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士林

作品数:13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中西医
  • 2篇中西医结合
  • 2篇西医
  • 2篇细胞
  • 2篇腺炎
  • 2篇急性胰腺炎
  • 1篇蛋白
  • 1篇毒热
  • 1篇对中性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性疾病
  • 1篇学科
  • 1篇学科背景
  • 1篇咽异物
  • 1篇咽异物感
  • 1篇研究生教育
  • 1篇研究生人才

机构

  • 11篇大连医科大学...
  • 8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辽宁省中医研...

作者

  • 11篇夏士林
  • 6篇尚东
  • 3篇孙铮
  • 2篇周琪
  • 1篇隋华
  • 1篇项红
  • 1篇胡凤林
  • 1篇于艺
  • 1篇刘涵
  • 1篇李佳
  • 1篇于睿
  • 1篇王长淼
  • 1篇谢明征
  • 1篇张琳
  • 1篇张丽芝
  • 1篇董佩佩
  • 1篇项红
  • 1篇庞敏
  • 1篇孙小桐
  • 1篇刘畅

传媒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生理学报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学科研...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密度脂蛋白对中性粒细胞功能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长期以来,关于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对炎症细胞调节作用的研究集中在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为主的心血管疾病领域。近年来,关于HDL对炎症细胞调节作用的研究已扩展到糖尿病、代谢性疾病、慢性肾脏病、系统性炎症疾病、自身免疫病及感染性疾病等多个领域。研究显示,HDL可以通过影响激活的中性粒细胞细胞因子合成、变形运动、黏附、迁移及消灭病原体进而抑制其功能。临床研究表明,低HDL水平的健康男性体内血清HDL水平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呈负相关,且伴持续性器官衰竭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HDL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存在密切关系。因此,了解HDL对中性粒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及机制对治疗中性粒细胞过度激活所致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王治洲项红夏士林尚东
关键词: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I中性粒细胞
自噬损伤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但对其具体发病机制仍然知之甚少。自噬是真核细胞普遍存在的生物过程,它依赖于溶酶体降解大分子和细胞器。最近文献报道,溶酶体水解酶活性改变和溶酶体相关膜蛋白降解可引起自噬功能障碍,后者又可导致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引发局部或全身炎症反应,并同时伴有线粒体功能紊乱、Ca2+稳态失衡和活性氧的产生,进一步加重病情。本文简述自噬在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滕勇生孙发律夏士林尚东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溶酶体
益气生血法治疗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缓慢的机理探讨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探讨益气生血法治疗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缓慢的理论依据。[方法]分析中医古籍中对于肛瘘及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缓慢的记载,结合临床归纳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缓慢的新诊断标准,阐述气血与肛瘘术后创面的关系,总结益气生血法对于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缓慢的作用。[结果]肛瘘术后愈合缓慢的创面属于中医溃疡的范畴,诊断时间多在三周以上,属于中医疮疡愈合的后期,病机主要为气血亏虚,失于濡养,致创面新肉生长缓慢,迁延不愈。针对其病因病机,采用益气生血的治疗原则,并选用益气生血法代表方当归补血汤治疗,所用方药不仅切中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缓慢的病机关键,又符合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可促进术后创面的恢复。[结论]运用补气生血法治疗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缓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值得临床参考、借鉴和推广。
倪羽佳隋华周琪胡凤林夏士林尚东
关键词:肛瘘术后切口溃疡
十二指肠乳头神经内分泌瘤3例报告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神经内分泌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十二指肠乳头神经内分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例,女性1例,发病年龄68、66和52岁;主要临床表现分别为上腹痛,腹泻及消化道出血;行影像学检查提示2例十二指肠降部占位,3例胃十二指肠镜检示十二指肠乳头病变,活检病理为神经内分泌瘤。3例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分析患者术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结果术后病理发现2例为十二指肠乳头神经内分泌肿瘤G1级,1例为G2级。3例患者均得到随访,1例术后7个月仍无瘤生存,1例术后生存>5年,1例术后4年8个月死于复发。结论十二指肠乳头神经内分泌瘤临床较罕见,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十二指肠镜检有助于明确诊断,积极的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
于艺夏士林张丽芝孙宏琪王长淼
关键词: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瘤手术
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对专业英语教学需求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了解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对专业英语的需求,为中西医结合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以大连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2017级与2018级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共计58人为调查对象,了解其对专业英语课程的需求及意见。结果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自评结果中专业领域应用医学专业英语占48.3%(28/58)、常常用占22.4%(13/58)和从未用过专业英语占1.7%(1/58);在近期对外语的需求过程中,选择在外文杂志发表研究成果占67.2%(39/58)、流利交际占51.7%(30/58)、国际学术交往占46.6%(27/58),阅读专业文献占100%(58/58);在对专业英语教学的评价反馈中,明确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并认为其亟待加强占79.3%(46/58),另有认为需要改革占20.7%(12/58)。结论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对专业英语课程的重视度较高,但学习效果不好,为满足中西医结合研究生对专业英语的需求,需进行中西医结合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提高中西医结合研究生的专业英语及国际交流对话能力。
徐子涵满腾骏亢晶周博夏士林孙铮张琳董佩佩
关键词: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中药单体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8年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临床上常见急腹症,其中的重症胰腺炎,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甚至并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及多器官衰竭,导致死亡。AP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随着对AP的探索逐渐深入,研究者发现中药在其治疗中较有好疗效,其中对中药单体治疗作用的研究成为热点。本文就中药单体治疗AP的主要机制与功能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了解中药单体的作用,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中药治疗AP机制研究方面提供思路。
刘畅夏士林尚东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中药单体
临床科研秘书的设置及其基本要求与作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临床科研秘书的设置必要性、基本要求和作用。方法结合临床科研项目管理、医学生实验技术指导、多课题间互相协调等临床科研秘书的具体工作职能进行分析,并探讨做好临床科研秘书的注意事项。结果阐明临床科研秘书在医学生科研素质培养过程中的必要性、基本要求、优势和职能作用。结论医院科研平台的临床科研秘书作为临床课题开展的指导者和监督者,是连接医学生和临床导师的桥梁,是实现科研手段解决临床问题的重要枢纽。
夏士林刘涵孙小桐于艺尚东
一流学科背景下中西医多学科交叉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被引量:3
2022年
中西医多学科交叉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高质量医学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生源类型差异、培养模式单一、培养经验缺乏等因素,传统的中西医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本文从学生培养、导师制度以及学校交叉学科模式3个层面进行探讨,旨在探索多元化、个性化、国际化的中西医多学科交叉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徐子涵谢明征夏士林李佳周博易玉娟孙铮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研究生教育一流学科
“因毒生热”——毒热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发展被引量:20
2019年
通过阐述中医学毒与热的含义、毒热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毒热物理、生物、化学的演变过程,探讨毒热的来源、病因病机。毒热比热毒的范围更广,毒、热可互为因果,互相转化;其病因为因毒而热,病机或为玄府闭塞,寒郁化热;或伏邪蕴蓄,化毒生热;或杂气瘟疫,感毒化热;或毒邪内生,热发于外。中医"毒热"理论与毒热的现代生物学研究彼此深度融合,毒热理论可用于理解指导治疗现代临床疾病。临床实践中,不应将西医炎性疾病同中医的"热毒"相等同,可将其放在中医"毒热"的理论体系框架中,根据毒热具体的病因病机,审证论治。
周琪夏士林夏士林庞敏庞敏于睿尚东
白藜芦醇对胶质母细胞瘤作用以及与STAT3信号通路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白藜芦醇是国际上公认的癌症化学预防剂,具有抑制大量癌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走向凋亡的特点。该化合物具有脂溶性,能够通过血脑屏障达到药物的有效利用度,从而发挥其生物作用,提示白藜芦醇可成为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的理想药物。原发性脑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神经系统肿瘤,其中以好发于成人期的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GBM)威胁最大。该肿瘤具有高侵袭性及扩散性等特点,临床上尚无有效治疗手段。因此,寻求毒副作用低的抗GBM新药并深入分析其作用靶点,具有重要的临床转化意义。近阶段研究发现,JAK-STAT3信号通路在GBM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其特异性的STAT3负向调控因子也参与了GBM异常增殖。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综述了GBM中STAT3信号通路及其负反馈因子的生物学作用,以及STAT3作为白藜芦醇的重要作用靶点,为今后胶质母细胞瘤临床个体化治疗探索新思路,新途径。
夏士林孙铮
关键词:白藜芦醇胶质母细胞瘤抗癌作用靶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