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宇
- 作品数:12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云南省联合支持国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样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5年
- 由各种因素导致的重症肝病的终末治疗的最好手段一直是原位肝移植,但长期以来肝供体的缺乏和免疫排斥引起的一系列问题极大地限制了该手术的运用,同时,在肝脏相关药物的筛选中,原代肝细胞难于培养且易在培养过程中变异,而随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肝细胞分化的潜能。因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而成的肝样细胞在再生医疗和药物筛选领域具有较好的运用前景,本文就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肝样细胞的诱导培养条件,生物学特性及其运用前景加以综述。
- 李振宇陈玲霞尹博文代解杰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肝样细胞
- 滇西亚种树鼩微卫星分子标记的筛选和研究
- 目的 筛选出适用于滇西亚种树鼩种群遗传质量控制的特异性微卫星分子标记。方法 首先从树鼩全基因组序列中筛选出约700个微卫星位点,择优选出约100个位点设计引物,去除有不良因素的,最后保留33对和文献报道的13对引物对滇西...
- 张媛李晓飞李振宇仝品芬陈玲霞尹博文代解杰
- 关键词:微卫星分子标记
- 树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样细胞分化的研究
- 目前治疗各种因素导致的重症肝病的最好手段一直是原位肝移植,但长期以来肝供体的缺乏和免疫排斥引起的一系列问题极大的限制了该手术的运用,同时,基于原代肝细胞难于培养且易在培养过程中变异的特性,制约了其在肝脏相关药物的筛选中的...
- 李振宇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肝样细胞分子特征
- 树鼩HGF全长编码序列的克隆及分子特征分析
- 2016年
- 目的获取树鼩肝细胞生长因子的全长编码序列并进行分子特征分析。方法以树鼩肝组织总RNA为材料,通过RT-PCR扩增和序列拼接获得树鼩肝细胞生长因子全长编码序列,进而通过DNAMAN,Pymol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序列和分子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树鼩HGF分子结构在进化中相对保守,树鼩HGF整体结构与人相似。但树鼩HGFαNK1区域相比人HGF多出一个α螺旋,并且有两个更长的β折叠片,另外,树鼩在该区域存在一个很强的表面正电荷区域。这些差异可能会对树鼩HGF与其受体的作用方式产生影响。结论本实验为明确树鼩HGF与其受体的作用方式和树鼩HGF的合成与制备奠定了基础。
- 李振宇陈玲霞尹博文苗雨润宋庆凯代解杰
- 关键词:树鼩肝细胞生长因子分子克隆
- 基于交叉双流特征融合配准网络对阿尔兹海默病中大脑皮质及皮下核团的图像分析
-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和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记忆丧失和认知障碍为特征。如今全球约有9000万人患有AD,预计到2050年,AD患者人数将达到1.15亿。虽然可以延缓...
- 李振宇
- 关键词:阿尔兹海默病
- 树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分化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分化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干细胞技术领域。该成骨诱导分化培养基包括如下组分:体积分数为5%?15%FBS、100?150U/mL 青霉素、100?150μg/mL链霉素、...
- 代解杰陆彩霞罕园园王文广匡德宣李振宇孙晓梅李娜仝品芬
- 文献传递
- 树鼩鞭毛虫的形态学观察及其18S rRNA基因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对树鼩体内的鞭毛虫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基因分析鉴定。方法取树鼩回盲部内容物和粪便经过滤离心处理直接涂片和碘液染色镜检,传统方法提取虫体总DNA,PCR扩增该鞭毛虫的18S rRNA,测序后经BLAST进行同源性分析,并应用MEGA5.1绘制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形态学观察表明树鼩体内的鞭毛虫为三毛滴虫;测序分析表明树鼩鞭毛虫序列18S rRNA与已报道的胎儿三毛滴虫18S rRNA(AY754332.1)同源性高达99%。结论树鼩体内可感染胎儿三毛滴虫,研究结果为树鼩的寄生虫学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 陈玲霞尹博文李振宇孙晓梅代解杰
- 关键词:鞭毛虫树鼩RRNA
- 人工饲养树鼩皮肤真菌携带的调查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调查人工饲养条件下树鼩皮肤真菌携带情况,为实验树鼩的微生物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刮取79只树鼩皮肤表皮碎屑,包括野生来源的51只和人工繁殖的F1代28只,采用沙氏青霉素瓶斜面法和沙氏平皿培养法分别进行培养,对长出的每株真菌进行取样涂片染色,显微镜镜检观察真菌形态,用酚氯仿法提取真菌DNA,PCR扩增ITS基因,测序后经BLAST进行核酸同源性比对,进一步鉴定分析。结果野生来源树鼩有9份样长出真菌,F1代有3份样长出真菌菌落,携带率分别15.69%和10.71%。所有真菌DNA最后进行BLAST比对鉴定后发现为7个种属的真菌,但均无致病性。结论人工饲养的树鼩种群中皮肤真菌携带率较低,并且随繁殖代次增加而下降,未检测到皮肤病原真菌。
- 尹博文陈玲霞李振宇李娜孙晓梅
- 关键词:树鼩皮肤真菌
- 树鼩小肠上皮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与鉴定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从树鼩小肠分离小肠上皮细胞,探索分离培养方法和条件,为药物开发和病原感染机制研究提供体外细胞模型,并且为建立树鼩小肠上皮细胞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胶原酶Ⅺ和中性蛋白酶Ⅰ及DTT联合消化树鼩小肠组织块,得到的细胞经完全培养液培养,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通过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并采用细胞角蛋白荧光染色等方法鉴定细胞。结果经优化分离法得到的肠上皮隐窝细胞团在24 h后贴壁,6 d汇合成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团延辐射状向外长出铺路石样和多角状的细胞;第二代后,每隔2~3 d可传代1次;细胞接种3~6 d为对数生长期;细胞角蛋白18进行免疫荧光鉴定后确定为小肠上皮细胞。结论本实验成功地从树鼩小肠分离到了小肠上皮细胞,并且建立了树鼩小肠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
- 尹博文陈玲霞李振宇李晓飞宋庆凯苗雨润孙晓梅
- 关键词:树鼩小肠上皮细胞酶消化免疫荧光
- 滇西亚种树鼩微卫星分子标记的筛选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筛选出适用于滇西亚种树鼩种群遗传质量控制的特异性微卫星分子标记。方法首先从树鼩全基因组序列中筛选出约700个微卫星位点,择优选出约100个位点设计引物,去除有不良因素的,最后保留33对和文献报道的13对引物对滇西亚种树鼩DNA进行PCR扩增,根据琼脂糖电泳和聚丙烯酰胺电泳结果筛选保留,进行STR扫描再次筛选适于树鼩遗传检测的微卫星位点组合。结果筛选出树鼩微卫星位点22个,STR基因扫描有明显Stutter峰。比较备选位点和最终筛选出的位点,普通树鼩位点中选取5个,2个可用,与滇西亚种的重合率是40%;印度小树鼩位点中选取5个,2个可用,重合率是40%;中缅树鼩的位点中选取3个,2个可用,重合率约70%。结论筛选出的22个微卫星位点适用于滇西亚种树鼩的遗传检测,为树鼩种群的遗传质量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 张媛李晓飞李振宇仝品芬陈玲霞尹博文代解杰
- 关键词:微卫星分子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