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静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性状
  • 2篇施事
  • 2篇卫星
  • 2篇互补型
  • 2篇词汇
  • 2篇词汇化
  • 2篇词汇化模式
  • 1篇动词
  • 1篇样例
  • 1篇语言
  • 1篇连续统
  • 1篇类动词
  • 1篇多重对应分析
  • 1篇范畴化
  • 1篇存在性

机构

  • 4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四川外国语大...

作者

  • 4篇李福印
  • 4篇杜静

传媒

  • 1篇现代外语
  • 1篇外语教学
  • 1篇外语研究
  • 1篇语言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破”类动词的多维语义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本文以原型-样例连续统为理论支撑,采用基于用法的多重对应分析探索"破"类动词的范畴化。语料分析发现:(1)"破"和"开"的范畴化受到多重概念变量的共同驱动,范畴结构表征为以原型特征和典型样例为核心、以非典型样例为边缘的原型-样例连续统;(2)"破"和"开"对分离状态变化事件的范畴化呈现分工明确和边界重叠模式:一方面,不同动词各司其职,分别负责不同分离状态变化事件的范畴化;另一方面,"破"和"开"的概念边界相互重合,对应于连续变动的分离状态变化事件。
杜静李福印
关键词:范畴化多重对应分析
存在性状态变化事件的词汇化模式被引量:11
2016年
认知语义学创始人Leonard Talmy(2000:117)提出了著名的语言两分法理论,认为:语言可以分为动词框架语言和卫星语框架语言,并进一步指出现代汉语属于卫星语框架语言。这一理论适用于整个宏事件所属的五类不同的框架事件,即运动事件、体相事件、状态变化事件、关联事件和实现事件。关于现代汉语是否属于卫星语框架语言,学界有较大争论,目前大多数研究集中在运动事件。本文将研究视角转向状态变化事件(event of state change),旨在通过实证研究,从不同的视角探究现代汉语的词汇化模式,从而为现代汉语的准确定位提供更多依据。作为对状态变化事件的初步探索,文章集中研究存在性状态变化这一分类,通过图片描述的方式收集口语语料。语料分析发现存在性状态可以分为致使性和非致使性两种事件,致使性事件编码为卫星语框架结构,而非致使性事件中动词框架结构和卫星语框架结构呈现2:1的比例。本文最终结论认为:1)存在性状态变化事件呈现互补型模式;2)非致使性存在性状态变化事件的表征呈现两种框架结构并行合并模式。
杜静李福印
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的词汇化模式被引量:12
2015年
Leonard Talmy在词汇化模式的研究中提出:语言可以划分为动词框架语言和卫星语框架语言。在这种两分法中,现代汉语和英语相同,都属于卫星语框架语言。Talmy的两分法理论适用于整个宏事件,而目前大多数的研究集中在运动事件中。本文从词汇化模式视角出发,研究状态变化事件中施事性状态变化的词汇化模式,旨在通过实证研究,对现代汉语在状态变化领域中的词汇化模式进行分类和探讨。文章随机选取十五个汉语施动动词,对三十位母语为汉语的受试进行访谈录音,建立小型汉语封闭语料库。经过数据整理分析发现: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的现代汉语表达式呈现动词框架和卫星语框架两种词汇化模式。本语料支持以下结论:在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领域中,现代汉语属于互补型语言。
杜静李福印
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概念构建的认知机制被引量:11
2018年
本文基于Talmy的认知语义学,通过诱导实验探讨了注意视窗开启和概念接合机制对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概念构建的驱动。语料分析发现:1)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的概念构建受注意视窗开启和概念接合机制的共同驱动,前者选择子事件并将因果链切分为部分,后者将开启子事件组合为新的因果链;2)两种机制驱动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呈现开启子事件加合紧凑式、开启子事件加合松散式和开启子事件扣合式三种概念构建模式,表征为动结式、连动式和复合句等不同构式;3)注意视窗开启和概念接合是人类普遍注意感知能力,两种机制对事件概念构建的驱动揭示了注意认知机制的操作过程以及注意系统和语言系统的互动。
杜静李福印邓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