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
- 作品数:19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环梅山岛海域春季浮游古菌群落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海洋浮游古菌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驱动者,但其在近岸海域的水平空间分布特征还未被充分了解。本研究以与陆地紧密相连的环梅山岛海域为例研究浮游古菌在海陆过渡带的水平分布模式。【方法】利用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以期从优势类群分布、群落组成变化和物种共现模式3个层面揭示梅山湾潟湖区和临近海域春季浮游古菌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该海域浮游古菌在原核生物群落中的相对丰度为0.6%-26.5%,向海侧古菌丰度显著高于潟湖区。浮游古菌群落由奇古菌门Marine Group(MG)I和广古菌门MGII主导,MGI的物种组成较为单一,而MGII的系统发育多样性较高。古菌群落的空间分布受同质扩散、环境选择和非主导过程(包括生态漂变)的共同塑造,其中环境选择主要由悬浮颗粒物、硝酸盐、溶解氧、水温和铵盐驱动。通过网络分析发现MGI与红杆菌科细菌呈广泛的负相关,MGII则普遍与SAR11、SAR116和SAR86等异养细菌类群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环梅山岛海域春季浮游古菌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调控因子,拓展了对古菌在海陆过渡带分布规律的认识。
- 闫慧贞徐邹洋陈文杰王璐刘倩高岭岭侯丹迪张德民王凯
- 关键词:近岸海域
- 三疣梭子蟹肠道菌群结构及代谢表型分析
- 曾廷兰叶央芳母昌考王凯李荣华王春琳
- 病害发生对养殖对虾内外环境细菌群落组成及其演替的影响
- 目的:研究病害发生对对虾养殖内外环境细菌群落组成及其演替的影响。方法:(1)对虾养殖体系采样点选择:选取对虾发病的三个时间点(放苗第70天、第80 天和第85 天),采集发病塘和健康塘水体及对虾样品。
- 杨坤杰姚志远王凯黄雷张德民
-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
- 浙北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特征、来源和污染评价被引量:10
- 2018年
- 为了解浙北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和分布特征,本研究以浙北海域64个站位的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检测了Cu、Zn、Cr、Ni、Pb、As、Cd和Hg共8种重金属的含量,并分析了其主要来源和生态风险。结果表明,Cu、Zn、Cr、Ni、Pb、As和Hg(除了s112)的含量均未超过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68.8%的已检出站位Cd的含量达到三类质量标准。Cu、Zn、Ni和As 4种元素呈现出由近岸向外海浓度逐渐降低的趋势(p<0.01)。溯源分析表明,Cu、Zn、Cr、Ni和As主要来自陆源的工农业和生活污水,Pb和Cd主要来自船舶废气、海水养殖和工业污染。地积累指数表明8种重金属的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d>Ni>Cu>Hg>Cr>Zn>Pb>As,只有Cd在所有检出站位中最低浓度也呈现出偏中度污染。潜在生态风险系数评价表明,Hg在3.1%站位存在强生态风险,Cd在所有检出站位中最低浓度也呈现出强生态风险。综合评价8种重金属,发现浙北海域21.87%的采样点存在强生态风险,其中Cd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的贡献达到84.71%。
- 李萌熊尚凌陈伟丁奇芳王凯张德民
- 关键词:重金属含量污染评价
- 象山港海水养殖区弧菌群落动态变化及演替
- 象山港养殖区是我国典型的海水养殖区,弧菌(Vibrio)是引起鱼类细菌性疾病的最重要病菌之一。本研究周期性(8—11月)采集象山港海水养殖区域的网箱区内外海水样品和患病大黄鱼,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弧菌及总细菌数量,采用16...
- 唐姝王凯熊金波胡常巨陈和平郑嘉来张德民
- 关键词:象山港弧菌种群演替鱼类病害
- 文献传递
- 南美白对虾育苗全程幼体微生物群落的演替轨迹
- 近年来,病害频发已成为对虾养殖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虾苗质量与后续养殖中对虾的生长和抗逆抗病能力关系密切。因此,育苗对后续养殖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微生物群落在环境/调控因子和养殖动物健康间的枢纽作用决定了其在养殖系统中的核心地...
- 王艳婷王凯黄雷张德民
-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幼体高通量测序群落演替
- 南美白对虾育苗全程幼体微生物群落的演替轨迹
- 王艳婷王凯黄雷张德民
- 海洋微生物群落信息挖掘与海洋生态环境评价
- 应用高通量测序研究了浙北近岸海域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及其对近岸主要污染物的响应,一些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断面和区域研究,发现浙北近岸海域的微生物群落的地理分布受到空间构建的环境梯度的高度影响;2)季节和网箱养殖均能显著影...
- 张德民朱建林王凯熊金波叶仙森
- 关键词:细菌群落结构近岸海域
- 象山港海水网箱养殖区弧菌群落动态变化被引量:1
- 2017年
- 象山港养殖区是我国典型海水养殖区,弧菌(Vibrio)是引起鱼类细菌性疾病的重要病原菌之一。研究于2012年8月—11月,采集象山港大黄鱼网箱养殖区内外海水和鱼体样品分析弧菌群落组成及其动态演替。典型对应分析结果表明养殖区和对照区弧菌群落随时间变化显著。温度、总有机碳、总磷和活性磷酸盐是弧菌群落结构变异的最大环境驱动因子。采用16S rRNA和rpoA鉴定海水和鱼体组织中分离出的优势菌株,表明养殖区和对照区的弧菌群落组成不同,且病害暴发时对照区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丰度突增。因此,哈维弧菌可作为预测象山港养殖鱼类患病的快速检测指标。病害暴发后由于投加抗生素,养殖区和鱼体组织中纤细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angustum)丰度突增。
- 唐姝熊金波王凯胡常巨郑嘉来张德民
- 关键词:弧菌群落结构鱼类病害环境因子
- 病害发生对养殖对虾内外环境细菌群落组成及其演替的影响
- 本研究选取对虾发病的三个时间点(放苗第70天、80天和85天),采集发病塘和健康塘水体及对虾样品,采用 16S rRNA 基因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对虾养殖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的动态演变。结果表明健康状态显著影响养殖体系内(对...
- 杨坤杰姚志远王凯黄雷张德民
- 关键词:高通量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