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米金标记银染增强法快速检测淋病奈瑟球菌
- 2024年
- 目的建立一种可以在微孔板上快速检测淋病奈瑟球菌的纳米金标记银染增强法。方法以淋病奈瑟球菌的16S rRNA基因为靶基因,分别与纳米金巯基探针、生物素探针杂交,形成三明治杂交结构,然后借链酶亲和素将靶基因锚定在微孔内,通过纳米金催化的银染放大效应产生高灵敏的识别信号,在酶标仪上检测其吸光度值。将该方法与培养法、PCR法同时对105份疑似淋病患者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对比。结果纳米金标记银染增强法最低检测限为1 pmol/L,105份标本淋病奈瑟球菌的检测率与PCR法一致,均为36.19%(38/105),培养法的检出率为33.33%(35/1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的纳米金标记银染增强方法,可快速检测临床疑似淋病患者泌尿生殖道标本,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检测成本低等优点。
- 曾俊萍邱德稳刘佳
- 关键词:淋病奈瑟球菌纳米金
- 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微生态变化及与HPV-DNA的关系被引量:13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微生态变化情况及与人乳头瘤病毒DNA(HPV-DNA)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经病理活检或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的患者509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217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209例及CSCC组83例。同时选取未发生宫颈病变的健康育龄女性272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4组的阴道微生态各项指标[包括加德纳菌、滴虫、孢子、乳酸杆菌、pH值、白细胞酯酶(LE)、唾液酸苷酶(SNA)],计算Nugent评分,检测HPV-DNA载量。从所有研究对象中随机选取261例,根据HPV-DNA检测结果分为HPV阴性组(100例)、HPV阳性组(161例),分析2组阴道微生态各项指标的情况。结果4组加德纳菌、滴虫、乳酸杆菌检出率,阴道pH值≥4.6的受试者比例,以及LE、SNA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孢子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HSIL组加德纳菌检出率高于LSIL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滴虫检出率高于HSIL组及LSIL组;CSCC组乳酸杆菌检出率低于HSIL组、LSIL组及对照组,HSIL组低于对照组;CSCC组阴道pH值≥4.6的受试者比例高于HSIL组、LSIL组及对照组,HSIL组高于LSIL组及对照组;LSIL组LE阳性率低于CSCC组、HSIL组及对照组;HSIL组SNA阳性率高于LSIL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阳性组Nugent评分≥7分(细菌性阴道炎)、阴道pH值≥4.6的受试者比例,LE阳性率、SNA阳性率均高于HPV阴性组,乳酸杆菌检出率则低于HPV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孢子和滴虫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微生态变化可能是导致宫颈病变的主要原因,也可能是HPV持续感染及宫颈病变发生、发展的潜在因素。
- 林蓉蓉刘佳邱德稳曾俊萍
- 关键词:阴道微生态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宫颈鳞状细胞癌
- 宫颈癌合并罕见巨大淋巴结转移1例分析
- 2016年
- 1病例资料
患者,38岁。因卵巢囊肿术后5个月,妇检发现盆腔包块4d于2013年7月18日入院。于2013年7月5日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少许流血,7月14日当地B超,提示"盆腔包块",于2013年7月17日来我院就诊,彩超示"子宫正常大小,子宫左侧见76×54×51mm的实质性回声,回声不均匀,提示:左宫旁实性包块"。2004年因"左输卵管妊娠"在外地行腹式左输卵管切除+右输卵管结扎。
- 刘晖熊树华刘佳
- 关键词:宫颈肿瘤淋巴
- 2016-2019年南昌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现状及药敏分析被引量:15
- 2021年
- 目的了解南昌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并进行药敏分析,为临床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6—2019年该院103254例疑似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的感染情况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3254例标本中共检出支原体阳性标本50970例,感染率为49.36%,其中解脲脲原体(Uu)感染41478例(40.17%),人型支原体(Mh)感染970例(0.94%),Uu+Mh混合感染8522例(8.25%);Uu感染率明显高于Mh和Uu+Mh,连续4年总体呈上升趋势,而Mh感染率呈下降趋势,Uu+Mh混合感染率相对稳定。女性Uu、Mh、Uu+Mh感染率分别为45.46%、1.08%、9.20%,明显高于男性的28.81%、0.64%、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岁年龄段人群支原体感染率(51.32%)最高。Uu、Mh和Uu+Mh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四环素及交沙霉素敏感性较高,耐药率较低;Uu、Mh和Uu+Mh对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均较低,耐药率较高;Uu对除交沙霉素外的大环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和罗红霉素敏感性较高,对红霉素耐药率较高,而Mh和Uu+Mh对该类药物耐药率均较高;Uu、Mh和Uu+Mh对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的耐药率连续4年逐年小幅下降。结论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四环素及交沙霉素可首选用于该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治疗。南昌地区Uu感染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应重视对该地区支原体感染的实时监控,加强临床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曾俊萍刘佳曾辛
- 关键词: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耐药性
- 子宫颈癌患者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观察子宫颈癌患者放射性直肠炎(RP)的发生率,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子宫颈癌患者,放疗后至少随访3个月,观察RP发生率,比较RP与非RP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R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RP发生率为50.83%(61/120),其中急性RP发生率为36.67%(44/120),慢性RP发生率为14.17%(17/120);1、2、3、4级RP发生比例分别为78.69%(48/61)、13.11%(8/61)、6.56%(4/61)、1.64%(1/61)。不同年龄、直肠平均受照射剂量、直肠V30、直肠V40、直肠V50中RP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OR=1.249,95%CI(1.022,1.615),P<0.05]、直肠平均受照射剂量≥40 Gy[OR=1.358,95%CI(1.097,1.704),P<0.05]、直肠V40≥40%[OR=1.375,95%CI(1.119,1.762),P<0.05]是子宫颈癌患者发生R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子宫颈癌患者中RP发生率较高,特别是急性RP;高龄、直肠受照射剂量大、直肠受40 Gy剂量照射体积大是子宫颈癌患者发生RP的危险因素。
- 严金金刘佳
- 关键词:子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
- 子宫内膜癌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及其与巨噬细胞浸润的关系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及其与巨噬细胞浸润的关系。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7年12月60例在本院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同时纳入同期在本院治疗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60例和增生期子宫内膜患者6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所有患者子宫内膜中的MCP-1蛋白表达和CD68标识巨噬细胞浸润表达情况,分析子宫内膜癌中MCP-1蛋白表达与CD68标识巨噬细胞浸润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中MCP-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67%(7/60)、78.33%(47/60)和13.33%(8/60),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中CD68标识巨噬细胞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4/60)、81.67%(49/60)和18.33%(11/60),三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CP-1蛋白表达与CD68标识巨噬细胞浸润均明显高于增生期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CP-1蛋白与CD68标识巨噬细胞浸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913,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与MCP-1及巨噬细胞的异常表达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浸润的MCP-1和巨噬细胞能够促进肿瘤淋巴管和血管的形成,加速肿瘤的浸润和转移。
- 廖红熊树华肖仲清刘佳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 不同病原菌血流感染新生儿炎症指标差异性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不同病原菌血流感染新生儿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分类百分比(NEU)、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差异性,为新生儿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264例血培养阳性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原菌种类分为革兰阴性菌(G-菌)组196例、革兰阳性菌(G+菌)组50例和真菌组18例;另随机选取同期184例血培养阴性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根据患儿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类型分为大肠埃希菌组、肺炎克雷伯菌组、黏质沙雷菌组、肠球菌组、无乳链球菌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分别比较不同病原菌血流感染新生儿各项炎症指标的差异性,并且评价各项炎症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264例血培养阳性新生儿中感染G-菌196株(74.24%),感染G+菌50株(18.94%),感染真菌18株(6.82%)。G+菌组WBC均明显高于G-菌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菌组、G-菌组NEU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真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组PLT低于G-菌组,G-菌组又低于G+菌组,G+菌组又低于对照组,4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菌组、G+菌组、真菌组CRP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菌组、G+菌组、真菌组PCT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菌组PCT水平高于G+菌组,G+菌组又高于真菌组,真菌组又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种主要病原菌所致血流感染新生儿WBC两两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乳链球菌组NEU均明显高于大肠埃希菌组、肺炎克雷伯菌组、肠球菌组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克雷伯菌组、黏质沙雷菌组PLT降低幅度均明显高于大肠埃希菌组、肠球菌组和无乳链球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乳链球菌组CRP�
- 林蓉蓉邱德稳刘佳高国栋
- 关键词:病原菌血流感染新生儿炎症指标
-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对子宫内膜腺癌淋巴管形成与临床进展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观察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和LYVE-1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AMs和LYVE-1蛋白与子宫内膜腺癌中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选取符合实验要求的49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0例和正常子宫内膜20例作为对照组。CD68、CD163、LYVE-1分别标记巨噬细胞、M2型巨噬细胞、淋巴管内皮细胞,采用免疫组化的技术分别检测三个蛋白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以上指标与子宫内膜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⑴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CD68阳性巨噬细胞、CD163阳性巨噬细胞表达显著高于两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FIGO分期、病理分级、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年龄、肌层浸润深度无关(P>0.05);⑵LYVE-1蛋白在三组子宫内膜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高于子宫内膜良性病变,且与FIGO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无关(P>0.05);⑶LYVE-1蛋白与CD68阳性巨噬细胞、CDl63阳性巨噬细胞表达呈正相关(P=0.035,P=0.007)。结论 TAMs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升高,且与肿瘤的FIGO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相关,提示TAMs可能在肿瘤发生、发展、淋巴转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廖红熊树华肖仲清张龙刘佳
- 关键词:子宫内膜腺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淋巴管CD68
- 黄芪多糖注射液对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注射液对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采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和洛铂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试验组加用黄芪多糖治疗,连续治疗4个周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免疫功能及安全性。结果: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洛铂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多糖注射液能够改善免疫功能,提高治疗安全性。
- 严金金刘佳
- 关键词:卵巢肿瘤黄芪多糖注射液免疫功能
- 腹膜外/经腹膜淋巴结切除分期术在中晚期宫颈癌中应用的对比分析
- 2021年
- 目的对比分析腹膜外/经腹膜淋巴结切除分期术在中晚期宫颈癌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肿瘤科首诊伴淋巴结肿大的中晚期宫颈癌(ⅡB-IVA期)40例,按照手术方式随机分成腹膜外组(n=20)和经腹膜组(n=20),分别行腹膜外及经腹膜盆腔淋巴结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分期术,术后行同步放化疗。结果腹膜外组和经腹膜组均完成盆腔淋巴结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腹膜外组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排气时间快,术后至放疗开始时间短,分别为:119.45±10.12vs141.15±8.03min,51.50±7.63vs71.50±10.01ml,26.0±2.87vs52.65±11.52h,9.00±0.92vs12.35±1.76d,且术中血压平稳,肠粘连肠梗阻及淋巴囊肿术后并发症少,随访放射性肠炎轻,跟经腹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淋巴结切除个数41.20±2.95vs42.10±4.68个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尚不能改善患者预后。结论虽不能改善患者预后,但伴淋巴结肿大的中晚期宫颈癌腹膜外淋巴结切除分期术较经腹膜入路更具优势,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 严金金熊树华刘佳
- 关键词:宫颈癌腹膜外淋巴结切除放射性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