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杰

作品数:6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特色临床医学应用发展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咽喉反流
  • 5篇反流
  • 2篇动物
  • 2篇喉咽
  • 2篇喉咽反流
  • 1篇蛋白
  • 1篇低通气
  • 1篇低通气综合征
  • 1篇动物模型
  • 1篇新西兰兔
  • 1篇性疾病
  • 1篇血氧
  • 1篇血氧饱和度
  • 1篇咽喉反流性疾...
  • 1篇咽喉科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 1篇氧饱和度
  • 1篇抑郁
  • 1篇语音障碍

机构

  • 6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篇张立红
  • 6篇王宇光
  • 6篇曹杰
  • 1篇李晶兢
  • 1篇余力生
  • 1篇李进让
  • 1篇耿聪俐

传媒

  • 4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中国耳鼻咽喉...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OSAHS患者血氧饱和度相关指标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相关指标,寻求能够更好地评估OSAHS患者严重程度及相关并发症的指标。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7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确诊为OSAHS的患者110例,回顾性分析其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ography,PSG)结果。依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and hypopnea index,AHI)值将OSAHS患者分为轻度(AHI为5~15次/h)、中度(AHI为>15~30次/h)、重度(AHI>30次/h)3组,对比3组间血氧饱和度相关指标。将OSAHS患者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两组,对比其血氧饱和度指标。结果结果显示轻、中、重3组患者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oxygen saturation,LSaO_2)、平均血氧饱和度(average oxygen saturation,ASa O_2)、氧减饱和度指数(oxygen desaturation index,ODI)经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且与AHI密切相关,其中ODI与AHI相关性最强,呈高度相关(r=0.879),LSaO_2与AHI呈强相关(r=0.613),ASa O_2与AHI中等相关(r=0.525)。未合并高血压组与合并高血压组间患者LSaO_2经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266),ASa O_2和ODI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35和0.009。结论ODI以及ASa O_2是PSG监测中良好的筛查指标,可作为LSaO_2的补充,应用于OSAHS的筛查诊断和严重程度分级。同时ODI以及ASa O_2能够更好地反应出氧减饱和度事件的持续时间和频率,后者与OSAHS患者并发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有关。
赵一馨张立红耿聪俐李超凡王宇光曹杰王文伦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最低血氧饱和度
耳鼻咽喉科门诊患者咽喉反流性疾病、焦虑抑郁患病率及二者关系被引量:19
2020年
目的获得耳鼻咽喉科门诊中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及焦虑、抑郁患者的患病率;探讨精神心理因素(焦虑和抑郁)在其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反流症状指数(reflux symptom index,RSI)量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HAD)量表对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的1111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男486例,女625例,年龄18~96岁,中位年龄38[30,53]岁)。获得LPRD及焦虑、抑郁患病率。病例组选取RSI阳性患者,对照组选择RSI阴性患者,比较两组间HAD评分的差异,并对咽喉反流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151例,对照组960例,LPRD患病率为13.59%(151/1111)。不同性别LPRD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40岁年龄段患病率最高,各个年龄段(18~40岁、41~65岁、>65岁)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饮酒者的LPRD患病率均较非吸烟、饮酒者高,两组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I量表最常见的症状为咽喉异物感(92.72%,140/151)、持续清嗓(88.74%,134/151)、痰过多或鼻涕倒流(82.12%,124/151),两组间各症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患者共91例,患病率为8.19%(91/1111);抑郁患者共76例,患病率为6.84%(76/1111)。LPRD患者中,综合医院焦虑量表评分阳性占29.14%(44/151),综合医院抑郁量表评分阳性占17.22%(26/151)。LPRD组的焦虑症状、抑郁症状得分均高于非LPRD组,两组间上述各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焦虑、胃食管反流病症状为咽喉反流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耳鼻咽喉科门诊中LPRD患病率为13.59%,焦虑患病率为8.19%,抑郁患病率为6.84%。咽喉反流患者中,焦虑患病率为29.14%,抑郁患病率17.22%。年龄、吸烟、饮酒、文化程度、病程、胃食管反流病症状、咽部异物感�
李超凡张立红王文伦曹杰王宇光赵一馨
关键词:喉咽反流焦虑抑郁
一种新西兰兔咽喉反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利用食管内支架联合食管球囊扩张的方法建立新西兰兔咽喉反流动物模型,并探讨模型动物咽喉部组织的病理变化。方法20只新西兰兔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采用以球囊扩张食管下括约肌同时联合金属支架扩张食管上括约肌的方法制作咽喉反流动物模型,对照组采用同样的方法置入食管球囊扩张导丝和食管支架置入导丝,但不进行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定期观察新西兰兔一般状况、下咽部pH值变化、声带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胃蛋白酶含量变化,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差异。结果Dx-pH监测结果显示术后第2周和第4周实验组pH<5.5咽喉反流的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0.0[9.5,35.0]次比0[0,3.0]次,13.0[6.5,22.0]次比1.0[0.5,3.8]次),反流总时间百分比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36%[0.60%,4.57%]比0[0,0.01%],1.36%[0.43%,2.77%]比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光镜下观察喉部组织标本,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新西兰兔声带标本可见淋巴细胞浸润较多,黏膜下腺体增生。对两组间胃蛋白酶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进行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运用球囊扩张食管下括约肌同时联合金属支架扩张食管上括约肌的方法可成功建立新西兰兔咽喉反流动物模型,咽喉反流可造成咽喉部组织的病变。
曹杰张立红王文伦王宇光李超凡赵一馨刘苑君
关键词:咽喉反流PH监测胃蛋白酶
咽喉反流对嗓音疾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3
2015年
目的研究咽喉反流(laryngopharyngalreflux,LPR)在嗓音疾病患者中的患病率;探讨咽喉反流对嗓音疾病患者sF-36健康调查(36-itemshortformhealthsurvey,SF-36)量表及嗓音障碍指数(voicehandicapindex,VHI)量表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因嗓音疾病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及住院手术的患者127例,填写反流症状指数(refluxsymptomindex,RSI)量表、反流体征评分(refluxfindingscore,RFS)量表、VHI量表及sF-36健康调查量表,并进行24h双探头pH监测。另外,通过体检、门诊、病房及网络微信平台等途径收集RSI资料2643例。结果经24hpH监测的127例嗓音疾病患者中,LPR的患病率为46.4%(59/127);收集RSI量表2643例中,第一条目“声嘶或发音障碍”得分大于0的有1241例,初步诊断咽喉反流性疾病(1aryngopharyngalrefluxdisease,LPRD)(RSI得分〉13)807例,占“声嘶或发音障碍”患者的65.0%(807/1241);在127例嗓音疾病患者中,以24h双探头pH监测作为诊断依据,LPR阳性组与LPR阴性组在VHI量表得分中,总分和情感方面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功能和生理方面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F-36健康调查量表的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等方面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嗓音疾病中LPR患病率较高,治疗同时要关注患者生活质量。
王宇光张立红余力生李晶兢李进让赵一馨曹杰
关键词:喉咽反流语音障碍患病率
白细胞介素-8在兔咽喉反流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初步研究白细胞介素-8(IL-8)在兔动物模型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咽喉反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20只普通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只。实验组采用扩张食管上、下括约肌的制作咽喉反流动物模型,对照组为假操作组。建模完成后定期对动物进行24 h pH监测和反流体征量表(RFS)评分,并取上呼吸道不同部位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IL-8的表达水平。结果24 h pH监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动物出现了明显的咽喉反流,与对照组相比,两组间Ryan指数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与对照组的RFS评分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9)。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声带部位的组间IL-8免疫组化染色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在咽鼓管、扁桃体、下鼻甲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咽喉反流可导致喉部IL-8的高表达,IL-8可能在咽喉反流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曹杰张立红王文伦王宇光李超凡赵一馨刘苑君
关键词:咽喉反流白细胞介素-8炎症因子动物模型
声带白斑的发病因素及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 探讨声带白斑发病的危险因素以及临床特点与病理和复发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0年2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行手术治疗的声带白斑患者81例与无咽喉症状的患者160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总结81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声带白斑发病的危险因素与病理和复发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病例组反流症状指数(reflux symptom index,RSI)量表、反流体征评分(reflux finding score,RFS)量表、吸烟指数、饮酒指数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5、-4.82、-4.76、-2.44,P值均<0.05);用声过度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x2=11.38,P =0.01);综合医院焦虑情绪量表评分、综合医院抑郁情绪量表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例接受喉咽食管pH监测的患者咽喉反流阳性率42.8%.81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单纯鳞状上皮增生39例(48%),轻度异型增生18例(22%),中度异型增生12例(15%),重度异型增生10例(12%),原位癌2例(2%).高危病理类型白斑发病年龄明显高于低危组[(64±6)岁比(52±14)岁,t=-2.73,P<0.01];高危病理组散在白斑的比例42%(5/12)与低危组(1.4%,1/6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81,P<0.01).高危病理组与低危病理组的咽喉反流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散在白斑更容易复发(x2=4.27、12.17,P值均<0.05).病理分化程度越差,越容易复发(Mann-Whiteny U秩和检验Z=-2.168,P=0.03).复发组与非复发组之间咽喉反流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咽喉反流、吸烟是声带白斑的发病因素,饮酒、用声过度与白斑发病相关.高龄、散在白斑是声带白斑高危病理类型的相关因素.散在白斑、双侧白斑、初次病理分化程度越重,声带白斑术后越容易复发。
王文伦张立红曹杰李超凡王宇光赵一馨
关键词:声带白斑咽喉反流病理学发病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