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康
-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PACS下PBL教学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讨图像存档及传输系统(PACS)下以问题为民向(PBL)教学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根据单双号随机化分组法将40名医学影像学实习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PACS下PBL教学。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操作技能水平、基础理论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喜欢影像专业、愿意从事影像工作者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教学后,观察组临床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ACS下PBL教学用于影像实习生中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 蔡培蔡培马俊周晶晶牛磊
- 关键词:PBL教学医学影像学
- MSCT对脐尿管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分析脐尿管癌的MSCT表现与特征,探讨MS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脐尿管癌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 19例肿瘤均表现为脐与膀胱顶部之间中线部位的占位性病变。12例呈囊实性,7例呈实性。16例肿块内可见斑片状钙化。增强扫描肿瘤实性成分呈不均匀强化。19例均伴有膀胱壁受侵增厚。19例均为腺癌。结论脐尿管癌发生的部位及影像学表现典型,术前MSCT检查对定位和定性诊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 牛磊牛磊王明皓王永康张峰蔡培
- 关键词:脐尿管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评估冠脉支架置入后随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在评估冠状动脉放置支架后通畅情况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3例冠状动脉置入支架术后患者,病史3~18个月。随访检查,先行128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检查,检查结束后在1~2周内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对照。结果 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结果显示,63例患者接受置入支架93枚,有86枚支架图像显示清楚,其中68枚支架无狭窄,18枚支架再狭窄,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一致性高。敏感度:85.7%,特异度:95.8%,阳性预测值:81.8%,阴性预测值:95.8%,准确诊断指数为0.925,阳性似然比为20.41,阴性似然比为0.149,准确度为92.5%,Kappa值为0.79.结论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是评价冠状动脉支架通畅或再狭窄的无创性的非常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其准确性高,能大部分取代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 龚健乔风雷鲍雷王全永徐峰王永康
- 关键词:冠状动脉支架心血管造影再狭窄
- PBL在影像诊断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影像诊断学中的应用。方法:以考核及问卷调查结果作为评估依据,与传统的教学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PBL的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比较,观察组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及取得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BL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影像专业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 牛磊牛磊王明皓王永康崔文
- 关键词:影像诊断学教学
- 腰椎正中矢状面椎间隙的CT测量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 :探讨正常成人腰椎椎间隙大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20例非腰椎疾病患者,行腰椎CT扫描及MPR,测量各节段腰椎椎间隙大小,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及腰椎不同节段的差异。结果:相同腰椎节段椎间隙间距,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腰椎节段椎间隙间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成人不同腰椎节段的椎间隙前中后距均不同,其正常值的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椎间隙改变所致腰椎疾病提供依据。
- 乔风雷朱斌马军鲍雷王永康陈璇
- 关键词:椎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