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2核酸适配子的功能鉴定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对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NS2核酸适配子功能进行鉴定。方法应用ELISA方法检测适配子与HCV-NS2蛋白的亲和力,检测适配子与HCV阳性血清的结合能力和适配子与不同比例稀释的HCV阳性血清的结合能力,并与HCV阴性血清比较。结果筛选得到4条适配子序列A1、A2、A3、A4。4条适配子与HCV-NS2蛋白的亲和力检测吸光度值分别为:A1:0.263、A2:0.515、A3:0.427、A4:0.339,均高于阴性对照吸光度值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条适配子均与HCV-NS2蛋白有较高的亲和力,其中,适配子A2与HCV-NS2蛋白的亲和力最高。适配子A2与10人份不同人来源的HCV阳性献血者血清(P1-P10)的结合吸光度分别为0.157、0.145、0.165、0.140、0.241、0.129、0.137、0.222、0.138、0.136,高于其与阴性血清结合吸光度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CV-NS2与1∶0、1∶1、1∶2稀释的HCV阳性血清结合吸光度分别为0.223、0.151、0.093,均高于其与阴性血清结合吸光度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CV-NS2适配子与不同比例稀释的HCV阳性血清的结合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筛选得到的HCV-NS2适配子功能鉴定表明其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 许少英刘凯媚张婷李仲平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适配子
- 成分血制备科瓶颈调查分析及对策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影响血液成分制备的"瓶颈效应",以及消除"瓶颈效应"对血液成分制备过程的影响。方法利用"木桶理论"分析血液成分制备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存在的瓶颈问题。结果血液成分存在影响制备效率和效果的瓶颈因素,需要通过优化运作流程、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加强培训、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应用自动化设备等方面的工作,提高血液成分制备效率。结论效率来源于强化管理意识,通过不断创新使血液成分制备保持高效。
- 胡文娟曾四海何博张婷谭咏恩
- 预见性护理预防血站静脉采血过程中不良反应的效果观察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预防血站静脉采血过程中不良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静脉采血期间经常规护理干预的献全血8672例为对照组,选择静脉采血期间经预见性护理干预的献全血5024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血站静脉采血过程中对不良反应具有良好预防效果,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改善献血者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许少英刘凯媚张婷韩水娟
-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
- 广州献血新规对无偿献血行为影响的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索广州献血新规对无偿献血行为的影响,为献血招募和新规宣传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于广州市区11个固定献血点选取3300名无偿献血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结果采用SPSS 23.0进行协方差数据分析、Spearman相关数据分析、调节效应层级回归数据分析。结果:年龄、收入、献血次数、献血荣誉感和社会联结感都与未来一年的献血计划相关(P<0.05);献血次数各组间的心理幸福感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962,P<0.05);献血次数、经济动机、实现型动机、幸福感指数四个变量两两间均存有正相关(P<0.05);献血新政中的实现型动机在献血次数和幸福感指数间起调节作用(△R^(2)=0.256,△F=15.462,P<0.05)。结论:广州采供血机构应针对新规中的实现型动机制定招募措施,高效地引导献血行为。
- 骆洁贞谭咏恩何博张婷吴岚何彦霖黄小敏
- 关键词:无偿献血献血招募献血动机
- 我国青少年无偿献血科普工作实践研究——结合广州市近五年“献血健康”宣教项目的案例分析
- 2024年
- 无偿献血是中国公民的健康素养。本文通过对献血宣教和健康教育相关理论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得出青少年时期作为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对其开展无偿献血健康教育工作,有利于18岁成人后参加无偿献血、保障社会面临床用血、促进全民健康,做好血源开发系统性基础性健康促进工作的结论。并回顾了广州血液中心2020—2024年“献血健康”青少年科普项目,总结了青少年献血科普若干“青”字号服务品牌的实践成果,提出了构建“市-区-社区”三级联动的青少年无偿献血宣教工作队的研究展望。
- 傅钰斌汤静儿张婷
- 关键词:青少年无偿献血科普
- 红细胞参数偏高者捐献单采血小板安全性的初步观察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研究捐献单采血小板对红细胞参数偏高献血者血常规的影响。方法通过专业征询和体格检查的志愿无偿献血者根据血常规结果分成2组:RBC(5.5-6.5)×1012/L和/或Hb含量(160-175)g/L的实验组和一般献血者的对照组。对比捐献单采血小板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血常规参数及单采14 d后2组血常规恢复情况。监测红细胞参数偏高者长期多次单采前后血常规,观察长期多次单采对他们血常规的影响。结果单采前实验组的RBC为(5.95±0.59)×1012/L,Hb含量为(166±10.44)g/L高于对照组的(4.94±0.38)×1012/L和(133.30±13.80)g/L;实验组的MCV为(75.62±5.35)f L低于对照组的(80.72±5.40)f 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lt计数,实验组为(272.83±49.95)×109/L,对照组为(267.30±52.81)×109/L,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参数如WBC、HCT、MPV等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单采后实验组RBC为(5.24±0.78)×1012/L和Hb含量为(148±11.79)g/L仍高于对照组的(4.11±0.64)×1012/L和(115.80±17.40)g/L,实验组MCV为(74.87±5.01)f L仍低于对照组的(78.93±5.76)f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Plt、WBC等其余参数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红细胞参数偏高不影响血小板计数和采集。长期多次单采后,红细胞参数偏高献血者血常规各参数保持稳定,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到采前水平。结论捐献单采血小板对红细胞参数偏高者的血常规参数无明显不良影响。
- 林绮文陈锦艳张婷朱晓梅刘诗黄建华
- 关键词:红细胞单采血小板安全性
- 不同献血服务策略对献血者保留作用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不同献血服务策略对献血者保留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献血站献血3次以上,但在2017年以后不再献血的无偿献血者40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样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名。献血前后,对照组应用常规对策方式,观察组采用高质量服务对策方式。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发生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50%(P<0.05)。观察组焦虑评分(7.01±0.21)分、抑郁评分(7.15±0.1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焦虑评分(7.15±0.28)分、抑郁评分(8.45±0.26)分(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采用高质量服务对策方式可降低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并提高满意度。采血过程因素和献血动力与献血者流失具有密切关联性,需根据流失原因制定固定献血者招募管理策略,从而将固定献血者队伍不断扩大。
- 吴岚张婷
- 流动采血车无偿献血采血时间的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了解流动采血车上无偿献血采血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对自愿参加无偿献血的2163人次采血200ml或400ml的采血时间予以计时,将采集200ml全血时间〉3min,采集400ml全血时间〉6min定为采血时间延长,然后对采血时间延长者在性别,年龄,献血次数,血型.文化程度方面与采血时间正常者比较,同时比较献血量与采血时间延长的关系。结果男性采血时间延长者多于女性,其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采血时间延长者,年龄越小比例越大;献血次数对采血时间有影响,初次献血者比献血2次及以上者高八个百分点;血型对采血时间无影响;文化程度越高出现献血时间延长的比例越大;献血量对采血时间无影响。结论针对影响采血时间的各种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缩短采血时间。
- 张婷骆洁贞林绮文黄健华朱小梅
- 关键词:流动采血车采血时间
- 广州地区高校学生献血意愿调查分析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研究广州地区高校学生献血现状、献血意愿、献血行为等影响因素,为招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考文献自行设计半结构化问卷,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于广州地区8所高校选取10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结果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曾参与献血的高校学生中,献血的动机首要是献血的光荣感、荣誉感,其次是社会责任(解释方差为33.17%、12.01%);未参与献血的高校学生中,影响献血的首要因素是媒体的负面新闻(解释方差为25.04%),其次是身边人的影响及献血安全性(13.57%、7.80%)。献血责任、献血认知与未来1年的献血计划呈正相关(OR=2.030、1.118,P<0.05);男性献血意愿较女性高(OR=5.814,P<0.05);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整体偏低(<60%)。结论保护献血内在动机,善用媒体力量,针对性地提高献血认知都有利于献血招募工作的开展。
- 谭咏恩陈锦艳林绮文吴岚张婷何彦霖黎世杰梁华钦
- 关键词:无偿献血献血招募高校学生
- 巧用微信公众号建设血站文化
- 根据腾讯公布的《2019微信年度数据报告》,微信月活跃账户数已达11.51亿。具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微信公众号也随之使用广泛。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9年8月份,注册共有2 000万个微信公众号,其中,活跃账号大概有88...
- 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