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福印

作品数:70 被引量:642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9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学

主题

  • 19篇语言
  • 18篇汉语
  • 14篇语义
  • 13篇语言学
  • 12篇隐喻
  • 11篇构式
  • 9篇认知语言学
  • 9篇实证
  • 9篇词汇
  • 8篇实证研究
  • 8篇词汇化
  • 8篇词汇化模式
  • 6篇义学
  • 6篇语义学
  • 6篇现代汉语
  • 6篇类型学
  • 5篇动词
  • 5篇语料
  • 5篇认知语义
  • 5篇认知语义学

机构

  • 66篇北京航空航天...
  • 4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广东外语外贸...
  • 2篇西南财经大学
  • 2篇天津师范大学
  • 2篇香港中文大学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湖北理工学院
  • 1篇川北医学院
  • 1篇广州大学
  • 1篇北京电子科技...
  • 1篇中国国际贸易...
  • 1篇阿姆斯特丹自...
  • 1篇四川外国语大...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69篇李福印
  • 5篇邓宇
  • 4篇贾红霞
  • 4篇邓巧玲
  • 4篇杜静
  • 3篇李金妹
  • 3篇任龙波
  • 2篇刘娜
  • 2篇丁研
  • 2篇刘婧
  • 2篇俞琳
  • 1篇杜军
  • 1篇袁野
  • 1篇张迪
  • 1篇秦进平
  • 1篇卫乃兴
  • 1篇夏晓燕
  • 1篇张炜炜
  • 1篇盛春媛
  • 1篇李天宇

传媒

  • 9篇语言学研究
  • 7篇外语教学与研...
  • 5篇外语教学
  • 5篇中国外语
  • 4篇外语学刊
  • 4篇西安外国语大...
  • 3篇外语与外语教...
  • 3篇四川外语学院...
  • 3篇山东外语教学
  • 3篇解放军外国语...
  • 3篇华文教学与研...
  • 2篇现代外语
  • 2篇外语研究
  • 2篇外国语言文学
  • 2篇浙江外国语学...
  • 1篇当代语言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福建外语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7篇2018
  • 8篇2017
  • 6篇2016
  • 9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9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声音的形状:音乐隐喻与音乐认知的体验基础被引量:4
2009年
本文是探讨隐喻及意象图式与音乐认知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受试者为69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试验材料为肖邦的升C小调第20号小夜曲。试验结论:隐喻在音乐理解和认知中起作用;体验性是音乐认知、音乐欣赏和音乐想象的基础;意象图式在音乐理解和认知中起作用;不同的乐曲在听者头脑中产生不同的隐喻和意象图式组合。结论支持认知语言学的假设:语言不是人类大脑中独立的认知机制。
李福印陈芸芸
关键词:隐喻意象图式体验性音乐认知实证研究
典型位移运动事件表征中的路径要素被引量:26
2017年
Leonard Talmy在词汇化模式的研究中提出:语言可以划分为动词框架语言和卫星框架语言。在这种两分法中,现代汉语和英语一样都属于卫星框架语言。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搜集了描述三类典型位移性运动事件的口语语料(火灾逃生、矿难升井、火山爆发),通过实证研究,对现代汉语路径语义要素的词汇化模式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发现:本研究语料支持汉语是动词框架语言,不支持Talmy关于汉语是卫星框架语言的论断;研究不同的事件语域,会得出汉语是不同类型的结论。因此本文建议对现代汉语不同的语域做详尽的语言分析,寻找规律,不建议用卫星框架语言和动词框架语言这种过于笼统的概念给汉语定性。
李福印
关键词:类型学
汉语多义词“立”的认知语言学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认知语言学认为多义词(polysemy)各个义项之间的关系不是任意的,身体和思维及词义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多义词的词义扩展源于人们在客观世界中的身体体验(embodied experience)。以汉语多义姿势动词"立"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一项定量研究探索意象图式(image schema)对词义扩展的潜在理据作用,支持了多义词的义项扩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以人们的身体体验为基础的论断;继而把中文"立"和英文stand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意象图式具有文化差异性,以及意象图式对不同语言中相同词汇的语义扩展方式具有影响。
吴珊李福印
关键词:一词多义词义扩展意象图式
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框架语义学视角——以唐诗《春怨》英译本为例被引量:4
2021年
中国古典诗歌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粹,其翻译历来是一大难题。框架语义学认为,理解语言的基础是理解认知框架,而语言表达式可以激活认知框架。文章以唐诗《春怨》三个英译本为例,从框架语义学视角对古典诗歌英译给出认知解释。分析结果表明:较好的译文所选词语能较好地激活原诗词语所导引的隐含意义,即意象框架元素。通过译例分析可以看出,框架语义学对古典诗歌核心词汇的英译有一定的解释力。
贾红霞李福印
关键词:隐含意义《春怨》
思想的“形状”:关于体验性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0
2005年
“体验性假说”是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该学说认为“人的身体的、认知的及社会的体验是形成概念系统及语言系统的基础”。本实证研究是运用汉语语料对该学说的验证。受试为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2 0 0 2级 2 7名研究生。本文以受试撰写的关于“思想”的短文为语料 ,分析了“思想”的各种隐喻模式 ,得出结论 :“思想”是具体的事物 ;“心”和“脑”都是思维器官及“思想”的容器 ,但是“心”更为典型 ;西方文化中的“心智是身体”的隐喻系统也存在于汉语中 ,但它只是“思想是具体的事物”隐喻系统的一种表现。研究结论支持了“体验性假说”。
李福印
关键词:隐喻实证研究汉语
力动态视角下汉语“使”字句的语义构建——一项基于语料的调查被引量:3
2017年
本研究基于Wolff提出的力动态模型,结合莫言14部小说中的200条语料探讨“使”字句的深层语义构建与表层表达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对这一语义组成成分的原型和非原型构建进行阐释。研究结果表明:(1)相同的表层元素“使”在深层语义上可以构建致使、使能、阻止三类不同的语义元素;(2)深层语义构建的致使类、使能类和阻止类原型的主要特征为致使结果产生或未产生的确定性。这一调查旨在验证和发展Wolff对致使构式语义构建的研究,也为认知语言学面临的“同一形式多种用法”的挑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刘婧李福印
关键词:语义构建
如何阐释认知语言学被引量:13
2009年
本文通过4个重要的视角阐释认知语言学。第一,本文从历时角度把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分成3个十年段,分别阐述每十年的基石性著作和重要事件。第二,文章讨论认知语言学的两个首要共识,这些共识是不同的研究取向都普遍接受的"宪法",是认知语言学的标志。第三,文章谈及三个具体的哲学假设。第四,从人文视角入手,文章介绍4位创始人(Lakoff,Langacker,Talmy and Dirven)的主要理论贡献和特点。最后,提出认知语言学定义的汉语表述形式。
李福印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创始人
从“朝”与“暮”的词义演变看汉语语言及思想中的时间构建
<正>本文旨在探讨汉字“朝”与“暮”在语义层次的发展历程,研究的时间跨度从有相关历史记载的古代汉语文献至今。在认知语言学领域内对“时间”的研究与讨论为数众多。在英语中, 时间概念均来自于空间隐喻(Lakoff 1990,...
盛男李福印
文献传递
“A BECAUSE B”构式的“力动态-注意”认知识解模型
2019年
本文基于Talmy(2015)认知系统交叉模型为'A BECAUSE B'构式提出了一个'力动态–注意'认知识解模型。根据这一模型,本文将注意系统和力动态系统相结合,动态考察了'A BECAUSE B'构式在语义构建中的三个层级及其互动过程。笔者发现,该构式含有三大语义范畴:(1)力动态作用下对抗或和谐类'致使义',包括三类基本模式:BECAUSE-致使型、 BECAUSE-阻止型以及BECAUSE-使能型;(2)力动态条件下各种'结果义'及其实现状态;(3)整个语义构建过程中注意分布与突显。这一发现解决了以往研究中受因事件和使因事件表征顺序与语义突显问题,澄清了该构式既构建概念框架又表达概念内容的双重作用,阐释了'A BECAUSE B'构式的力动态内涵及其突显意义,并进一步否定了Fodor(1983)提出的'自治模块'说。
胡志勇李福印
关键词:BECAUSE
历时构式语法研究现状——《语法化与构式语法交汇研究》评介
2023年
Evie Coussé,Peter Andersson&Joel Olofsson(eds.),2018.Grammaticalization Meets Construction Grammar.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Vi+315 pp.1引言构式语法理论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主张构式是形式-意义对,并将语言概念化为构式网络(Fillmore et al.,1988;Goldberg,1995,2006,2019)。
刘娜李福印
关键词:构式语法语法化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