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玉 作品数:12 被引量:19 H指数:3 供职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新疆医科大学科研创新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GP或NX方案在复发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与毒副反应评价 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观察GP方案与NX方案在复发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以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乳腺内科2015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96例既往接受蒽环类或紫杉类药物治疗后复发转移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GP组(48例)和NX组(48例)。GP组给予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NX组给予NX方案(长春瑞滨+卡培他滨),共治疗6个周期。主要研究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次要研究终点为肿瘤进展时间(TTP)和药物毒副反应。结果 NX组ORR、DCR虽高于G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P组TTP略高于NX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P组患者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高于N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X组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高于G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方案与NX方案对复发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相当,值得肯定,不良反应可耐受,安全性高,可根据患者对不同治疗方案的耐受程度来选择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高春燕 赵振慧 刘炜 李妍 李红玉 马小平 李莉 刘丹 李冰玉 李迅关键词:乳腺癌 毒副反应 HLA-Ⅱ类基因多态性与霍奇金淋巴瘤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索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Ⅱ类基因多态性与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的相关性。方法在OVID、Cochrane图书馆、Pub 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中检索关于HLA-Ⅱ类基因与HL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相关文献,经综合分析:HL患者与健康对照者比较,两者在DRB1*07、DPB1*0201、DPB1*0301、DRB1*15基因型分布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0.53,95%CI:0.45-0.63,P<0.01;OR=0.61,95%CI:0.50-0.73,P<0.01;OR=1.71,95%CI:1.25-2.33,P<0.01;OR=1.34,95%CI:1.16-1.55,P<0.01),具有DRB1*07、DPB1*0201基因型的人群发病风险降低,而具有DPB1*0301、DRB1*15基因型的人群发病风险增加。结论现有的证据表明DRB1*07、DPB1*0201等位基因的表达降低人群HL的易感性,DPB1*0301、DRB1*15增加人群HL的易感性。 张海燕 李红玉 李迅关键词:霍奇金淋巴瘤 基因多态性 META分析 CYP17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汉民族女性乳腺癌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CYP17 rs743572位点基因多态性在新疆维、汉民族女性乳腺癌中的分布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130例维吾尔族女性乳腺癌患者、125例维吾... 李静 郭莉 李妍 胡欣 李红玉 杨顺娥关键词:女性乳腺癌 CYP17 基因多态性 汉民族 文献传递 NM23基因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18)F-FDG PET/CT影像特征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 比较非小细胞肺癌中NM23基因表达情况不同在其临床病理学特征、^(18)F-FDG PET/CT影像特征、生存时间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2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确诊为非小细胞癌的107例患者的术后标本,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M23表达情况,分为NM23低表达组(≤++)(n=64)与NM23高表达组(>++)(n=43),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学特征、^(18)FFDG FDG PET/CT图像上影像特征、生存期方面的差异。结果 NM23低表达组与高表达组在性别、临床分期、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吸烟、PET/CT图像上生长部位、生存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原发灶分期、PET/CT图像上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M23基因在非小细胞癌患者T分期、淋巴结转移方面支持其为抑癌基因。 夏露花 崇乐 李红玉 郭鹏 董占飞 王新华 常诚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NM23基因 临床病理学特征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NM23表达对^(18)F-FDG 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计划中的影响 2023年 目的分析NM23基因表达情况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生物学行为及对放疗计划的影响。方法以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0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在PET/CT影像下制定放疗方案,勾画一般靶区体积,危及器官受照量,按免疫组化结果分为NM23高表达组(n=43)和低表达组(n=64),比较两组间PET/CT代谢参数最大标准化摄取值、PET/CT图像下勾画的放疗大体靶区体积、危及器官受照量的差异。结果NM23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在PET/CT中代谢参数测量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测量方面,高表达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小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M23低表达组与NM23高表达组制定的放疗计划中,两组在大体靶区体积、危及器官的受照体积方面,NM23高表达组小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入了解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M23基因表达情况及其生物学行为,将PET/CT运用于放疗计划的制定中,能够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靶区的精准雕刻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 夏露花 崇乐 李红玉 夏欢 乔铮 董占飞 赵艳萍 王新华 常诚关键词:PET/CT 放疗计划 三阴性乳腺癌的化疗疗效与肿瘤微环境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2024年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明显的肿瘤异质性和多样的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特征加大了其研究和治疗的难度。化疗是TNBC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治疗后疗效预测及化疗耐药仍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其中TME的变化是一个主要的原因。了解肿瘤微环境在其中起到的促进作用对这一困境的突破至关重要。本文综合多组学研究的结论,探讨了TNBC临床疗效及化疗耐药与肿瘤微环境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可能的方向。 黄愉棉 李红玉 孙刚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 肿瘤微环境 化疗耐药 CYP17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汉民族女性乳腺癌相关性研究 探讨CYP17rs743572位点基因多态性在新疆维、汉民族女性乳腺癌中的分布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 李静 郭莉 李妍 胡欣 李红玉 杨顺娥关键词:乳腺癌 CYP17基因 基因多态性 新疆地区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灶与原发灶分子标志物表达差异及分子亚型转型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灶与原发灶中分子标志物ER、PR、HER-2、Ki67、p53的表达差异以及乳腺癌分子亚型的转型。方法本研究为双向队列研究,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首次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对入组患者采用手术或穿刺活组织检查检测其复发、转移灶中ER、PR、HER-2、Ki67、p53的表达,并回顾患者初次诊断时原发灶中各指标表达情况,采用配对χ2检验对复发、转移灶和原发灶的ER、PR、HER-2、Ki67、p53表达进行比较。结果共纳入103例乳腺癌复发、转移患者。原发灶中ER、PR、HER-2及p53阳性率分别为63.1%(65/103)、55.3%(57/103)、31.1%(32/103)和68.9%(71/103),Ki67高表达(>14%)占68.9%(71/103);复发、转移灶中ER、PR、HER-2及p53阳性率分别为56.3%(58/103)、42.7%(44/103)、30.1%(31/103)和77.7%(80/103),Ki67高表达占68.9%(71/103)。103例患者复发、转移灶与原发灶中ER、PR、HER-2、Ki67及p53表达不一致率分别为8.7%(9/103)、16.5%(17/103)、6.8%(7/103)、29.1%(30/103)及14.6%(15/103)。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灶与原发灶的HER-2及Ki67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00、1.000),但是,ER、PR及p53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9、0.002、0.035)。103例患者原发灶与复发、转移灶中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性乳腺癌分别占8.7%(9/103)和10.7%(11/103)、54.3%(56/103)和53.4%(55/103)、18.4%(19/103)和14.6%(15/103)、18.4%(19/103)和21.4%(22/103)。复发、转移后luminal A型及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比例上升,其余分子亚型比例均下降。乳腺原发肿瘤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三阴性乳腺癌病情进展后复发、转移灶发生转型的比例分别占6/9、30.4%(17/56)、7/19、3/19。结论乳腺癌复发、转移后ER、PR、HER-2、Ki67、p53表达常发生变化,且分子亚型转变较为常见,可通过了解复发、转移� 赵振慧 李妍 刘炜 马小平 李红玉 李莉 高春燕 刘丹 李迅关键词:肿瘤转移 CYP17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汉民族女性乳腺癌相关性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CYP17 rs743572位点基因多态性在新疆维、汉民族女性乳腺癌中的分布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130例维吾尔族女性乳腺癌患者、125例维吾尔族正常女性及120例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118例汉族正常女性的CYP17 rs743572位点多态性,并分析该位点多态性与新疆维、汉民族女性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结果在病例组及对照组中,维、汉两民族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维、汉族各亚组中,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基因型分布差异及等位基因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维、汉两民族病例组与对照组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均未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结论病例组、对照组中维、汉两民族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具有显著差异。CYP17基因rs743572位点多态性与新疆维、汉民族女性乳腺癌的发生无明显相关。 李静 郭莉 李妍 胡欣 李红玉 杨顺娥关键词:乳腺癌 CYP17基因 基因多态性 盐酸多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治疗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盐酸多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治疗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间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6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西他赛和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盐酸多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因子水平、氧化应激标志物水平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血清因子水平和氧化应激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y(IFN-y)水平均较治疗前增高,白介素-6(IL-6)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IL-2、TNF-α和IFN-y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氧化应激标志物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83.3%,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多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治疗乳腺癌患者有效,对细胞免疫功能有改善作用,降低机体氧化应激,值得推广应用。 郭莉 李迅 李红玉关键词:盐酸多柔比星 环磷酰胺 乳腺肿瘤 血清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