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青海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莉丽
作品数:
7
被引量:93
H指数:5
供职机构:
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高岚
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吾柏铭
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刘励军
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洪小苏
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陈建昌
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7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7篇
医药卫生
主题
6篇
血小板
5篇
蛋白
5篇
膜蛋白
4篇
颗粒膜蛋白
4篇
活化
3篇
血栓
3篇
血栓素
3篇
血栓素B2
3篇
血小板活化
2篇
心肌
2篇
血小板Α-颗...
2篇
GMP-14...
1篇
单克隆
1篇
单克隆抗体
1篇
心病
1篇
心肌梗塞
1篇
心肌缺血
1篇
心绞痛
1篇
血压
1篇
血症
机构
7篇
苏州医学院附...
作者
7篇
洪小苏
7篇
刘励军
7篇
吾柏铭
7篇
高岚
7篇
张莉丽
5篇
潘宜智
5篇
陈建昌
1篇
韩震
传媒
2篇
中华心血管病...
1篇
中国老年学杂...
1篇
中华内科杂志
1篇
江苏医药
1篇
中国循环杂志
1篇
中国高血压杂...
年份
2篇
1995
5篇
1994
共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小板膜表面抗人活化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血浆凝血噁烷B_2、6-酮-前列腺素F_(1α)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995年
采用血小板膜表面抗人活化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单克隆抗体SZ-51,以放射免疫法,检测24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发病1周内的血小板膜表面GMP-140、血浆凝血烷B_2(血栓素B_2,TXB_2)和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的动态变化,并与20例健康人对照。AMI的GMP-140、TXB_2和6-keto-PGF_(1α)在发病早期已明显增高,48h达高峰,以后呈逐渐下降的规律性变化,这表明AMI早期,血小板高度活化。TXB_2和6-keto-PGF_(1α)与GMP-140正相关。梗塞范围广、病情重时,这三项指标增高更为显著。这提示,检测上述指标对监护病情,以及评估预后可能有辅助参考价值,并为发病早期选用抗血小板活性药物提供了客观依据。
吾柏铭
潘宜智
洪小苏
刘励军
张莉丽
高岚
陈建昌
关键词:
GMP-140
血栓素B2
前列腺素F1Α
健康老年人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995年
本文测定了47例健康人血小板膜表面α-颗粒膜蛋白(GMP-140)分子数,探讨不同年龄组血小板活化程度的改变及其意义。
潘宜智
吾柏铭
洪小苏
刘励军
张莉丽
高岚
关键词:
老年人
血小板
GMP-140
膜蛋白
血小板活化在运动所致心肌缺血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1994年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5例冠心病患者和20例健康人踏车试验(ET)前后血小板膜表面α-颗粒膜蛋白(GMP-140)分子数和血浆血栓素B_2(TXB_2)浓度变化。结果显示,冠心病组36例ET阳性,19例ET阴性,正常对照组20例ET均阴性。冠心病ET阳性组运动后即刻血小板膜表面GMP-140、血浆TXB_2较运动前明显升高(P<0.05)。冠心病ET阴性组和正常对照组运动前后血小板膜表面GMP-140、血浆TXB_2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血小板活化可能是运动所致心肌缺血的重要因素。
潘宜智
吾柏铭
洪小苏
张莉丽
刘励军
陈建昌
高岚
关键词:
血栓素B2
颗粒膜蛋白
冠心病
血小板活化在高血压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994年
采用放免法测定36例高血压病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小板膜表面α-颗粒膜蛋白(GMP-140)分子数。结果显示,高血压病患者血小板膜表面GMP-140分子数显著高于正常组,且其含量与舒张压正相关(r=0.6512,P<0.01),而与高血压病分期无关。10例高血压病患者经降压药治疗后,血小板膜表面GMP-140分子数随血压下降而显著减少。提示血小板活化可能参与高血压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吾柏铭
潘宜智
洪小苏
刘励军
陈建昌
张莉丽
高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小板活化
病理
急性心肌梗塞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的改变及意义
被引量:15
1994年
采用抗人活化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单克隆抗体SE-51测定了26例急性心肌梗塞(AMI)和20例健康者血小板膜表面GMP-140。发现AMI患者起病后的1周内,GMP-140呈动态变化,发病后6h、24h即明显增高,48h达高峰,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GMP-140与同步测定之CK-MB峰值呈正相关。广泛心肌梗塞,伴严重心力衰竭、休克和严重心律失常者GMP-140显著升高。结果表明,GMP-140对AMI的诊断、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都有帮助,并为选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
吾柏铭
潘宜智
洪小苏
张莉丽
刘励军
陈建昌
高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Α-颗粒膜蛋白
单克隆抗体
血小板活化在不稳定性心绞痛中的意义
被引量:46
1994年
应用放免法测定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29例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小板膜表面α-颗粒膜蛋白(GMP-140)分子数和血浆血栓素B2(TXB2)浓度,结果显示,UA患者心绞痛发作时血小板膜表面GMP-140及血浆TXB2明显高于SA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和正常对照组,后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心绞痛终止后30分钟,升高的GMP-140全部恢复至正常组水平。GMP-140显著增高者,易发生心肌梗塞和心脏性猝死。提示血小板活化在UA的发生和发展中具重要意义。
潘宜智
吾柏铭
洪小苏
张莉丽
刘励军
陈建昌
高岚
关键词:
心绞痛
血小板
膜蛋白
血栓素B2
乐脂平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疗效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
1994年
对62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观察3个月,其中31例予以乐脂平治疗,每天750mg,分3次口服,另31例不予降脂药物治疗作为对照。3个月后,前组的血清总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分别下降41.5%、11.1%和31.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升42.0%,总有效率分别为84.6%、60.0%,87.0%和100.0%,其降升的百分率与后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服药组未见明显严重副作用。
高岚
吾柏铭
洪小苏
刘励军
张莉丽
韩震
关键词:
乐脂平
高脂血病
药物疗法
疗效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