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蓉
- 作品数:64 被引量:447H指数:11
-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湖北省交通厅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沥青自愈合指标修正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8
- 2018年
- 通过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对70~#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进行无间歇和有间歇条件下的时间扫描试验,分析了沥青自愈合对其疲劳寿命的影响.评价了常见自愈合评价指标HI_1,HI_2和HI_3,并修正了HI_3,得到新指标HI_4,通过愈合行为方程拟合证明了HI_4的适用性.针对上述2种沥青在不同损伤度和间歇时间条件下进行试验,分析了损伤度和间歇时间对其自愈合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SBS改性沥青的自愈合能力优于70~#基质沥青;随着间歇时间的增长,沥青自愈合情况越来越好,但呈现逐渐减缓趋势;损伤度越大的沥青,在同一间歇时间段内愈合越困难.
- 罗蓉许苑许苑冯光乐
- 关键词:沥青损伤度
- 基于表面能理论的破碎砾石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定量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为利用表面能理论定量分析研究破碎砾石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采用蒸气吸附法测试破碎砾石样品在20℃条件下的表面能参数,采用插板法测试20℃、4种不同掺量(0%,0.2%,0.4%,0.6%)抗剥落剂沥青的表面能参数,进而计算了破碎砾石与不同掺量抗剥落剂沥青的结合能以及水稳定性的表面能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破碎砾石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定量分析及排序,一方面从表面能角度研究了抗剥落剂对破碎砾石与沥青黏附性改善的微观机理,另一方面通过严格控制破碎砾石材料、级配、油石比等始终保持一致,进行了抗剥落剂掺量分别为0%,0.2%,0.4%,0.6%的破碎砾石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包含浸水马歇尔试验、真空饱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破碎砾石的表面能参数由极性碱分量主导;(2)抗剥落剂的掺加能够降低沥青的表面能,进而增加沥青对集料的润湿性;(3)掺加抗剥落剂对破碎砾石与沥青之间的黏附性改善主要体现为降低沥青自身的内聚能进而增加其对集料的润湿性,以及提高沥青的表面能酸分量进而增加其与集料的黏附结合能两个方面;(4)破碎砾石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微观表面能评价指标与宏观性能试验指标的排序相同,由此论证了表面能体系用于破碎砾石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定量分析的准确性。
- 邓冲邓冲罗蓉
- 关键词:道路工程水稳定性
- 基于弹性薄膜理论的台背加筋间距计算方法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采用土工合成材料防治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时,《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建议在桥台附近可以采用反包或者锚固的方式对土工合成材料进行处理,但是规范仅给出一种铺设间隔计算公式,未明确提出间隔计算公式适用于反包还是锚固处理方式,鉴于采用反包和锚固两种处理方式时土工合成材料的边界条件存在差异,有必要对反包和锚固情况下的铺设间距计算进一步研究.以弹性薄膜理论为基础,建立土工合成材料在土体中加筋的受力模型,以反包和锚固两个边界条件,推导得到两种情况下土工合成材料铺设间距计算方法.经在湖北潜江至石首高速公路试验段应用,采用该法计算得到的土工合成材料铺设间距合理,对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处治效果显著.
- 王丽静罗蓉罗蓉黄婷婷
- 关键词:道路工程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土工合成材料锚固
- 沥青混合料介电特性温度-频率等效原理被引量:1
- 2021年
- 为量化温度、频率对沥青混合料介电特性的影响,实现无损检测设备在不同温度、频率下的数据统一,通过理论推导建立基于温度、频率的沥青混合料介电模型和温度-频率等效原理,进行不同温度、频率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相对介电常数的测量试验。试验采用介电常数测试平台测定2种沥青混合料在30~60℃温度范围、6种频率条件下的相对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用以验证沥青混合料介电模型和温度-频率等效原理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在30~60℃温度范围内,沥青混合料相对介电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1~1000 kHz频率范围内,沥青混合料相对介电常数随频率增大而减小;基于温度、频率的沥青混合料介电模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对2组沥青混合料相对介电常数的拟合优度R2均在0.95以上;温度-频率等效原理对2组沥青混合料相对介电常数的拟合优度R2均在0.90以上,可以作为实现无损检测设备在不同温度、频率条件下数据统一的理论基础。
- 于晓贺罗蓉王锦腾李冲束裕
-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介电特性温度等效原理
- 不同集料表观特性对沥青-集料黏附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1
- 2020年
- 为了探究集料表观特性对沥青-集料黏附性能的影响,选取集料图像测试系统测试集料的表观特性,采用磁悬浮重量平衡系统测试精细化加工工艺加工的玄武岩和辉绿岩、常规加工工艺加工的玄武岩和辉绿岩等四种集料的表面能参数,使用表面张力仪测试国创70#基质沥青、克拉玛依沥青两种沥青的表面能参数.通过Young-Dupre方程计算沥青-集料黏附能并与集料表观特性建立联系.试验结果表明:精细化加工比常规加工的玄武岩棱角性增加203.3,表面纹理增加18.20,与克拉玛依沥青的黏附能增加34.16 erg/cm2,与国创70#基质沥青的黏附能增加20.8 erg/cm2;常规加工比精细化加工的辉绿岩棱角性增加432.8,表面纹理增加10.7,与克拉玛依沥青的黏附能增加12.69 erg/cm2,与国创70#基质沥青的黏附能增加3.59 erg/cm2.
- 胡芙蓉涂崇志李仁君罗蓉
- 关键词:集料黏附性表面能
- 基于表面自由能的煤直接液化残渣改性沥青性能分析被引量:23
- 2016年
- 为评估煤直接液化残渣(DCLR)改性沥青的微观性质及其与典型集料的匹配性,基于表面自由能理论,采用插板法对3种DCLR改性沥青、1种天然改性沥青以及1种基质沥青的表面能进行测试,并分别得到对应前进及后退过程的2套表面能参数,结合蒸气吸附法测试得到的2种典型集料的表面能参数,进一步计算得到沥青自身的内聚结合能以及有水、无水条件下沥青-集料组合的黏附结合能。通过与天然改性沥青及基质沥青对比,采用表面能指标量化评价了DCLR改性沥青的愈合及抗内聚开裂性能及其与典型集料组合的愈合性能、抗黏附开裂性能以及水稳定性。结果表明:3种DCLR改性沥青与集料组合的水稳定性均优于基质沥青,且7#DCLR改性沥青的抗内聚开裂性能及与集料组合的抗黏附开裂性能最好。
- 张德润罗蓉陈彧张胜振盛英
- 关键词:道路工程煤直接液化残渣沥青性能分析表面自由能水稳定性
- 基于广义西格摩德模型研究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和相位角主曲线被引量:10
- 2017年
- 针对目前国内评价沥青混合料粘弹性性质时关注动态模量而忽略相位角的性质这一问题,对动态模量主曲线绘制方法进行完善并补充相位角主曲线绘制方法.采用4种沥青混合料试件进行单轴压缩动态模量试验,确定基于广义西格摩德模型的动态模量主曲线和存储模量主曲线,最后根据2种模量主曲线拟合参数计算得到相位角主曲线模型方程.结果表明,在动态模量和存储模量主曲线确定前提下,相位角主曲线拟合情况良好,反映出该方法绘制相位角主曲线是可行的.
- 陈辉罗蓉刘涵奇吕慧杰冯光乐
-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相位角主曲线
- 动态贯入下浇注式沥青混合料的永久变形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基于修正Burgers模型推导出动态贯入下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的模型,用该模型对浇注式沥青混合料(GA-10)在动态贯入试验下的永久变形试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获得了不同温度、荷载应力峰值和间歇时间下的模型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高温重载是使浇注式沥青混合料产生永久变形的重要因素,永久变形经历了快速增长和缓慢增长两个阶段;高温使黏弹性变形恢复的能力下降,黏弹性残余应变量增大,同时加速永久变形量的产生;由于混合料硬化松弛的影响,间歇时间越长,混合料产生的永久变形量越大,在不同间歇时间下,黏度和非线性增长速度值基本保持不变;较大的荷载应力峰值使混合料的内应力变大,黏弹性变形恢复能力变强,但重载会加速永久变形量的增长.
- 罗蓉石晨光樊向阳樊向阳
- 关键词:浇注式沥青混合料钢桥面铺装
- 基于净吸附试验的沥青-集料黏附性量化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为提高沥青混合料抵抗水损害性能的能力,需准确评价沥青与集料之间的黏附性能。净吸附试验是一种可以定量评价沥青与集料之间的黏附性的试验方法。但目前在波长选取时常采用经验值,导致试验结果出现偏差。通过测试多种波长下的吸光度,确定出最佳试验波长。然后采用最佳试验波长进行2种集料与4种沥青的净吸附试验,判断不同沥青-集料组合的黏附性。最后将净吸附试验结果与水煮法试验结果对比,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研究表明:最佳试验波长为340 nm;净吸附试验是一种合理可行的定量评价沥青-集料黏附性的试验方法。
- 李仁君王丽静黄婷婷胡芙蓉罗蓉
- 关键词:波长黏附性
- 基于修正灰色预测模型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预测被引量:26
- 2021年
- 为确定合理的沥青路面养护时机和养护方式,通过解决灰色预测模型依赖初始值的问题,建立修正灰色预测模型,结合汉十高速公路孝襄段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检测数据,对比两种模型预测结果的残差与相对平均误差来验证修正灰色预测模型的精确性,并由此计算及预测汉十高速公路孝襄段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指数.研究结果表明:①修正灰色预测模型与灰色预测模型相比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同时解决了灰色预测模型依赖初始值的问题;②通过灰色预测模型数据计算得到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指数具有较高的拟合优度R^(2)=0.9985,证明该种方法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 于晓贺邱怀中罗蓉王锦腾汪彪
- 关键词:沥青路面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