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顺清
- 作品数:31 被引量:11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NBCA胶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体会
-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在脑动静脉畸形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999年至2003年12月本科收治的18例经脑血管造影确诊为脑动静脉畸形的病人,其中10例进行了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18例中Spetzler-Martin分级...
- 万亮华续明江峰仲俊刘鸣徐顺清马杰
-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治疗栓塞手术
-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1998年
- 对闭合性颅脑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弥漫性轴索损伤(DAI)84例的临床观察,发现均伴原发性意识障碍,CT 表现以弥漫性脑肿胀、灰白质交界部位多发性小出血灶、脑干小脑挫裂伤和脑干环池周围积血为常见。死亡率为51.2%,重残率为20.2%,提示临床过程严重,预后不佳,应积极处理继发性病理变化。
- 刘鸣吴伟烈徐顺清华续明万亮江峰
- 关键词:颅脑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CT
- 星形细胞瘤合并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一例报告
- 2004年
- 临床资料患者,女41岁.1年前在我科行右额叶星形胶质细胞瘤(Ⅱ级)切除术.术后放疗30次总剂量54Gy,化疗4次,每次化疗方案为鬼臼噻吩甙(VM26)100mg静滴1次/d共2 d、司莫司丁(CCNU)100mg口服1次/d共2 d.本次因"头昏头痛伴左侧肢体偏瘫两周"于2003年4月入院.入院检查:神清,反应迟钝,左侧肢体肌力Ⅱ级,左侧肢体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
- 张文川徐顺清万亮马杰
-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切除术术后放疗疗效观察
- 大网膜移植对治疗脊髓缺血性损害的实验研究──应用磁性刺激MEP监测被引量:2
- 1993年
- 应用预先作了大网膜脊髓移植的实验组狗和未作大网膜移植的对照组狗各7只,分别阻断其脊髓局部血供,观察两组的运动功能改变、组织学改变及磁性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变化。结果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显示预先作大网膜移植对脊髓的急性缺血性损害有保护作用。作者认为:用磁性刺激技术获取MEP作神经生理学检查,能准确客观地反映运动神经传导系统的功能状况,亦不会对神经组织产生损害。
- 孟庆刚徐顺清刘鸣吴伟烈
- 关键词:脊髓损伤大网膜移植运动诱发电位
- 急性颅脑外伤血清镁离子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外伤 (ACI)血清镁离子浓度变化特点 ,以探索镁离子浓度改变对脑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测定ACIGCS >8分与GCS≤ 8分两组病例血清镁离子浓度、钙离子浓度、脑血管痉挛发生率、脑血氧饱和度。观察低镁血症患者一月后GOS预后评分及外源性硫酸镁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ACI患者血清镁离子浓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且降低程度与脑损伤程度正相关 ;GCS≤8分者低镁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GCS >8分者 ;低镁血症患者其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脑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GOS评分≤ 3分者明显多于对照组 ;2 4小时内给予硫酸镁治疗能明显提高GOS评分。结论 镁离子作为脑组织的重要能量代谢和调节因子 ,其浓度的降低直接参与了ACI时继发性脑损害 ,与伤情及预后密切相关。早期给予硫酸镁对脑组织有明确的治疗和保护作用 ,且它价廉、安全 ,来源丰富 。
- 张文川江峰马杰徐顺清刘鸣张天锡
- 关键词:急性颅脑外伤
- 脑血流灌注显像对脑缺氧后遗症患者大网膜移植术后的评价被引量:2
- 1998年
- 脑血流灌注显像对脑缺氧后遗症患者大网膜移植术后的评价李劲松傅宏亮吴靖川顾振辉施海虹吴伟烈徐顺清刘鸣华续明附表对照组与5例双侧大网膜移植术脑缺氧症患者脑血流灌注显像半定量分析(%,x±s)比较组别例数左半球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基底节正常组10096±0?..
- 李劲松傅宏亮吴靖川顾振辉施海虹吴伟烈徐顺清刘鸣华续明
- 关键词:脑血流显像大网膜移植
- 脑挫裂伤的CT分型和预后被引量:1
- 1993年
- 1984~1990年共收治脑挫裂伤304例,资料完整者151例。按首次CT图像分为局灶性损伤(FI),弥漫性水肿(DS)和弥漫性轴突损伤(DAI)。不同类型脑挫裂伤预后各异,以FI和DS预后较好,DAI死亡率甚高。经过药物治疗,其中25例因迟发性颅内血肿或脑水肿不能控制而手术治疗。全组死亡率为18.5%。CT图像中线移位>5mm,基底池、鞍上池、脑室消失等征象提示预后不良。
- 徐顺清吴伟烈孟庆刚刘鸣朱杰明
- 关键词:脑挫裂伤CT预后脑损伤
- 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液体胶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液体胶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疗效。方法20例经脑血管造影确诊为脑动静脉畸形的患者进行血管内NBCA胶栓塞治疗,分析其疗效,其中Spetzler-Martin分级Ⅰ级3例,Ⅱ级7例,Ⅲ级7例,Ⅳ级3例。结果2例Ⅰ级患者、3例Ⅱ级患者和1例Ⅲ级患者完全栓塞,其中完全栓塞的Ⅱ级患者中有1例1 a后复发;1例Ⅰ级患者、4例Ⅱ级患者和2例Ⅲ级患者90%栓塞;2例Ⅲ级患者80%栓塞;2例Ⅲ级患者60%-70%栓塞;3例Ⅳ级患者50%栓塞。结论血管内NBCA胶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短期疗效确切。
- 万亮华续明江峰张文川刘鸣徐顺清李世亭
-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血管内介入栓塞
- 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的电生理学特征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研究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BTEP)的波形特征。方法选择全麻开颅手术非三叉神经痛病人20例,采用针形电极刺激其三叉神经周围支,在头顶记录BTEP波形,统计潜伏期、波幅和波间期。结果本组均可记录到W1、W2、W3三个波形,其中W1为高幅三相波,W2、W3为单相负波。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刺激强度增大,W1、W2、W3波幅增大而潜伏期不变。结论采用针形电极刺激能获得满意的BTEP波形,为进一步研究三叉神经痛病人在微血管减压术前后BTEP的变化提供依据。
- 冯保会李世亭孟佑强应婷婷王旭辉李心远万亮仲骏华续明张文川徐顺清
- 关键词: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电生理学手术中
-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型桥小脑角胆脂瘤27例经验被引量:3
- 2009年
- 背景与目的:颅内胆脂瘤多位于桥小脑角,桥小脑角胆脂瘤是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最常见原因,本研究探讨三叉神经痛型桥小脑角胆脂瘤的临床特点、有效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7例三叉神经痛型桥小脑角胆脂瘤的诊治经过及疗效。结果:CT或(和)MRI确诊后行手术治疗,19例桥小脑角胆脂瘤得以全切,8例次全切,术后所有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完全消失,听力障碍明显好转。跟踪随访,1年后1例三叉神经痛复发。结论:三叉神经痛型桥小脑角胆脂瘤以三叉神经痛为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年轻的患者如有三叉神经痛的症状时要高度怀疑此病,CT、MRI可提供诊断依据,常用的手术入路为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方法得当,肿瘤切除后三叉神经痛的症状即停止。
- 李轶仲骏王旭辉华续明徐顺清李世亭
- 关键词:胆脂瘤三叉神经痛桥小脑角显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