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尚耀华

作品数:17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大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连市科技局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皮瓣
  • 5篇缺损
  • 4篇动脉
  • 4篇血管
  • 3篇外科
  • 3篇疗效
  • 3篇临床疗效
  • 3篇骨折
  • 3篇关节
  • 2篇性关节炎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软组织
  • 2篇软组织缺损
  • 2篇组织缺损
  • 2篇踝关节
  • 2篇踝关节骨折
  • 2篇外固定
  • 2篇微粒
  • 2篇显微外科

机构

  • 17篇大连市中心医...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尚耀华
  • 17篇杨文峰
  • 16篇钟声
  • 15篇张铁慧
  • 13篇任远飞
  • 10篇梁武
  • 9篇董玉金
  • 2篇杨茂伟
  • 1篇孔爱红
  • 1篇吕亚囡
  • 1篇周瑜

传媒

  • 4篇中国伤残医学
  • 3篇中国医疗器械...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手法整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比较分析手法整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68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的入院时间均在2015年7月-2017年1月期间,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接受手法整复外固定治疗的患者为外固定组(对照组),开展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为内固定组(观察组),对比2组患者的关节功能评分、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Mazu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住院时间较外固定短,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好转概率相比于对照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今后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李巨涛尚耀华钟声杨文峰张铁慧
关键词:手法整复外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踝关节骨折临床疗效
后外侧入路在复杂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索后外侧入路在复杂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3日-2017年2月23日期间我院复杂踝关节骨折100例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外侧入路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后外侧入路治疗,随访1年,观察其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拄拐下床非负重活动时间(14.85±5.74)天、骨折平均愈合时间(58.55±9.85)天、出血量(75.85±6.85)ml、手术时间(57.64±2.33)分钟、疼痛评分(6.45±1.42)分、总有效率(98.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0%)、Olerud and Molander踝关节骨折功能评分(75.42±2.36)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复杂踝关节骨折患者实施后外侧入路治疗效果显著,且能够提高手术安全性。
尚耀华梁武任远飞董玉金杨文峰钟声徐连春
关键词:复杂踝关节骨折后外侧入路
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缓释微粒的合成与鉴定
2019年
目的:合成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缓释微粒,并检测其体外缓释作用。方法:本实验使用可降解高分子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采用乳化分散法,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进行包裹,制成可控制释放的微粒。测定VEGF体外释放情况并描绘成曲线。结果:制得VEGF的缓释微粒大小约80~120nm。体外释放检测开始时为快速释放期,随后为缓慢持续释放。结论:此实验证实成功构建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缓释微粒。
钟声尚耀华杨文峰任远飞董玉金梁武张铁慧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粒显微外科血管生成
腕掌关节成形术治疗Eaton Ⅳ型第一腕掌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2015年
目的探讨腕掌关节成形术治疗EatonⅣ型第一腕掌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6例开放性EatonⅣ型第一腕掌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了关节成形术的治疗。结果 6例患者经过系统康复治疗,手术治疗,并跟踪随访12-45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0个月。拇指VAS分值术前6.0分,术后1.5分;桡侧外展术前为10°,术后为30°;对掌术前为4.2 cm,术后为2.0 cm;掌侧外展术前20°,术后35°;握力术前10 kg,术后20 kg;捏力术前1.6 kg,术后3.0 kg;TAM系统评定法评定,结果是疗效优良4例,中1例,差1例。结论腕掌关节成形术是治疗EatonⅣ型第一腕掌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任远飞梁武张铁慧杨文峰尚耀华钟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手指皮瓣中应用的可行性探讨被引量:2
2017年
手指末节皮肤缺损是常见疾病.修复方法较多.既往多是基于尸体研究.无法准确反映患者手指血管实际的损伤情况。我科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的手指血管进行术前探查,并且临床应用25例,现报道如下。
任远飞周瑜杨文峰孔爱红钟声董玉金张铁慧赵延涛李巨涛梁武尚耀华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皮瓣常见疾病指血管
应用腓动脉双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跟腱区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一例被引量:7
2020年
跟腱区皮肤较薄,外伤后常常造成跟腱外露。跟腱区宽度超过6 cm的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治疗,一直是较棘手的问题,往往需要游离皮瓣进行修复,修复时大多牺牲1条主干血管和大隐静脉的属支。本例采用腓动脉双蒂穿支,分别从近、远两端旋转修复,旋转的角度在90°~180°之间,灵活方便,结合VSD和植皮处理,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任远飞钟声尚耀华杨文峰徐连春张铁慧杨茂伟
关键词:腓动脉跟腱软组织缺损
分米波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抗炎作用的机制研究
2018年
目的:使用大鼠动物模型探讨分米波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造大鼠右踝关节注射尿酸钠悬液诱导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术后30d内观察组行分米波治疗,对照组不行分米波治疗。每组动物分别于术后、进行大体观察和关节肿胀指数评价,光镜观察及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及关节液中所含白介素-1β含量以及图像分析观测大鼠踝关节软骨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分米波处理组造模后10d关节肿胀有减轻缓解的趋势,15d关节肿胀减轻,关节肿胀指数有差异(P<0.05),镜下见滑膜炎症减轻,炎细胞浸润明显减少。造模后30d关节肿胀显著减轻(均P<0.01)。镜下见滑膜细胞增生及炎细胞浸润明显减轻,新生小血管及成纤维细胞增生较少。两者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处理组大鼠关节液IL-1β、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IL-1β水平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分米波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关节组织局部的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水平有关,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方法。
钟声张铁慧梁武任远飞董玉金杨文峰尚耀华徐连春
关键词:分米波痛风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
VSD联合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骨折伴软组织缺损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评价VSD联合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骨折伴软组织缺损的效果,了解影响骨愈合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选择的患者为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胫骨骨折伴软组织缺损者,共计60例,选择要求为随机,地点为本医院骨科,所有患者均采用VSD联合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移技术。观察手术效果评估、功能恢复评估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了解影响手术效果的危险因素。[结果]采用VSD联合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移技术治疗软组织平均缺损面积达8.4 cm的胫骨骨折患者,经过长达1年多的随访,骨折愈合良好,平均外固定时间约6.8个月,胫骨明显延长,且外固定指数和骨搬运速度等也得到很好的恢复,经Paley评估优良率达到81.67%,影响骨愈合、功能恢复的因素有延长长度和外固定时间。[结论]VSD联合Ilizarov外固定架骨搬移技术不仅在治疗效果上具有优势,且在控制感染方面也具有很高的有效率,能够在单次手术中完成固定、康复、塑形,应用价值性高。
杨文峰张铁慧梁武任远飞董玉金李巨涛尚耀华钟声
关键词:VSD胫骨骨折软组织缺损
游离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瓣亚急诊修复手指皮肤缺损25例被引量:21
2020年
目的探讨应用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瓣亚急诊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4年8月至2017年3月,采用游离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瓣修复手指复合组织缺损患者25例27个皮瓣,男22例,女3例;年龄16~48岁,平均34.3岁。末节指腹缺损18例,近中节指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4例,末节远指间关节背侧皮肤缺损3例,其中合并伸肌腱止点缺损3例,合并指固有神经缺损4例。清创后皮肤缺损面积1.4 cm×2.5 cm^1.8 cm×3.2 cm,指动脉缺损长度1.5~3.4 cm,指神经缺损长度0.6~3.0 cm,伸肌腱缺损长度1.2~2.0 cm,入院后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了解桡动脉浅支走行情况和从桡动脉的起点,入院3~5 d后行游离桡动脉掌浅支腕横纹皮瓣修复。术后随访观察被修复指的外形、皮瓣挛缩情况,两点分辨觉,以及腕部供区的瘢痕,观察腕部、手指的活动情况。结果术后24例皮瓣顺利存活,供区愈合良好;有1例术后第二天出现动脉危象,经过探查再次吻合血管后好转。有1例术前超声发现血管变异,桡动脉在桡骨茎突近端6 cm发出,术中向近端分离高位切取。术后随访7~12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颜色及质地与周围皮肤接近,供区瘢痕不明显,腕部屈伸活动正常。皮瓣的两点分辨觉平均为7.3 mm(6.2~9.3 mm),缝合神经组平均7.4 mm,未缝合神经组平均7.1 mm,皮瓣感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拇、手指再造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7例,良5例,中3例。结论桡动脉掌浅支存在血管变异,术前超声及时发现后,亚急诊行腕横纹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仍然安全可行。
任远飞吕亚囡钟声尹晓尚耀华杨文峰徐连春董玉金张铁慧
关键词:指损伤外科皮瓣桡动脉掌浅支血管变异
第二足趾移植修复拇指缺损临床应用
:报道应用第二足趾移植修复拇指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拇指缺损47例患者采用第二足趾移植再造拇指. 结果:术后47例全部存活,其中4例发生顽固性血管痉挛,经治疗缓解.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协会拇、手指再造功能...
尚耀华杨文峰梁武张铁慧
关键词:拇指再造第二足趾移植临床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