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祝武权

作品数:7 被引量:4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3篇比表面
  • 3篇比表面积
  • 2篇渗透率
  • 2篇盆地
  • 2篇测井
  • 1篇等温吸附
  • 1篇新近系
  • 1篇页岩
  • 1篇油气
  • 1篇油气充注
  • 1篇有机质
  • 1篇有机质丰度
  • 1篇源岩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生烃
  • 1篇烃源
  • 1篇烃源岩
  • 1篇资源潜力
  • 1篇资源潜力分析

机构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四川省煤田地...
  • 2篇中海油能源发...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联煤层气有...
  • 1篇中国石油
  • 1篇陕西延长石油...

作者

  • 7篇祝武权
  • 5篇喻廷旭
  • 5篇汤达祯
  • 5篇汪雷
  • 3篇许浩
  • 2篇李晶晶
  • 1篇张松航
  • 1篇房媛
  • 1篇逄建东
  • 1篇林亮
  • 1篇罗玉琳
  • 1篇臧晓琳
  • 1篇赵云斌
  • 1篇任鹏飞

传媒

  • 2篇煤炭科学技术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年份

  • 2篇2016
  • 5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测井信息的煤储层渗透率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被引量:6
2015年
为了解决试井资料有限、无法完全掌握煤储层渗透率分布的难题,提出了把测井信息作为煤储层渗透率的影响因素,并据储层渗透率与已知测井信息的关系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在一定的学习前提下对未知样本进行预测。综合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和模糊排队算法,以柳林区块56口井的试井和测井资料为基础,以模糊曲线分析方法优选输入变量,建立BP神经网络煤层渗透率预测模型,并对渗透率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之间具有较高的吻合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煤储层渗透率预测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对柳林区块煤层渗透率分布进行预测,摸清了全区渗透率平面展布的样式,指明柳林区块东北部渗透率较高,是勘探开发的有利区。
汪雷林亮李晶晶汤达祯许浩祝武权任鹏飞
关键词:煤储层测井资料BP神经网络渗透率
煤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测井曲线预测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为探究煤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与测井数据之间的关系,选取冀中坳陷苏50探井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地层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机碳含量将煤系烃源岩划分为暗色泥岩、碳质泥岩和煤。分别运用ΔlogR法和多元回归法对该区有机碳含量进行预测及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运用ΔlogR法计算煤系烃源岩中的有机碳含量,在暗色泥岩和煤层中的预测效果较好;通过建立测井参数与有机碳含量之间的关系,选取相关系数大的声波时差和密度参数对暗色泥岩进行多元回归,运用自然电位和密度参数通过多元回归计算煤层有机碳含量,得到其与实测有机碳含量基本一致,具有好的预测效果。
祝武权谢小飞罗玉琳张松航喻廷旭汪雷
关键词:煤系烃源岩测井解释
柴达木盆地南翼山油田新近系油藏包裹体与成藏特征被引量:7
2015年
基于流体包裹体测试,结合盆地埋藏史分析,对柴达木盆地南翼山油田新近系油藏成藏特征进行了剖析。研究表明南翼山油田新近系上油砂山组颗粒灰岩储层中包含液态烃、气液烃、气态烃及盐水等4种包裹体类型,主要分布于切穿灰岩颗粒的微裂隙、灰岩缝洞方解石充填物及粒问亮晶方解石胶结物中,烃类普遍发较强的蓝色和浅蓝色荧光,其中掺杂显示较强黄绿色荧光斑点。研究还表明上油砂山组储层中存在2期包裹体,第1期包裹体形成于上新世中期,此时上干柴沟组烃源岩进入低成熟阶段,伴随中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油气沿断层向上运移成藏,该期油气充注量较小,主要为少量低成熟的液态烃;第2期包裹体形成于上新世晚期,该时期圈闭定型、烃源岩成熟和断层、裂缝运移通道条件等匹配最好,是油藏中烃类注入的关键时期。
张君峰喻廷旭许浩房媛汪雷祝武权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新近系包裹体成藏特征油气充注
煤岩比表面积表征方法被引量:2
2016年
为准确表征煤岩比表面积,以鄂尔多斯盆地韩城矿区煤岩为例,进行氮气、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吸附等温实验,从煤岩甲烷等温吸附测得的兰氏体积和气体吸附法测得的比表面积相关性分析可知:甲烷吸附能力与二氧化碳SD-R呈正相关关系,与氮气SBET相关性不明显。基于煤岩的二氧化碳吸附数据,运用DFT模型计算微孔分布可知,煤含有大量孔径为0.5~1.0 nm的微孔,基于微孔充填理论的二氧化碳SD-R比氮气SBET更能有效地反映煤岩的吸附能力。鉴于煤岩具有微孔较为发育、微孔控制吸附能力的特点,建议在分析煤岩比表面积时采用二氧化碳吸附SD-R进行表征。
喻廷旭汤达祯房媛汪雷祝武权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煤岩等温吸附比表面积
页岩氮气吸附BET比表面积测定误差校正方法被引量:14
2015年
基于多分子层吸附理论的BET模型是最成熟、最常用于比表面测试的计算方法,然而,针对页岩样品在液氮温度下的氮气吸附数据,选取0.05-0.30间的相对压力点(适用于中孔材料)进行BET比表面计算时,将出现回归曲线相关系数较差、常数C为负值(无物理意义)情况,这一问题往往被测试者忽视。通过页岩的二氧化碳吸附数据运用DFT模型,计算出页岩的微孔分布可知,页岩含有大量0.5-1.0 nm之间的微孔,页岩纳米级孔隙分布范围广的特点是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即页岩并非孔径分布较窄的介孔材料。通过调整相对压力点的选取范围,在相对压力0.05-0.20下计算页岩比表面其相关系数能达到0.999 9以上,且在Y轴上产生正截距,该相对压力范围更为合理,计算出的BET比表面更为可靠。
祝武权汤达祯喻廷旭汪雷
褐煤孔隙结构及比表面积特征被引量:5
2016年
为揭示褐煤孔隙结构及比表面特征,选取全国主要褐煤产地样品,进行煤岩显微组分含量测定和低温氮吸附实验,从吸附曲线形态、比表面积、孔径结构分布刻画煤储层微孔隙特征,探讨孔径结构与比表面积的关系,分析BET比表面积与煤岩显微组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褐煤低温液氮曲线形态大致可以分为无吸附回线、有拐点的吸附回线和无拐点的吸附回线3类;BET比表面积随BJH总孔体积的增加呈线性增加趋势,在2~10nm范围内的孔径和比表面积关系可以分为正相关、负相关和复合相关3种;显微组分组和比表面积的相关性较弱,但比表面积与细屑体含量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祝武权汤达祯许浩喻廷旭汪雷
关键词:褐煤孔径分布比表面积显微组分
古交地区煤层气地质条件及资源潜力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基于煤层气井实测含气量测试、镜下观察、等温吸附实验等手段,对古交地区煤储层煤岩煤质、显微裂隙、渗透率、含气性等进行了分析。结合煤层气资源丰度平面分布特征,探讨了该区煤层气基础地质条件及其资源潜力。研究表明:古交地区煤层经深成变质和岩浆热源叠加变质作用演变为现今的中高煤级焦煤、廋煤和贫煤,煤储层显微裂隙较为发育,渗透率在(0.01~0.15)×10^-3μm2之间;储层压力梯度处于0.38~0.65 MPa/100 m,含气饱和度介于53.1%&96.5%之间,属于欠压欠饱和煤层气藏;煤层周围致密的泥质岩层使得煤层气具有良好的保存条件,后期受东南部祁县隐伏侵入岩体以及西部狐偃山岩浆岩体的影响,二次生烃作用使得煤层含气量普遍较高,煤层平均含气量在9.8 m3/t;该区煤层气资源丰度分布在狮子沟#马兰向斜中南段和杜尔坪断裂带周围存在两个资源丰度富集区,具有较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逄建东汪雷臧晓琳汤达祯赵云斌李晶晶祝武权
关键词:渗透率含气量二次生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