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死亡率
  • 2篇影响因素
  • 2篇人口
  • 2篇肿瘤
  • 2篇户籍人口
  • 2篇发病
  • 2篇发病率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营养
  • 1篇营养风险
  • 1篇营养风险筛查
  • 1篇营养状况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筛查结果
  • 1篇筛查结果分析
  • 1篇时间序列
  • 1篇死因
  • 1篇死因分析

机构

  • 9篇上海市静安区...
  • 2篇上海市疾病预...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9篇王妍敏
  • 8篇杨晓明
  • 5篇张欣
  • 3篇沈冰
  • 3篇熊建菁
  • 3篇王云徽
  • 2篇鲍萍萍
  • 1篇吴春晓
  • 1篇王英

传媒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健康教育与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6
  • 2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1993-2017年上海市静安区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阐明上海市静安区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趋势,为其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系统数据,分析1993—2017年静安区结直肠癌流行现况,应用Joinpoint软件分析标化发病率和标化死亡率(ASMR)的时间变化趋势及分年龄段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趋势,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of change,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of change,AAPC)。【结果】1993—2017年静安区结直肠癌新发病例共计13580例,平均粗发病率为52.94/10万,标化发病率为24.77/10万;死亡病例共计7572例,平均粗死亡率为29.52/10万,ASMR为12.20/10万。结直肠癌标化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AAPC为1.64%,P<0.001,男性与女性标化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男性AAPC为2.10%,女性则为1.04%);ASMR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50~74岁及≥75岁男性居民的结直肠癌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AAPC分别为2.07%和3.32%;女性各年龄组的发病率无明显上升趋势。0~49岁男性居民、50~74岁男性与女性居民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APC分别为−7.46%,−1.13%和−2.72%);≥75岁男性居民的死亡率无明显变化趋势,女性居民的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APC为2.30%。【结论】1993—2017年静安区结直肠癌的标化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ASMR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50岁男性应改善生活方式、加强运动和及时清除息肉等癌前病变以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75岁女性居民应加强二级预防以降低结直肠癌死亡率。
王妍敏熊建菁高文君尹晓烈杨晓明曹广文
关键词: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
上海市静安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结果分析
2021年
目的对上海市静安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结果进行分析,为社区糖尿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静安区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糖尿病风险评估,对符合糖尿病高危人群标准的居民进行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筛查14 523名糖尿病高危人群,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检出率分别是10.11%和11.30%。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检出率逐渐升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年龄≥40岁、有糖尿病前期史、家族史、高血压、血脂异常、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抗抑郁药物治疗、超重/肥胖/中心型肥胖与糖尿病的检出有关联。年龄≥40岁、有糖尿病前期史、家族史、血脂异常、巨大儿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长时间静坐、超重/肥胖/中心型肥胖与糖尿病前期的检出有关联。结论应重视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工作,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少高危人群中糖尿病的发生率及糖尿病前期向糖尿病的转变。
陈洁华王英王妍敏任东升张欣
关键词:糖尿病高危人群影响因素
2018-2019年上海市社区肿瘤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研究2018—2019年上海市社区肿瘤患者营养风险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系统,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8年10月—2019年1月,从上海市静安区14个社区中采用简单随机的方法抽取4个社区(彭浦新村街道、彭浦镇、江宁路街道和曹家渡街道)为研究现场,纳入符合标准的所有恶性肿瘤和中枢神经系统良性肿瘤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社区居民肿瘤等慢性状况生存健康管理项目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恶性肿瘤既往史、身心评估、营养需求及认知情况,并采用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开展营养风险筛查。共发放问卷4396份,剔除无效问卷9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3310份,问卷合格率为99.73%。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社区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3310例对象年龄为(64.05±13.02)岁,男性1467例(44.32%),营养风险发生率为12.84%(425/33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男性、肿瘤部位为其他和无身体疼痛相比,女性(OR=1.53,95%CI:1.23~1.92),头颈部恶性肿瘤(OR=1.42,95%CI:1.07~1.90)、气管、支气管和肺恶性肿瘤(OR=1.93,95%CI:1.43~2.61)、肝、胆道和胰腺(OR=2.11,95%CI:1.21~3.65)、食管和胃(OR=6.04,95%CI:4.31~8.46),有身体疼痛(OR=1.39,95%CI:1.02~1.89)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结论上海市社区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且营养风险发生情况与性别、肿瘤部位和疼痛等因素有关。
王妍敏孙建琴熊建菁吴春晓庞怡鲍萍萍杨晓明张敏高文君
关键词:营养状况肿瘤影响因素
2005—2018年上海市静安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趋势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2005—2018年上海市静安区恶性肿瘤流行及变化趋势。[方法]根据静安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结合人口学资料,分别计算发病和死亡率、世标率(Segi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中标率(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构成)及不同年份的年龄别率及顺位指标,运用Joinpoint模型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及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分析肿瘤发病和死亡变化趋势。[结果]2005—2018年静安区恶性肿瘤平均发病率为496.70/10万,世标率221.28/10万,中标率229.59/10万,60岁以后发病率快速上升。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和胃癌是近年来的主要发病癌种,且发病世标率和中标率均呈上升趋势(AAPC分别为2.29%和2.48%)。恶性肿瘤死亡率为284.05/10万,世标率102.27/10万,中标率103.48/10万,65岁以后死亡率快速上升。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胰腺癌是近年来的主要死亡癌种,死亡世标率和中标率均呈下降趋势(APC分别为-1.82%和-1.94%)。[结论]肺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结直肠癌、胃癌)及女性乳腺癌仍是威胁上海市静安区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且老年人群是肿瘤防治重点干预群体。应通过控烟、人群筛查等手段控制发病率持续上升,努力维持死亡率逐年下降。
张敏杨晓明高文君尹晓烈王妍敏方嘉列
关键词: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
上海市静安区居民意外跌落死亡率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静安区居民意外跌落死亡率变化趋势,为制定预防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时间序列模型拟合静安区1975—2009年意外跌落死亡率资料,并预测该地区2010—2014年意外伤害死亡率。结果 1975—2009年期间该地区人群意外跌落死亡2 814人,占伤害死亡首位(41.99%);所建立的AR(1)模型较好地拟合了既往时间序列的意外跌落死亡率,AIC=207.42,SBC=210.53,参数估计与模型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2010—2014年预测意外跌落死亡率分别为17.07/10万、17.72/10万、18.07/10万、18.25/10万、18.35/10万;模型预测值的动态趋势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各年的实际值均在预测值95%的可信区间范围内。结论静安区意外跌落死亡率适合应用AR模型拟合,并可用于该地区意外跌落死亡率的短期预测分析。
杨晓明沈冰王妍敏褚晓婷张欣王云徽
关键词:死亡率时间序列
上海市静安区1975—2014年户籍人口自杀死亡情况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1975—2014年上海市静安区户籍人口自杀死亡的流行情况,为提早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静安区1975—2014年居民死因监测资料分析自杀死亡占伤害的死因构成比,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自杀死亡水平差异以及1975—2014年自杀死亡水平的变化趋势。结果 1975—2014年静安区自杀死亡总数为1 104例,占伤害的死因构成比为15.06%,位居伤害死因第2位;男性平均自杀粗死亡率为6.84/10万,女性平均自杀粗死亡率为6.67/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自杀死亡的人群中,15-44岁组和≥65岁组所占的比例较大,分别占36.32%和43.93%,且≥65岁组老年人的自杀死亡率较高(17.42/10万);1975—2014年自杀死亡率的长期趋势分析呈逐年下降的线性趋势;用SAS系统中的自回归过程进行时间序列线性趋势拟合,回归模型有意义(t=-8.72,P〈0.01)。结论政府和社会仍应高度重视自杀的预防,且预防控制的重点为老年人群。
王妍敏杨晓明沈冰褚晓婷张欣王云徽
关键词:自杀
上海市静安区甲状腺癌流行现况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和分析上海市静安区甲状腺癌流行现况,为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系统数据分析静安区2005—2014年甲状腺癌流行状况、发病趋势和死亡趋势。【结果】2005—2014年静安区甲状腺癌新发病例共2430例,位居肿瘤发病顺位的第4位,粗发病率为24.33/10万,标化发病率为16.67/10万,发病性别比男性:女性为0.34:1,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79.77,P<0.01),不同年龄段的甲状腺癌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9.90,P<0.01),发病率最高的为45~64岁组,其次为15~44岁组;而死亡病例仅为155人,死亡发病比为1:15.68;静安区2005—2014年甲状腺癌标化发病率呈上升趋势(X趋势=7.33,P<0.01),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为20.69%(男性APC为23.81%,女性为19.44%);2005—2014年标化死亡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政府和社会应高度重视甲状腺癌高检出率和低死亡率的现状,防控的重点应是大量甲状腺癌患者的合理诊治。
王妍敏熊建菁鲍萍萍杨晓明高文君张敏
关键词:甲状腺癌
上海市静安区1975-2014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分析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 分析1975-2014年上海市静安区≥60岁老年人伤害死亡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为有效开展老年人伤害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75-2014年上海市静安区≥60岁本地户籍老年人口共计5 199例伤害死亡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75-2014年上海市静安区≥60岁老年人口伤害平均死亡率为159.37/10万。伤害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上升。意外跌落是静安区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占伤害总死亡数的53.30%。不同性别、年龄段人群伤害死因分布特点不同。结论 伤害已经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老年人伤害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张欣褚晓婷沈冰王妍敏王云徽杨晓明
关键词:死因分析老年人
1975至2014年上海市静安区户籍人口脑血管病死亡的流行趋势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了解1975至2014年上海市静安区户籍人口脑血管病死亡的流行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静安区1975至2014年居民死因监测资料,计算脑血管病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40年间死亡率变化趋势及平均死亡年龄的变化趋势。结果 1975至2014年上海市静安区户籍人口脑血管病死亡的平均粗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65.60/10万和120.54/10万,男女性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年间脑血管病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χ2趋势=10.58,P<0.001),标化死亡率呈逐年下降的线性趋势,用SAS系统中的AUTOREG(自回归)过程进行时间序列线性趋势拟合,回归模型有意义(t=32.13,P<0.001);脑血管病平均死亡年龄呈逐年上升的线性趋势,采用时间序列线性趋势拟合,回归模型有意义(t=260.46,P<0.001)。结论本文的研究结果提示上海市脑血管病的患病率将持续升高,而脑血管病的存活年龄逐年上升。
张欣杨晓明褚晓婷王妍敏
关键词:脑血管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