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琛

作品数:3 被引量:107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结
  • 3篇甲状腺
  • 2篇乳头
  • 2篇乳头状
  • 2篇乳头状癌
  • 2篇中央区
  • 2篇中央区淋巴结
  • 2篇微小乳头状癌
  • 2篇腺癌
  • 2篇小乳
  • 2篇淋巴结转移
  • 2篇甲状腺癌
  • 2篇甲状腺微小乳...
  • 1篇乳糜
  • 1篇乳糜漏
  • 1篇乳酸脱氢酶
  • 1篇术后
  • 1篇酮酸
  • 1篇清除术

机构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彭琛
  • 2篇高明
  • 2篇于洋
  • 2篇郑向前
  • 1篇池嘉栋
  • 1篇赵敬柱
  • 1篇程文元
  • 1篇魏松锋
  • 1篇张艳
  • 1篇董莉
  • 1篇阮先辉
  • 1篇杨晓勇

传媒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1401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0
2016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 PTMC )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甲状腺颈部肿瘤科收治的1401例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应用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临床病理特征方面,PTMC男女性别比约1:3.4,其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30.5%。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x2=14.587,P〈0.01)、性别(X2=21.636,P〈0.01)、原发灶数目(X2=35.505,P〈0.01)、肿瘤最大直径(X2=58.868,P〈0.01)、肿瘤位置(x2=8.385,P〈0.05)及被膜外腺外侵犯(X2=26.481,P〈0.01)均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差异。肿瘤处于甲状腺下极时,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最高(48.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45岁、肿瘤直径〉6mm、被膜外腺外侵犯及双侧多发癌灶为PTM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具备男性、年龄〈45岁、肿瘤直径〉6min、腺外侵犯及双侧甲状腺受累等特征的PTMC患者较易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建议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彭琛魏松锋郑向前于洋张艳程文元高明
关键词: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淋巴结转移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及BRAFV600E基因和PKM2、LDHA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
目的:  近年来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的发病率持续快速增长。尽管PTMC恶性程度一般较低,经规范化治疗后预后良好,但其早期即可发生淋巴结转移。本研...
彭琛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M2型丙酮酸激酶乳酸脱氢酶
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后乳糜漏的防治被引量:26
2016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后乳糜漏发生的原因及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6 127例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病例,其中14例患者术后并发乳糜漏。采取全身治疗、局部加压包扎、常压引流、50%葡萄糖注射液或平阳霉素经引流管注入等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时行手术治疗。结果:12例患者行保守治疗后,引流量逐渐减少,至<10 m L/d时拔除引流管;2例患者保守治疗后,引流量未见明显减少,行手术治疗。结论: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时应仔细操作以预防乳糜漏的发生,发生后行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无效时行手术治疗。
郝伟静于洋郑向前杨晓勇赵敬柱董莉阮先辉彭琛池嘉栋高明
关键词:甲状腺癌乳糜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