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翠玲

作品数:10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脊柱
  • 5篇手术
  • 4篇护理
  • 3篇椎体
  • 2篇碘放射性同位...
  • 2篇手术配合
  • 2篇肿瘤
  • 2篇转移癌
  • 2篇椎体成形
  • 2篇椎体成形术
  • 2篇黏合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手术
  • 2篇膝关节
  • 2篇疗法
  • 2篇近距
  • 2篇近距离放射疗...
  • 2篇脊柱手术
  • 2篇脊柱肿瘤
  • 2篇骨黏合剂

机构

  • 9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陈翠玲
  • 3篇吴梅祥
  • 3篇王莉
  • 2篇白波
  • 2篇何二兴
  • 2篇郭倞
  • 2篇尹知训
  • 2篇蓝岚
  • 2篇陈萍
  • 2篇王滨
  • 1篇陈艺
  • 1篇林志雄
  • 1篇李之琛
  • 1篇苏丹红
  • 1篇王栓石

传媒

  • 2篇中华关节外科...
  • 2篇全科护理
  • 2篇中国骨科临床...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颈椎术中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监护的护理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应用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ES-MEP)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联合监护脊髓型颈椎病(CSM)手术中脊髓功能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10月本院行CSM手术同时监测双侧三角肌、肱二头肌、大鱼际肌、小鱼际肌和胫前肌TES-MEP以及双侧正中神经CSEP 1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诱发电位阳性变化的相关因素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术中TES-MEP、CSEP、联合监护的成功率分别为95.4%(187/196)、98%(192/196)和99.5%(195/196)。联合监护阳性6例,其中5例与脊髓功能符合,1例不符合,无假阴性。术中诱发电位阳性9次,2次与体位有关,2次与患者体温下降有关,5次与手术操作不当相关。术后神经损伤1例。患者术后无发生皮肤烧灼伤、红肿热痛、舌咬伤等监护并发症。结论:TES-MEP和CSEP联合监护可安全用于颈椎手术做脊髓功能的监测,降低术后皮肤感染发生率,阳性电位能保证及时正确的护理监护。
王莉陈翠玲蓝岚陈艺林志雄
关键词:脊柱手术诱发电位电刺激护理
术中放疗对脊柱转移癌经皮椎体成型术病人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术中放疗和非术中放疗两种方式对脊柱转移癌经皮椎体成型术病人术中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对22例脊柱转移癌经皮椎体成型术病人按术中放疗和非术中放疗两种方式分为放疗组(n=11)和非放疗组(n=11)。观察两组病人手术进程中生命体征变化、术前术后血常规及电解质变化、术后疼痛评分等。[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第1天钾较术前低;放疗组病人术中手术时间短于非放疗组,术后的疼痛评分低于非放疗组(P<0.05)。[结论]脊柱转移癌经皮椎体成型术病人在术中放疗对病人无明显影响,病人可耐受并可降低术后病人疼痛发生率。
陈翠玲王莉蓝岚吴梅祥
关键词:脊柱转移癌术中放疗手术配合疼痛
METRx Ⅱ系统结合经皮椎弓根钉技术治疗单间隙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手术配合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METRxⅡ系统结合经皮椎弓根钉技术治疗单间隙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护理经验,提高手术配合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0月我院收治20例METRxⅡ系统结合经皮椎弓根钉技术治疗单间隙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护理配合情况。结果:20例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康复良好。结论:术中实施安全有效的体位管理、熟悉手术相关步骤、密切配合手术医师,并注意严格无菌操作,是保障患者安全、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陈翠玲王滨
关键词:微创性脊柱外科手术手术配合
通过增加粒子源数量提高骨水泥包裹后^(125)I粒子表面放射活度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通过增加粒子源数量提高骨水泥包裹后^(125)I粒子表面放射活度的可行性。方法制作高1 cm、直径1 cm的骨水泥圆柱体模型15个,根据所包裹^(125)I粒子数量的不同随机分成A、B、C 3组(n=5),其中A组包裹2枚粒子、B组6枚、C组10枚。测量骨水泥包裹前^(125)I粒子表面总放射活度,然后将骨水泥填满模型,骨水泥未硬化前于模型中央植入^(125)I粒子,硬化后检测其表面放射活度,观察不同数量^(125)I粒子骨水泥包裹模型表面放射活度的变化。结果^(125)I粒子骨水泥包裹后模型表面放射活度明显低于包裹前(P<0.05)。A、B、C 3组包裹后活度衰减率分别为(98.96±0.13)%、(98.06±0.05)%、(95.11±0.0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I粒子被骨水泥完全包裹后,增加粒子源数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表面放射活度,但粒子射线的衰减仍非常严重,很难达到肿瘤靶区的有效吸收剂量,提示通过增加粒子源数量提高表面放射活度的方法并不可行。
吴梅祥陈翠玲符乙敏郭倞尹知训何二兴陈萍白波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脊柱肿瘤碘放射性同位素近距离放射疗法骨黏合剂
肛内镜辅助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护理配合
2015年
目前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手术常需要通过腹部切口取出标本,术后伤口疼痛,且有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是目前外科医生着力改进的热点。经自然通道取出标本可能是一个较好的改进方法[1]。我院胃肠外科完成了经肛门取出标本的肛内镜辅助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28例,近期疗效满意。现将手术中的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陈翠玲王栓石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护理配合
膝关节单髁置换手术的护理配合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总结对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手术科对39例膝关节单髁置换手术的护理配合情况。结果 39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康复良好,未发现并发症。结论术前精心准备和熟练的手术配合是单髁置换手术配合成功的关键。
陈翠玲王滨
关键词:外科手术护理过程
椎体成形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脊椎转移癌的实验研究——骨水泥对粒子射线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125)I粒子骨水泥(PMMA)包裹后表面放射活度的变化,观察骨水泥对粒子射线的影响,为椎体成形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脊柱转移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制作A、B两组不同厚度骨水泥包裹^(125)I粒子的圆柱体模型,其中A组高2.0 cm、直径2.0 cm,B组高1.0 cm、直径1.0 cm,每组各5个模型。检测粒子包裹前表面总放射活度,骨水泥未凝固前于10个实验模型中心部各植入4枚^(125)I粒子,观察各模型表面放射活度的变化,分析骨水泥对^(125)I粒子射线的影响。结果 A组^(125)I粒子包裹前、包裹后表面放射活度分别为(2.379±0.075)、(0.013±0.001)mCi,B组为(2.388±0.045)、(0.022±0.002)m Ci。两组包裹前表面放射活度相似(P>0.05),骨水泥包裹后均明显降低(P<0.05),说明两组模型骨水泥对粒子射线均产生阻挡作用,其中A组模型(直径2.0 cm)表面放射活度较B组模型(直径1.0 cm)下降得更快(P<0.05),阻挡效应更明显。结论PMMA骨水泥对包裹于其内的^(125)I粒子会产生明显的阻挡效应,这种阻挡效应随着骨水泥厚度的增加而逐渐加强,提示椎体成形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脊柱转移癌过程中,应考虑植入粒子与骨水泥填充区域的位置关系,尽可能降低骨水泥对粒子射线的影响。
吴梅祥陈翠玲符乙敏郭倞尹知训何二兴陈萍白波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脊柱肿瘤碘放射性同位素近距离放射疗法骨黏合剂
在脊柱手术护理配合教学中实施PDCA循环法的应用效果探究
2021年
在脊柱手术护理配合教学中实施PDCA循环法,探究其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行脊柱手术治疗的84例患者以及我院外科的18名在职员工(含10 名新晋护理人员),将2019年6月~2020年12月未实施 PDCA 循环法的42例行脊柱手术患者列为普通组,将2020年1月~2020年6月实施 PDCA 循环法的42例行脊柱手术患者列为改良组,比较两种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与普通组比较,改良组在职员工的综合能力较强(P<0.05),改良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配合满意度更高(P<0.05),且在职员工的教学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在脊柱手术护理配合教学中实施PDCA 循环法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能力以及对教学的满意度,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配合满意度。
陈翠玲赖锋灵
关键词:PDCA循环法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吸引头细菌污染率的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调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吸引头细菌的污染率。方法对2015年2月至2015年5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行TKA手术的患者43例52膝进行对照研究,使用两套吸引器负压装置,在无菌区吸空气的吸引管头为对照组,手术中常规使用的吸引管头为实验组。对术中使用的吸引管头进行拭子细菌培养,统计细菌培养的阳性率。结果对照组术中1 h及术后吸引头拭子培养无菌群生长;实验组中有2例在术中1 h、术毕均培养出相同的表皮葡萄球菌,污染率为3.8%。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2.039,P>0.05)。结论在本研究中,TKA术中吸引头细菌污染率低,建议不需要强制常规每60分钟更换吸引管头。
王莉陈翠玲苏丹红李之琛
关键词:手术室表皮葡萄球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