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单开门
  • 2篇椎管
  • 2篇椎管扩大
  • 2篇骨折
  • 2篇关节
  • 2篇成形术
  • 1篇单开门椎管扩...
  • 1篇单开门椎管扩...
  • 1篇悬吊
  • 1篇悬吊法
  • 1篇压缩性
  • 1篇压缩性骨折
  • 1篇预防措施
  • 1篇原因及预防
  • 1篇原因及预防措...
  • 1篇张力带
  • 1篇髓型
  • 1篇切开
  • 1篇切开复位
  • 1篇切开复位内固...

机构

  • 4篇南昌大学

作者

  • 4篇严朝华
  • 4篇周志刚
  • 4篇李强
  • 3篇喻巍
  • 2篇何嘉承
  • 1篇喻威

传媒

  • 3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4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髌骨环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评估髌骨环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8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髌骨环内固定组与张力带钢丝内固定组,每组各29例。术后对患者进行至少1年的随访,搜集数据主要包括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疼痛程度,膝关节的活动范围,并且记录Bostman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结果:髌骨环内固定组的手术时间为(30.98±12.00)min,明显短于张力带钢丝内固定组的(65.10±14.50)min;术中出血量为(127.30±15.00)mL,明显低于张力带钢丝内固定组的(218.73±20.44)m 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髌骨环内固定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术后3个月,无骨折再移位和内固定失效发生,术后膝关节的活动度平均为130°,Bostman平均得达到28分,且治疗效果为优秀的23例(79.3%)明高于张力带钢丝内固定组的15例(51.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髌骨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操作简单,固定灵活,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结果,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周志刚傅江明李强严朝华周欢斌喻巍
关键词:粉碎性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张力带
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分析不同入路方式对于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VCF)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4月-2015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VCF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单侧入路)与对照组(双侧入路),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术后肢体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各项指标比较发现,两组椎体高度压缩率、椎体后凸Cobb角、邻近椎体骨折率以及术后不同时段的ODI评分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骨水泥灌注量以及术后骨水泥渗漏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与双侧入路椎体成形术均可有效治疗VCF,但单侧入路的手术时间相对更短,骨水泥渗漏几率低,优势显著,可推广使用。
周志刚李强严朝华傅江明周欢斌何嘉承喻巍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锚定法”改良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研究及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针对改良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临床当中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进行治疗所起到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随机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选取25例作为研究组,并将该25例患者治疗之前的生理状况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行"锚定法"(即改良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两年随访,对比分析治疗前后25例患者的ROM值、屈曲角度以及后伸角度、JOA分值、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手术干预,两年随访期间,25例患者当中均无明显并发症状,仅有2例患者发生轻微的创口感染;另外,在ROM值、屈曲角度以及后伸角度、JOA分值以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上均呈现了明显的好转,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行以改良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锚定法")能够获得比较理想的临床效果,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周志刚傅江明李强严朝华周欢斌喻巍
关键词:并发症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术后引起轴性症状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术后引起轴性症状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3年10月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术治疗并获得完整随访的38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B两组。A组在术后早期进行颈肩背部肌肉等长舒缩运动及肌力锻炼,颈围领制动颈部4-8周,4-8周后循序渐进进行颈部关节活动度锻炼、扩胸运动锻炼。B组术后颈围领制动颈部12周,12周后行肌力及颈部关节活动度锻炼。随访采用门诊复查方式,根据患者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程度、术后MRI影像显示来评价轴性症状。根据患者术后症状轻重、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是否服用止痛药进行轴性症状分度。结果术后A组轴性症状Ⅰ度28例(90.3%)、Ⅱ度3例(9.7%),B组轴性症状Ⅱ度1例(14.3%)、Ⅲ度5例(71.4%)、Ⅳ度1例(14.3%)。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术后早期(术后3~5d)进行颈肩背部肌肉等长舒缩运动及肌力锻炼,颈围领制动颈部4~8周,4~8周后循序渐进进行颈部关节活动度锻炼、扩胸运动锻炼可有效减少轴性症状的发生。
周志刚傅江明李强严朝华周欢斌喻威何嘉承
关键词:单开门椎管扩大术轴性症状脊髓型颈椎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