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晓蕾

作品数:8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眼视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厅社会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内障
  • 3篇白内障
  • 2篇眼内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开角型
  • 2篇植入
  • 2篇视野计
  • 2篇手术
  • 2篇手术治疗
  • 2篇青光
  • 2篇青光眼
  • 2篇联合手术
  • 2篇联合手术治疗
  • 2篇开角型
  • 2篇合并白内障
  • 1篇断层扫描
  • 1篇眼内激光
  • 1篇眼内异物
  • 1篇眼轴
  • 1篇眼轴长

机构

  • 4篇汕头大学
  • 3篇暨南大学第二...
  • 2篇深圳大学
  • 1篇深圳市眼科医...
  • 1篇曼彻斯特大学

作者

  • 8篇邵晓蕾
  • 2篇陈伟奇
  • 2篇秦波
  • 2篇邹畅
  • 1篇李立梅
  • 1篇詹行楷
  • 1篇刘应鹏
  • 1篇侯乒
  • 1篇刘身文
  • 1篇周忠厦
  • 1篇李劲
  • 1篇唐慧明
  • 1篇周秀珍

传媒

  • 2篇中华眼科医学...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海南医学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06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Subluxation of cataractous spherophakia and secondary glaucoma in a patient with congenital aniridia
<正>We present the case of congenital aniridia patient with sublux-ation of spherophakia in both eyes who devel...
邵晓蕾
文献传递
青白联合手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开角型及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探讨青白联合手术对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开角型及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对比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收集2013年8月至2015年9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眼科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的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51例(56只眼)的临床资料。按青光眼类型进行分组。其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组22例(25只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组29例(31只眼)。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患者术前与术后的眼压、前房深度及视力。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对比患者术前与术后的眼压、视力及前房深度。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组间各测量值进行比较。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POAG与PACG两组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并采用卡方检验对其进行比较。结果 POAG组的22例(25只眼)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半年及术后1年的平均眼压分别为(36.08±5.96)、(12.25±1.85)、(13.88±2.03)、(4.88±2.59)、(16.21±3.58)及(16.92±4.19)mm Hg(1 mm Hg=0.133 k Pa)。将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眼压与术前进行比较,发现手术后患者眼压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9.09,17.62,16.54,13.95,13.15;P〈0.05)。该组患者手术完全成功率为84%,条件成功率为96%,失败率为4%。PACG组29例(31只眼)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半年及术后1年的平均眼压为(41.32±8.41)、(11.69±2.29)、(13.06±2.32)、(13.9±2.22)、(14.87±3.08)及(15.80±4.35)mm Hg。将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眼压与术前进行比较,发现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8.97,17.86,17.54,16.95,16.30;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位点的眼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6,0.11,0.05,0.05,0.00,0.10;P〉0.05)。联合手术后患者的眼压均有明显降低。手术完全�
邵晓蕾邹畅李劲
关键词: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
青少年屈光不正人群中脉络膜厚度的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研究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的脉络膜厚度的特点及其与屈光度、眼轴长度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对在屈光门诊完成验光的5∽18岁屈光不正青少年进行了脉络膜厚度和眼轴长度的测量。最终51例102眼患者纳入研究。使用海德堡频域OCT的增强深度成像模式对每眼进行经黄斑中心凹水平方向线性扫描。分别测量该扫描线上5个位点的脉络膜厚度。应用IOL master测量眼轴长度。结果 51例患者年龄为(10.04±2.78)岁,屈光度为(-1.61±1.82)D,眼轴长度为(24.14±1.14)mm。扫描线上脉络膜厚度由颞侧向鼻侧逐渐变薄。屈光度与眼轴长度呈显著负相关(R2=0.562),各位点的脉络膜厚度均与屈光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眼轴长度则呈显著负相关(P〈0.05),中心凹鼻侧1 mm处相关性最高。中心凹下的脉络膜厚度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后极部脉络膜厚度的改变可能在屈光度及眼轴长度改变相关的病理生理变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邵晓蕾周秀珍秦波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脉络膜厚度屈光不正眼轴长度
联合手术治疗眼内异物合并白内障疗效观察
2016年
目的评估保留晶体前囊的晶体玻璃体切除联合一期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眼内异物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9月至2008年12月由同一手术医生完成的眼内异物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1例入选本研究。采用的手术方式均为晶体玻璃体切除联合一期折叠型人工晶体睫状沟植入术,术中联合了眼内异物取出。对所有患者术前术后的检查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1位患者年龄14~38岁,平均27岁,术中异物取出率为100%;术后所有患者均实现视网膜复位;所有患者在随访期间人工晶体位置稳定。术后视力FC-0.8,所有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优于术前。结论保留晶体前囊的晶体玻璃体切除联合睫状沟折叠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眼内损伤较小的眼内异物合并外伤性白内障经济、安全和有效。
邵晓蕾刘身文秦波
关键词:眼内异物玻璃体切除人工晶体植入视力
Acrysof与Natural人工晶状体植入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对比Acrysof与Natural这两种不同人工晶状体植入后的效果。方法 随机各挑选35例老年性白内障行Phaco+Acrysof人工晶状体和Phaco+Natural的患者,用调查表的方式,记录术前,术后1天、1周、1月的的裸眼视力、眼压;并记录术后1周时的眩光、物体颜色、不同光线、不同环境中的视力和活动能力、心情等项目。并收集2003年一眼植入Acryseof,2004年另一眼植入Natural的患者10例,对比Acrysof植入1年与Natural植入1周后的感觉对比。结果 术前平均视力4±0.69,Acryosf(SA60AT)和Acrysof Natural(SN60AT)的术后1周平均视力、眩光、视物颜色平均得分分别是4.79±0.17,4.80±0.21;2.37±0.77,3.49±0.82;2.97±0.30,3.64±0.65。两组术后1周视力差异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眩光和视物颜色P<0.01,差别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其他项目平均分数均在3~4之间,两组间P>0.05差别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crysof与Natural单片式人工晶状体植入后裸眼视力差异无显著性。但Natural植入后患者的眩光与蓝色视明显较Acrysof轻。Acrysof植入1年与Natural植入1周,各种指标元明显差异。
陈伟奇李立梅邵晓蕾侯乒
关键词:ACRYSOFNATURAL人工晶状体人工晶状体植入疗效比较显著性差异老年性白内障
前后段联合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评价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及其相关因素。方法自2002年4月至2004年8月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0例(43眼)行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术中行大范围眼内光凝,必要时结合周边视网膜冷凝。部分患眼行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结果43眼中视力提高者38眼(88.37%)。不变者5眼(11.63%),无一眼出现视力下降。本组病例中未见术后虹膜新生血管,未见玻璃体腔再次积血而影响视力。结论前后段联合手术治疗晚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好,成功率高;大范围的眼内激光,是成功的重要保证。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可减轻术后反应,更好地提高视力。
陈伟奇詹行楷刘应鹏邵晓蕾唐慧明周忠厦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内激光曲安奈德
自动视野计检查中视敏度阈值对于变异性的影响
<正>视野检查的变异性会严重影响视野检查对于视野缺损,视敏度下降程度及进展的评估价值。虽然患者的可靠性是一个广泛接受的直接影响视野检查变异性的因素,但一些经过培训并且被视野检查的可靠性检验评价为可靠的患者仍然会在重复检查...
邵晓蕾
文献传递
阈值视野计的可靠性指标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野检查中的有效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评估Humphrey视野计的SITA standard和Full threshold程序的可靠性指标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野检测中的有效性。方法从开角型青光眼出院患者中筛选两组各74例(74只眼)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一周内连续两次进行相同程序的视野检查,分别计算Full threshold组和SITA standard组两次重复检查差异值的标准差和可重复性系数,评价数据的可重复性;应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的方法统计变异度与平均视野缺损(MD)、假阳性率(FP)、假阴性率(FN)及固视丢失率(FL)等可靠性检验指标的关联性,从而评价其有效性。结果两组中FL均显示了最高的重复系数分别为28.6%和27.8%(接近30%),即最低的可重复性。SITA standard组的FN的重复性系数为16.7%,比Full threshold组(FN的重复系数为24.7%)低,这可能也提示SITA standard程序的FN对患者的重复检查变异度有较好的预测性。两组的FP虽然均显示了更高的可重复性(更低的重复性系数),但其中较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其拥有大量的0值,缺乏变异。虽然SITA standard组可靠性指标与重复检查变异度之间的相关性较Full threshold组有所提高,但总体相关性仍较弱,Full threshold组及SITA standard组分别只有5%及17%的重复检查变异度可以被三项可靠性指标所解释。其中,FN在两组中均占最高比例,分别为3%及13%。只有SITA standard组的FN与变异度呈显著相关(R^2=0.1324,P<0.05)。结论 SITA standard程序对视野检查结果可靠性检验的改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有效性。但现有的可靠性指标,对重复检查变异度的预测性仍较弱,需要研发更有效的可靠性指标对视野检查结果进行判断。
邵晓蕾David B Henson邹畅
关键词:青光眼可靠性假阴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