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活性炭
  • 2篇零价铁
  • 2篇纳米零价铁
  • 1篇生命周期
  • 1篇水体
  • 1篇水体污染
  • 1篇水中六价铬
  • 1篇全生命周期
  • 1篇温室气体
  • 1篇污染
  • 1篇六价铬
  • 1篇CO

机构

  • 3篇浙江工业大学
  • 2篇浙江省海洋水...

作者

  • 3篇武晓
  • 2篇艾宁
  • 2篇屠美玲
  • 2篇曾淦宁
  • 2篇伍希
  • 2篇王铁杆
  • 1篇窦鑫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年份

  • 3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铜藻基活性炭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LCA)的方法,以原料生长、原料运输、活性炭制备和活性炭吸附CO_2 4个阶段为系统边界,对2种不同方法制备的铜藻基活性炭系统进行分析,计算其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GHG)排放量。结果表明:每生产1 kg活性炭,ZnCl_2活化法活性炭(ZAC)和水热炭化-KOH活化法活性炭(HKAC)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以CO_2-eq计)分别为5.926 kg和7.734 kg;活性炭制备阶段电力消耗带来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是最大的排放源;提高活性炭得率和活性炭中碳元素含量有利于减少制备阶段的直接温室气体排放。最后,依据计算和分析结果给出相应建议,以期对活性炭生产与应用过程的碳减排研究提供参考。
窦鑫曾淦宁艾宁伍希武晓屠美玲王铁杆
关键词:活性炭生命周期温室气体
负载纳米零价铁铜藻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去除水中Cr(Ⅵ)的研究被引量:37
2015年
以铜藻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初湿含浸法制备了负载纳米零价铁铜藻基活性炭(NZVI/SAC),并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法对材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纳米零价铁颗粒以50~150 nm粒径的球形形态负载在铜藻基活性炭上,且NZVI/SAC表面具有一层以铁的氧化物形态存在的核壳结构.对水中Cr(Ⅵ)的去除实验表明,NZVI/SAC是一种适用于高浓度Cr(Ⅵ)废水的处理材料;NZVI/SAC去除水中Cr(Ⅵ)的机制是还原反应与吸附共同作用,p H<4时NZVI/SAC对Cr(Ⅵ)的去除以还原作用为主,p H>4时材料对Cr(Ⅵ)的去除主要以NZVI和SAC的吸附作用决定;当载铁量为30%、p H=2、温度为30℃时,2 g·L-1的NZVI/SAC能将100 mg·L-1Cr(Ⅵ)在10 min内快速降解,此时以还原反应为主,最终去除率达100%.
曾淦宁武晓郑林伍希屠美玲王铁杆艾宁
关键词:活性炭纳米零价铁
负载纳米零价铁铜藻基活性炭去除水中六价铬
纳米零价铁是一种比表面积大、反应活性高的纳米材料,常被用于去除水中六价铬的研究,由于纳米零价铁粒径小、易团聚,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将纳米零价铁固定在载体上从而提高其分散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活性炭作为...
武晓
关键词:水体污染六价铬纳米零价铁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