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永娟
-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异丙酚对肝移植术大鼠海马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评价异丙酚对肝移植术大鼠海马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SPF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220~250g,8~10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组)、肝移植术组(O组)和异丙酚组(P组)。O组和P组制备大鼠肝移植术模型。P组于再灌注即刻经右侧股静脉输注异丙酚20mg·kg^-1·h^-1 30min。于再灌注6h时取肝下下腔静脉血后处死大鼠,断头取海马组织,测定海马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浓度;RT—PCR法检测海马JAK2、STAT3、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mRNA表达水平;光镜下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学结果及细胞凋亡情况,计算细胞凋亡指数。结果与S组比较,其余2组血清S100β蛋白和NSE的浓度、海马MDA和NO的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JAK2、STAT3、iNOS的mRNA表达水平和细胞凋亡指数升高(P〈0.05),海马组织病理学损伤加重;与O组比较,P组血清S100β蛋白和NSE的浓度、海马MDA和NO的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JAK2、STAT3、iNOS的mRNA表达水平和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5),海马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结论异丙酚通过阻断JAK2/STAT3信号通路减轻肝移植术大鼠海马损伤。
- 贾莉莉鲍永娟王菲翁亦齐喻文立杜洪印
- 关键词:JANUS激酶2STAT3转录因子二异丙酚肝移植海马
- 七氟醚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海马齿状回区神经发生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 评价七氟醚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海马齿状回区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 SPF级雄性APP∕PS1双转基因小鼠36只,8月龄,体重30~3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2):阿尔茨海默病组(AD组)、氧气组(O2组)和七氟醚组(Sev组);另取野生型小鼠12只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Sev组吸入30%七氟醚2 h,1次∕d,连续3 d,O2组吸入空氧混合气体.末次七氟醚吸入后第22~28天行Morris水迷宫实验,随后处死取海马,采用免疫组化法计数齿状回区双肾上腺皮质激素(DCX)阳性细胞,免疫荧光法计数神经元核抗原(NeuN)∕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和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BrdU阳性细胞.结果 与C组比较,AD组、O2组和Sev组逃避潜伏期延长,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降低,DCX、NeuN∕BrdU和GFAP∕BrdU阳性细胞数减少(P〈0.05);与AD组比较,O2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O2组比较,Sev组逃避潜伏期延长,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降低,DCX、NeuN∕BrdU和GFAP∕BrdU阳性细胞数减少(P〈0.05).结论 七氟醚可通过抑制海马齿状回区神经发生致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认知功能减退。
- 贾俊可鲍永娟郑锋陈畅张宗泽邹玉凤陈婷彭勉王焱林
- 关键词:麻醉药阿尔茨海默病海马神经发生
- 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局部用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止血带相关高血压的防治效果被引量:2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局部用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止血带相关高血压的防治效果。方法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ASA分级Ⅰ-Ⅲ级,年龄58~74岁,性别不限,体重60-78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30):罗哌卡因组(R组)、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局部用药组(D+R组)和右美托咪定静脉用药+罗哌卡因组(Div+R)组。股神经阻滞:R组注射0.5%罗哌卡因15ml;D+R组注射混合液15ml:0.5%罗哌卡因20ml+右美托咪定60μg;Div+R组注射0.5%罗哌卡因15ml。股外侧皮神经阻滞:R组注射0.5%罗哌卡因5ml;D+R组注射混合液5ml;Div+R组注射0.5%罗哌卡因5ml。神经阻滞结束后全麻诱导,Div+R组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经10min输注完毕,随后以0.4μg·kg-1·h-1的速率维持至手术结束前30min。止血带充气压力266~304mmHg,时间设定90min。于麻醉诱导前(T0)、止血带充气即刻(T1)、充气后15、30、45、60、75、90min(T2-7)时记录MAP和HR。记录止血带充气期间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的发生情况。拔除气管导管后行躁动评分。记录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气管拔管时间。结果与R组比较,D+R组与Div+R组T1-7时MAP和HR降低,高血压和心动过速发生率降低,心动过缓发生率升高,躁动评分降低(P〈0.05或0.01);D+R组与Div+R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气管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局部用药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止血带相关高血压产生防治效果,该效果与右美托咪定静脉用药无明显差异。
- 何非鲍永娟吴丽张洁吴绪才董补怀
-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酰胺类止血带高血压
- OPRM1A118G和CYP3A4*18B基因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芬太尼术后镇痛效应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 评价OPRM1A118G和CYP3A4*18B基因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芬太尼术后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肺癌根治术患者139例,河南籍,年龄40 - 64岁,体重40-7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和ABI 3130基因分析仪,进行OPRM1A118G和CYP3A4*18B多态性位点的检测,分别根据OPRM1A118G和CYP3A4*18B基因型将患者分为野生型纯合子组(AA组,*1/*1组)、杂合子组(AG组,*1/*18B组)和突变型纯合子组(GG组,*18B/*18B组).根据2种基因型交互作用分为7组:AA+*1/*1组(Ⅰ组)、AA+*1/*18B组(Ⅱ组)、AG+*1/*1组(Ⅲ组)、AG+*1/*18B组(Ⅳ组)、GG+*1/*1组(Ⅴ组)、GG +*1/*18B组(Ⅵ组)和*18B/*18B组(Ⅶ组).手术结束时接电子镇痛泵,维持VAS评分≤3分.记录患者术后24和48 h芬太尼用量,观察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AA组比较,GG组患者术后24和48 h芬太尼用量升高(P〈0.05);与*1/*1组比较,*18B/*18B组患者术后48 h芬太尼用量降低(P〈0.05).术后48 h时芬太尼用量Ⅱ组和Ⅳ组高于Ⅰ组,Ⅲ组高于Ⅱ组,Ⅴ组高于Ⅰ-Ⅳ组,Ⅵ组高于Ⅱ组和Ⅳ组,Ⅶ组低于Ⅰ-Ⅵ组(P〈0.05).各组患者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RM1A118G和CYP3A4 *18B基因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是引起肺癌根治术患者芬太尼药效学个体差异的遗传因素之一.
- 周一鲍永娟张卫黄晋熙卢锡华章云飞杨宝锋李长生
- 关键词:芬太尼肺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