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秀荣
-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警黑龙江省总队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白介素-1与动脉粥样硬化被引量:2
- 2001年
- 周秀荣陈永清
- 关键词:IL-1动脉粥样硬化生物学特性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伊伐布雷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研究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运用伊伐布雷定对患者所起到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用。方法方便选取该院在2018年2月—2019年5月收治的104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具有52例,对其用伊伐布雷定进行治疗,对照组为50例,常规治疗方式。对于不同治疗效果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对比分析。结果在LVEF与明尼苏达心衰量表评分、心率、6 min步行距离以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等指标上在进行治疗之前,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个月的治疗之后,在心率、N末端B型利钠肽原以及明尼苏达心衰量表评分等指标上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00、4.700、-5.500 P<0.05),6 min步行距离与LVEF都有一定增加,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00、5.900,P<0.05)。在患者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水平由(80.1±7.8)次/min变化为(69.6±10.2)次/min,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由2450(254~5345)ng/L变更到1682(212~3629)ng/L,患者的明尼苏达心衰量表评分由(23.5±6.1)分变更到(14.9±4.4)分,6 min的步行距离由(282.8±86.3)m变更到(386.5±101.8)m,LVEF水平由(31.0±6.9)%变更到(40.0±6.0)%,治疗前与治疗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患者治疗之后表现不明显,可以忽略不计。结论把伊伐布雷定运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董鹏飞周秀荣吕芙蓉孙志宏
- 关键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伊伐布雷定血浆NT-PROBNP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