 6篇韩宝石
  • 6篇杨立
  • 6篇董蔚
  • 5篇任学文
  • 5篇秦静
  • 4篇何柏
  • 4篇关志伟
  • 4篇杨俊杰
  • 4篇李萍
  • 3篇崔红
  • 3篇周晓东

传媒

  • 5篇军医进修学院...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中华心血管病...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国介入心脏...
  • 2篇中华老年多器...
  • 2篇中国医学装备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华保健医学...
  • 2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保健与生活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家庭健康(医...
  • 1篇家庭医药(就...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8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脉支架术后常见问题答疑
2016年
日前与一拟手术患者的家属谈话时,她提出据说是在微信上看到的冠脉支架是"定时炸弹"之说,这让我极为震惊。冠状动脉(简称冠脉)内支架自上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已成为冠心病的标准治疗手段,是全球微创手术的代表。全球众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冠脉支架显著提高了心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生存率,
汪奇
关键词:冠脉支架术稳定性心绞痛金属裸支架心脏介入心脏中心
经皮血管成形术治疗肌纤维发育不良型肾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评价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肾动脉肌纤维性发育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肌纤维发育不良型肾动脉狭窄患者32例(均合并2~3级高血压或难治性高血压),行经皮肾动脉成形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患者血压、药物治疗种类、术后再狭窄、生存率和并发症等。结果 PTA技术成功率93.94%(31/33)。术前、术后收缩压分别为(189.6±26.0)mmHg、(136.6±8.0)mmHg(t=9.117,P<0.001),舒张压分别为(121.6±21.7)mmHg、(81.1±11.5)mmHg(t=7.745,P<0.001)。无肾动脉破裂、夹层、分支堵塞及血栓形成等相关并发症和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术后随访时间5~100个月,平均(40.4±26.1)个月,患者生存率100%(32/32)。结论经皮血管成形术治疗肌纤维发育不良肾动脉狭窄安全、有效。
王瑾陈韬王青梅汪奇郭军
关键词:肌纤维发育不良肾动脉梗阻经皮血管成形术
对心肾综合征的认识及分型(4例报告)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心肾综合征分型是否科学、合理。方法分析Ronco等提出的分型建议,并结合4个典型病例,评判分型的合理性和不足。结果病史长且复杂者病例难以确定分型,无法判断发病是以肾功能或心功能为主。结论该分型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不能包含所有的心肾综合征,如加入未定型更合理。
任学文盖鲁粤孙志军陈韵岱王志国蒋博汪奇付振虹
关键词:心肾综合征病例报告
九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LDLR基因突变检测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检测9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患者的LDLR基因突变情况,为临床诊断与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PCR扩增LDLR基因的全部编码及侧翼序列,对扩增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对携带纯合突变以及复合杂合突变的患者,通过父母样本测序或T克隆测序明确突变的双等位基因来源。结果在7例患者中检出了8个LDLR基因突变,分别为c.259T>G、c.513delC、c.530C>T、c.682G>T、c.763C>T、c.1187-10G>A、c.1948delG、c.1730G>A。4例患者携带杂合突变,2例患者携带纯合突变,1例患者携带复合杂合突变,携带双等位基因突变的患者较杂合突变的患者症状更加严重。结论9例FH患者中7例检出LDLR基因突变,同时新突变位点的检出丰富了LDLR基因突变谱。
孟晓露司锘申育奇汪奇何疆春卢超霞吴炜张抒扬张学
关键词: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基因检测突变
多层螺旋CT观察老年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变化与血脂的关系
2010年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冠心病的基础,对斑块进行监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观察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并分析与血脂的关系。
段利平盖鲁粤王志国蒋博任学文汪奇杨霞李萍杨立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T观察血脂老年人冠心病患者斑块形成
CT冠状动脉造影结合腺苷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2
2011年
目的探讨CT冠状动脉造影(CTCA)结合腺苷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S)、解剖学成像结合功能学成像,无创全面诊断冠心病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105例怀疑或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在有创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前4周内完成CTCA与腺苷负荷MPS检查。以CAG结果为参照,分别评价CTCA、负荷/静息MPS及CTCA结合MPS诊断冠心病的可行性、准确性及特点。结果CTCA诊断冠状动脉阻塞性病变的敏感性为97.1%,特异性为75.0%,阳性预测值为88.2%,阴性预测值为93.1%,准确性为89.5%;负荷/静息MPS诊断冠状动脉阻塞性病变的敏感性为79.7%,特异性为63.9%,阳性预测值为80.9%,阴性预测值为62.2%,准确性为74.3%;CTCA结合MPs诊断阻塞性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为97.2%,特异性为98.5%,阳性预测值为98.5%,阴性预测值为89.7%,准确性为95.2%。结论CTCA结合腺苷负荷MPS可以明显提高CTCA诊断冠心病的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且解剖学结合功能学成像可全面提供冠心病的诊断信息。
汪奇盖鲁粤陈韵岱王志国冯斌关志伟徐白萱董蔚杨立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放射性核素显像
多排CT评价冠状动脉斑块变化与血脂的关系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以无创多排螺旋CT观察冠状动脉斑块的变化及其与血脂的关系。方法冠脉CT患者46例,平均年龄(56.1±1.7)岁,平均随访时间(251.8±13.1)d,同时检查空腹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取前后两次CT检查同一部位血管断面图测非钙化斑块面积,血管狭窄程度和CT值,CTHU值(-10)~158定义为斑块,〉159为管腔。按血管狭窄程度加重和减轻分为恶化组和改善/稳定组,比较两组血脂控制情况,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总体血脂控制情况一般,TC和LDL-C有轻度增加,狭窄程度也有增加趋势,斑块CT值下降。稳定组TC控制情况明显好于恶化组(3.86±0.83vs4.53±1.32,P=0.0240),LDL-C控制情况也明显好于恶化组(2.11±0.56vs2.57±0.99,P=0.0301)。回归分析表明狭窄减轻和LDL-C呈显著负相关(r=0.3099,P=0.0361),病变无进展的LDL-C界值为1.94mmol/L。结论控脂可以减缓冠脉斑块进展,冠脉斑块和血管狭窄的变化可用无创多排CT监测。
王志国盖鲁粤蒋博任学文汪奇杨霞李萍陈韵岱杨立关志伟
关键词:血脂异常冠状动脉疾病
CT冠状动脉造影结合心肌灌注显像检测血流受阻型冠状动脉病变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CT冠状动脉造影(CTCA)结合腺苷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S)无创地检测血流受阻型冠脉阻塞性病变的可行性与准确性。方法 105例怀疑或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有创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前4周内完成CTCA与腺苷负荷MPS检查。以定量冠状动脉造影结合MPS的结果为参照,评价CTCA结合MPS诊断血流受阻型冠脉阻塞性病变的准确性及作为再血管化治疗"看门人"的可行性。结果对比定量冠状动脉造影结合MPS结果,CTCA结合MPS诊断血流受阻型冠脉阻塞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为100%。16%的再血管化治疗患者中并未发现血流受阻型冠脉阻塞性病变。结论对比定量冠状动脉造影结合MPS的结果,CTCA结合腺苷负荷MPS可以准确地检测血流受阻型的冠脉阻塞性病变,可以充当再血管化治疗的"看门人"。
汪奇秦静王志国关志伟董蔚孙志军盖鲁粤陈韵岱田嘉禾杨立
关键词:CT冠状动脉造影心肌灌注显像冠状动脉造影
高频超声联合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及颅内动脉结构与功能改变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联合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及颅内动脉结构与功能改变。方法选择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29例(脑梗死组)及正常人30名(对照组),以高频超声测量颈动脉收缩期血管内径(Ds)、血管内-中膜厚度(IMT),记录粥样硬化斑块部位、形态、回声类型及斑块数目并测量大小;以TCCS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MCA)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结果脑梗死组颈总动脉Ds、最大IMT与平均IMT均大于对照组,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个数、多发斑块血管数、混合性回声和低回声斑块个数均多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患侧和健侧MCA的RI均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患侧MCAPI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频超声联合TCCS评价颈动脉及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改变,为无创、早期诊断脑梗死提供了有用的参考指标,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秦静汪奇钱蕴秋张海滨张宏张军周晓东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单中心学习曲线评价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评估单中心单一术者使用WATCHMAN封堵器行左心耳封堵术学习曲线的影响。方法连续选入2015年12月至2018年1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使用WATCHMAN封堵器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患者90例。根据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手术时间分为:第1~30例纳入A组;第31~60例纳入B组;第61~90例纳入C组。分别对三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选择手术操作时间、透视时间、放射剂量、单位面积的射线剂量(DAP)、对比剂用量和围手术期不良事件等相关参数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为高卒中风险合并高出血风险的心房纤颤患者,平均CHA2DS2-VASc评分为5.2±1.4分,HAS-BLED评分为3.6±1.1分。A组、B组、C组的左心耳封堵平均操作时间分别为(68±27)min、(46±18)min、(36±7)min(P<0.001);封堵过程中透视时间分别为(15±4)min、(10±5)min、(10±3)min(P<0.001),放射剂量分别为(780±587)mGy、(396±461)mGy、(339±108)mGy,DAP分别为(66±49)Gy·cm^(2)、(33±39)Gy·cm^(2)、(29±9)Gy·cm^(2),造影剂剂量分别为(88±21)ml、(66±13)ml、(64±13)ml(P均<0.001)。手术成功率为97.7%,麻醉方式由全身麻醉逐步过渡至基础麻醉,三组患者围手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呈进一步减少的趋势(26.7%vs.20.0%vs.6.7%,P=0.186)。结论随着术者手术经验的增多,使用WATCHMAN封堵左心耳的手术时间、射线量与造影剂使用剂量进一步下降,不良事件呈进一步下降趋势。
陈韬刘阁王清松穆洋朱航韩宝石汪奇郭军陈韵岱
关键词:左心耳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