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慧 作品数:7 被引量:60 H指数:6 供职机构: 空军总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评价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前后心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联合心脏超声及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技术探讨频发室性期前收缩(PVC)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前后心功能变化。方法选取48例特发性频发PVC患者为试验组,PVC总数(16 391.03±10 873.01)个/24 h,另外随机选取55例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分别行心脏超声及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同时选试验组中25例患者行RFCA治疗,于术后3 d行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分别比较两组心脏超声及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及RFCA前、后3 d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结果所有超声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比较PVC组与对照组的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PVC组中心缩力指数(HI)、心搏指数(SI)、心脏指数(CI)、室缩波波幅(C)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房缩波波幅(WA)、室舒波波幅(O)、左室顺应性指数(WA/C)、舒张功能指数(O/C)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RFCA术前与术后3 d患者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术后3 d患者HI、SI、CI、C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WA、O、WA/C、O/C较术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特发性PVC患者在病程早期其心功能可能已受损,经RFCA可逆转或防止患者因频发PVC而损及心功能。 李永豪 王卓清 龚积艳 李美慧 王俊华关键词: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 无创血流动力学联合脑钠肽、左室射血分数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评估 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心力衰竭患者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脑钠肽(BNP)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的差异及参数间的相关性,探讨此三类指标在评价心功能方面的意义,以及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指导临床治疗方面的实用意义。方法应用WA-820数字阻抗血流图检测仪测定87例心力衰竭患者的各项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行心脏超声检查及BNP水平的测定,并将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与BNP及左室射血分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BNP水平与房缩波波幅(WA)、舒张功能指数(O/C)、总外周阻力(TPR)、肺动脉楔压(PCAP)呈正相关(r=0.885、0.881、0.897、0.846,P<0.05);与每搏心脏做功(SW)、心脏每分做功(CW)、心搏做功指数(SWI)、每搏心输出量(SV)、心排血量(CO)、心排指数(CI)、心脏收缩力指数(HI)、室缩波波幅(C)呈负相关(r=-0.730、-0.731、-0.746、-0.773、-0.783、-0.759、-0.857、-0.448,P<0.05);心脏左室射血分数不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WA、O/C、TPR、PCAP、SW、CW、SWI、SV、CO、CI、HI、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从总体上评价心功能状况,左室射血分数从收缩功能角度评价心功能,这些指标与反应心功能指标的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有良好的相关性。 李美慧 端木鲁健 赵瑞涛 张丽梅 李永豪 王卓清 董利洁 李玉茜 于心亚 王俊华关键词:无创血流动力学 脑钠肽 左室射血分数 冠心病高血压及无基础心血管病患者房性早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 结合冠心病、高血压探讨房性早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冠心病、高血压及无基础心血管病的房性早搏患者62例,根据房性早搏提前率将患者分为提前率小于20%组18例、20%-40%组20例和大于40%组24例。所有患者均行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查,比较所有患者房性早搏时及房性早搏前、后第1个窦性心搏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并结合基础疾病对3组患者的房性早搏血流动力学变化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房性早搏时心搏出量(SV)、心搏指数(SI)、主动脉血管顺应性(AC)、每搏作功(SW)、搏功指数(SWI)、心缩力指数(HI)均最小,房性早搏前第1个窦性心搏居中,房性早搏后第1个窦性心搏最大(P〈0.05)。房性早搏心搏出量、心搏指数、主动脉血管顺应性、每搏作功、搏功指数、心缩力指数降低程度在提前率小于20%组最小,20%-40%组居中,〉40%组最大(P〈0.05)。提前率小于20%组有冠心病、高血压尤其是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所占的百分比最低,20%-40%组居中,〉40%组最高(P〈0.05)。结论 房性早搏对血流动力学有一定影响,在合并基础心血管病的房性早搏患者中房性早搏提前率相对较大,且房性早搏提前率越大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越大。 郭元芳 杨波 成少永 李美慧 王卓清 黄丛春 王俊华 王建昌关键词:血流动力学 冠心病 高血压 慢性心力衰竭不同时期患者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分析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不同时期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规律,探讨相关指标检测的临床实用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0月空军总医院心脏中心住院的149例患者,根据ACC/AHA成人CHF分期标准将其归为A、B、C、D组共4组。另选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39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入组人员均行无创血流动力学、超声心动图、血浆BNP检测。比较分析CHF不同时期各指标的变化。结果:心衰各组与正常组比较无创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之间,A、B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BNP、E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组与对照组、A、B组比较BNP明显升高,EF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从A期高危险因素期心功能就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心衰的进展,泵功能、心肌收缩力逐渐减低,前、后负荷逐渐增加;BNP及心脏超声LVEF在一定程度可反应心功能的改变,但心衰A期、B期疾病不敏感。到临床心衰期才开始出现BNP的增高,LVEF值的减低。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可为临床评估心功能提供客观参考指标。 王卓清 李永豪 李美慧 郭元芳 龚积艳 王俊华关键词:心力衰竭 心功能 血流动力学 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血流动力学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应用WA-820数字阻抗血流图检测仪观察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的心功能分级标准,收集北京空军总医院2014年3月-2015年10月心内科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共148例,按NYHA分级,Ⅰ、Ⅱ级为一组,Ⅲ、Ⅳ级为一组,每组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硝酸异山梨酯及强心、利尿、扩血管、维持电解质平衡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对各组患者应用WA-820数字阻抗血流图检测仪监测得到的11种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用药后监测各组患者的舒张功能指数(O/C)、每搏做功(SW)、搏功指数(SWI)、心脏指数(CI)、心搏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室快速射血指数(C/B-C)、射血分数(EF)、总外周阻力(TPR)、主动脉血管顺应性(AC)、总电机械收缩期(Q-A2)等参数与用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前列地尔能明显改善冠心病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情况,提高生活质量;WA-820数字阻抗血流图检测仪监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可作为评估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重要参考指标。 李美慧 端木鲁健 赵瑞涛 黄丛春 王俊华关键词:硝酸异山梨酯 前列地尔 冠心病心衰 无创血流动力学 无创血流动力学联合BNP、左室射血分数对心衰患者血流动力学评估的研究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所造成的临床复杂的综合征,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临床上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已有研究显示有临床症状的心衰患者其死亡率与恶性肿瘤相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1],有效合理治疗是降低死亡率,... 李美慧关键词:无创血流动力学 脑钠肽 左室射血分数 心功能不同时期患者的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分析 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不同进展阶段患者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规律,探讨其相关指标检测的临床实用意义。方法选取空军总医院2014年3月~2016年10月心脏中心住院的119例患者,按照美国心脏病学学会/美国心脏病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CC/AHA)心衰进展分期标准将其分为A、B、C期,A期即前心衰阶段(A组),B期即前心衰临床阶段(B组),C期即临床心衰阶段(C组)。另选同期来院健康体检者39例作为正常对照组(O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B型利钠肽(BNP)水平,行心脏超声,记录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同时行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记录无创血流动力学心功能指标,包括心搏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室缩波波幅(C波波幅,C);心缩力指数(HI)、收缩功能指数(Q-B/B-X);肺动脉楔压(PCW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主动脉顺应性(AC)、总外周阻力(TPR)。比较分析CHF不同进展阶段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及BNP、LVEF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C 3组无创血流动力学C、SV、CO、CI、HI、AC指标值降低(P<0.05),Q-B/B-X、PCWP、LVEDP指标值升高(P<0.05);心衰不同进展阶段各组进一步两两比较显示,除CO、AC在A、B组之间无差异外,其余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SV、CO、CI、HI、AC随心衰不同进展阶段而降低(P<0.05),而C、CI、HI降低更显著;Q-B/B-X、PCWP、LVEDP随心衰不同进展阶段而增高(P<0.05),而Q-B/B-X增高更显著。BNP在C组比正常对照组、A组和B组明显升高(P<0.05),但A、B组之间,A、B组和O组之间有升高的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LVEF在C组较O组、A组和B组明显降低(P<0.05),在A、B组之间,A、B和O组之间有下降的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性分析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C、SV、CO、CI、HI、AC、LVEF均与心衰不同进展阶段呈负相关,Q-B/B-X、PCWP、LVEDP、T 王卓清 李永豪 郭元芳 李美慧 龚积艳 王俊华关键词:心力衰竭 心功能 无创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