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婵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篇肺癌
  • 2篇低辐射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诊治
  • 2篇灌注
  • 2篇灌注扫描
  • 2篇肺癌诊治
  • 1篇低剂量
  • 1篇早期疗效
  • 1篇直方图
  • 1篇神经内分泌
  • 1篇神经内分泌癌
  • 1篇肿瘤
  • 1篇纵隔
  • 1篇纵隔神经内分...
  • 1篇纵隔肿瘤
  • 1篇疗效
  • 1篇螺旋计算机
  • 1篇内分泌
  • 1篇内分泌癌

机构

  • 4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封俊
  • 4篇董兴祥
  • 4篇朱婵
  • 3篇高德培
  • 2篇李振辉
  • 2篇蒋洁智
  • 1篇丁莹莹
  • 1篇李鹍
  • 1篇张莹

传媒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中国CT和M...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70KV.50mAs多层螺旋CT低辐射灌注扫描在肺癌诊治中的应用
封俊高德培李振辉董兴祥朱婵
ADC直方图评估肺癌化疗早期疗效的应用初探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对肺癌化疗早期疗效评价的价值。方法对20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在化疗前3 d内、第一周期化疗后3 d内进行常规MRI和DWI扫描,采用设备自带后处理软件生成ADC图,勾画并测量化疗前后整个瘤体的ADC值,用直方图分析软件获得ADC值分布直方图。将20例患者按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两组化疗前、后ADC直方图和平均ADC值的变化。结果 20例患者中有效组(11例)ADC直方图平均值右移,而无效组(9例)ADC直方图显示平均右移不明显甚至左移;两组间平均ADC值变化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ADC直方图有助于评价肺癌化疗早期的疗效。
蒋洁智李鹍封俊董兴祥张莹朱婵丁莹莹
关键词:肺癌化疗疗效扩散加权成像
70KV.50mAs多层螺旋CT低辐射灌注扫描在肺癌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70KV.50m As多层螺旋CT低辐射灌注扫描在肺癌诊治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发现肺部孤立性肿瘤进行70KV.50m As多层螺旋CT低辐射灌注扫描。搜集有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45例患者,鳞癌15例,腺癌23例,小细胞性肺癌7例。利用体部肺肿瘤灌注软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根据非去卷积模型法获得相应肿瘤灌注彩图,测定肿瘤的对比剂达峰时间(TTP)、血流量(BF)、血容量(BV)、渗透性(PMB)。结果鳞癌、腺癌、小细胞性肺癌的TTP(s)分别是:15.62、17.91、16.89;鳞癌、腺癌、小细胞性肺癌的BF(ml/100ml/min)分别是:91.72、77.27、90.60;鳞癌、腺癌、小细胞性肺癌的BV(ml/100ml)分别是:8.06、8.94、11.94;鳞癌、腺癌、小细胞性肺癌的PMB(ml/100ml/min)分别是:13.79、15.17、13.95。结论 70KV.50m As低辐射灌注扫描方法能有效降低射线对患者的辐射,该方法获得的肺部肿瘤的灌注数据可以作为临床分析肺部肿瘤的血供及肿瘤血液灌注的一种手段。
封俊高德培李振辉董兴祥朱婵
关键词:肺癌螺旋计算机灌注低剂量
纵隔神经内分泌癌的CT表现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纵隔神经内分泌癌的CT表现,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和诊断准确性. 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B超/CT引导下穿刺病理证实的7例纵隔神经内分泌癌的CT表现.6例中男5例,女2例,年龄最小19岁,其余6例5...
董兴祥封俊蒋洁智朱婵高德培
关键词:纵隔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