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刘婷

刘婷

作品数:32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德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护理
  • 5篇神经内科
  • 5篇内科
  • 4篇腺癌
  • 3篇胰腺
  • 3篇神经内科护理
  • 3篇内科护理
  • 3篇成像
  • 2篇底座
  • 2篇跌倒
  • 2篇定位管
  • 2篇动脉
  • 2篇血管
  • 2篇枕头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上腹
  • 2篇上腹部
  • 2篇体层摄影
  • 2篇静脉

机构

  • 31篇德阳市人民医...
  • 3篇川北医学院
  • 1篇绵竹市人民医...
  • 1篇东软医疗系统...

作者

  • 31篇刘婷
  • 10篇明兵
  • 9篇王延芬
  • 7篇刘艳
  • 7篇邹庆
  • 6篇惠庆桃
  • 6篇宋平
  • 5篇马春
  • 4篇许丹
  • 4篇李莎莎
  • 3篇曾茹雪
  • 3篇李洁
  • 3篇钏冬媚
  • 3篇黄文
  • 3篇周菊
  • 3篇宋思思
  • 3篇陈琴
  • 2篇刘高原
  • 2篇罗小兰
  • 2篇唐继芳

传媒

  • 4篇智慧健康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西部医学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年份

  • 5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0篇2021
  • 7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四肢锻炼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四肢锻炼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两端设置有扶手,所述扶手的顶端均设置有手部置放架,所述底座的正面活动连接有腿部置放架,所述底座的侧面下端固定连接有轮子,所述底座内部的底部设置有液压机...
宋平陈丹刘婷刘斯尔陈琴
文献传递
回授法在帕金森病员跌倒防范中的应用
2020年
目的探讨回授法在降低帕金森病员跌倒风险的效果。方法方便抽样法选取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2018年9月到2019年2月住院治疗的61例帕金森病员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3月到2019年8月住院治疗的的62例帕金森病员作为试验组。采用回授法对实验组进行跌倒防范知识健康宣教后比较两组病员住院期间及出院6月内跌倒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病员在院期间及出院6月内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0%vs 3.3%,x2=4.20,P=0.04;3.2%vs 11.5%,x2=4.02,P=0.045)。结论通过对帕金森病员采用回授法进行跌倒防范知识的健康教育,可降低帕金森病员住院期间及出院6个月内的跌倒发生风险,并且提高了病员的满意度。
刘艳李黄艳刘婷宋平李莎莎陈秀华
关键词:跌倒
一种血氧饱和度探头连线收纳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血氧饱和度探头连线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纳盒、血氧饱和度探头连线和伸缩部,伸缩部包括转轴和扭簧,所述血氧饱和度探头连线缠绕转轴,转轴两端安装扭簧,解决在使用结束后血饱和度线的收纳问题,同时方便快...
刘婷王延芬宋平李黄燕刘艳张宇明文文
文献传递
一种增大颈部MR检查信噪比的枕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增大颈部MR检查信噪比的枕头,属于MR检查技术领域。该增大颈部MR检查信噪比的枕头,包括高度调节组件和枕套组件,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安装在于枕套组件的内部,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两组支撑板和若干气囊,所述枕...
马春惠庆桃高欣梁傲源付琳皓邓成苗许丹刘婷明兵罗小兰
文献传递
常规护理联合风险管理在提高急性病毒性脑炎护理质量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常规护理联合风险管理在提高急性病毒性脑炎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2017年1月至12月因患急性病毒性脑炎而至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平均分成两组,以50例为一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风险事件发生率与住院时间明显较低,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联合风险管理不仅能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出院,而且还能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刘婷
关键词:常规护理风险管理急性病毒性脑炎护理质量
基于构建主义理论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实习护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4年
为探讨基于构建主义理论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实习护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便利选取2023年1月至8月轮转德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78名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科轮转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进行临床护理带教,观察组应用基于构建主义理论并融入思政元素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比较两组护生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核心能力、患者安全态度和职业素养、教学满意度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基于构建主义理论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临床实习护生的带教质量,提高护生核心能力及职业素养,护生教学满意度较高,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陶陶王延芬刘艳明文文李黄艳刘婷
关键词:构建主义理论混合式教学实习护生临床护理教学
一种吸痰计量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痰计量器,包括带刻度的痰液测量筒、筒盖、计时器、吸痰管、负压管、引流接口、阀门和比色卡,吸痰管穿过筒盖,筒盖上安装有计时器,更方便地记录吸痰时间,负压管位于痰液测量筒的侧面,靠近筒盖的位置,避免痰液...
刘婷王延芬李黄燕李欢
文献传递
动态容积灌注CT成像多维度显示直肠癌及对肠系膜下动脉的可行性研究
2023年
目的:探究采用一站式低管电压、高浓度造影剂及高流速注射方法采集动态容积灌注CT(dVPCT)图像集,经后处理重建多期增强图像结合多平面重建(MPR)对直肠癌进行术前T分期,肿瘤灌注分析,并同时三维重建肠系膜下动脉且对其分型及清晰度等可行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20年4月至12月间经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术后病理诊断为直肠腺癌(非特殊型)并行全腹部dVPCT成像患者共107例;采集数据采用低管电压、高浓度造影剂及高流速注射速率19期dVPCT数据集图像经后处理并研究观察以下指标:(1)重建全腹部多期增强图像,包括动脉期、肿瘤强化最佳期、门静脉期并结合MPR评估直肠癌T分期准确性;(2)基于动脉期图像三维重建肠系膜下动脉(IMA),并对(1) IMA及其主要分支,包括左结肠动脉(LCA)、乙状结肠动脉(SA)、直肠上动脉(SRA)走行解剖分型进行评估,(2)基于血管三维重建图像中的曲面重建测量IMA根部至LCA起始端纵向距离,(3)对IMA显示效果进行评估;同时三维重建血管与肿瘤融合图像;(3)经体部肿瘤灌注后处理了解直肠癌与正常肠壁多个灌注参数情况,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渗透性(FE)。结果:107例研究对象中女性42例,男性65例,平均年龄66.27±10.83岁,BMI为23.11±2.96kg/m2;1)基于术后病理分期,直肠癌术前多期重建图像T分期总体准确性约为87.9%;2)107例患者血管三维重建图像中IMA、LCA、SA、SRA的解剖走行为:I型(直乙共干型) 52例(50.5%);Ⅱ型(左乙共干型) 46例(43.0%);Ⅲ型(全支共干型) 7例(6.5%);IV型(无左结肠动脉型) 0例,且IMA总体显示效果较好或很好。3)IMA曲面重建测量IMA根部至LCA起始端纵向距离平均值约为3.8cm(1.7cm-7.8cm);4)灌注伪彩图显示直肠癌全肿瘤多个灌注参数与正常肠壁存在差异。结论:基于一站式低管电压、高浓度造影剂及高流�
兰茜琳张仕勇明兵邹庆刘婷邓鸿义Yu Xi
关键词:直肠癌肠系膜下动脉
基于多模态CT诊断任务对一站式胰腺灌注扫描时相优化方案的可行性
2023年
目的探讨基于多模态CT诊断任务对一站式胰腺灌注扫描时相优化方案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8年7月~2020年11月于德阳市人民医院采用第3代双源CT正常胰腺灌注病例72例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扫描参数设置分为A组和B组。A组(常规灌注组,24例):密集采集时间1.5 s,24次动态容积扫描,总采集时间94.5 s;B组(时间优化组,48例):密集采集时间2.5 s,19次动态容积扫描,总采集时间75 s。依据灌注数据集重建三种模态CT诊断数据,以评价诊断要求满足情况:基于常规增强图像评价主动脉、胰腺及门静脉对应期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基于常规血管图评价胰周血管变异程度;对比胰腺钩突、胰头、胰体及胰尾灌注参数值,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表面通透性(PS)。记录有效辐射剂量。结果两组重建主动脉、胰腺及门静脉对应最佳融合期像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例胃左动脉起源于腹腔干(A组3/24、B组5/48),2例肝右动脉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A组1/24、B组1/48),3例肝左动脉起源于腹腔干(B组3/48),两组中所有图像质量均能支持变异评估。两组各部位正常胰腺灌注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 s密集采集方式运用于A组可使平均有效辐射剂量减少约22.8%。结论与1.5 s密集采集方式相比,采用2.5 s密集采集方式的一站式上腹部检查不影响胰腺、血管成像以及灌注分析,并且能降低辐射剂量。
孙青俞溪明兵明兵邹庆邹庆兰茜琳刘婷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胰腺
一种可调节的负压吸引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负压吸引器,包括负压吸引器本体以及安装在负压吸引器本体上的吸液软管,在吸液软管上套设有支撑环,支撑环的外侧壁上铰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端部设有挤压件,挤压件朝向吸液软管设置,支撑环远离连接杆的一...
刘艳李黄艳王延芬刘婷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