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霞

作品数:5 被引量:159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甘薯
  • 2篇养分
  • 2篇养分吸收
  • 2篇利用率
  • 2篇利用效率
  • 2篇甘薯产量
  • 1篇氮肥
  • 1篇氮肥形态
  • 1篇氮磷钾
  • 1篇养分吸收和分...
  • 1篇叶面
  • 1篇叶面积
  • 1篇叶面积指数
  • 1篇施钾
  • 1篇施钾量
  • 1篇水肥
  • 1篇水肥利用
  • 1篇水肥利用效率
  • 1篇水肥一体化
  • 1篇水分

机构

  • 5篇江苏省农业科...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南昌工学院

作者

  • 5篇张永春
  • 5篇安霞
  • 3篇董月
  • 2篇马洪波
  • 2篇宁运旺
  • 2篇李传哲
  • 2篇张辉
  • 1篇朱国鹏
  • 1篇许仙菊
  • 1篇刘源
  • 1篇许建平
  • 1篇汪吉东
  • 1篇盛金元
  • 1篇朱绿丹

传媒

  • 5篇江苏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氮肥形态对甘薯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18
2016年
为给甘薯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在大田生产条件下,分别施用酰胺态氮、硝态氮和铵态氮肥,研究了3种不同形态氮肥对甘薯产量、养分吸收及氮素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形态氮肥均可提高单株甘薯产量、薯数及单个薯质量,其中以铵态氮肥(T3)处理的单株甘薯产量和单株结薯数最高,分别达到995.16 g、5.42个,显著高于酰胺态氮肥(T1)处理和硝态氮肥(T2)处理(P<0.05),单个薯质量则以硝态氮处理最高,为185.87 g。叶面积指数在移栽后60 d时达到最大值,其中铵态氮肥处理(3.73)>硝态氮肥处理(3.43)>酰胺态氮肥处理(2.63)。甘薯根、叶干物质累积速率以铵态氮肥(T3)处理最高,其次为硝态氮肥(T2)处理。甘薯地上部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累积主要集中在甘薯旺长期、膨大期,其中,甘薯叶、茎柄对N的累积量T2处理>T3处理>T1处理,对P、K的累积量T3处理>T2处理>T1处理;由于块根的不断膨大,甘薯根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则随时间呈上升趋势,其中,根对N的累积量T2处理>T3处理>T1处理,对P的累积量T1处理>T2处理>T3处理,对K的累积量T3处理>T1处理>T2处理。3种形态氮肥处理中,硝态氮肥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最高(39.23%),其次为铵态氮肥处理(29.91%),酰胺态氮肥处理最低(27.56%);但铵态氮肥处理收获指数最高,为0.67,其次为硝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处理,均为0.64。因此,施用铵态氮肥最利于甘薯的高产和高效。
安霞董月吴建燕宁运旺许建平李传哲张永春
关键词:甘薯氮肥形态叶面积指数
施钾量对甘薯产量及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2
2016年
为探明施钾量对不同主栽甘薯品种产量、产量构成及钾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以3种甘薯品种为材料,田间设置不同施钾水平试验。结果显示,各甘薯品种产量均随施钾量上升而提高,增施钾肥对甘薯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影响小于根系,施钾的增产作用主要表现在甘薯数量的增加,单薯质量则次之;甘薯茎、叶钾含量高于薯块,且增施钾显著提高甘薯茎叶和薯块的含钾量。甘薯品种间钾的吸收及利用对施钾的响应不同,相对高效的徐薯22钾素主要积累在根部,宁薯192及浙紫1号则相反。甘薯钾利用效率与植株钾浓度呈显著负相关,而与产量无显著相关性。表明增施钾肥可以提高甘薯产量,其增产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单株结薯数;甘薯含钾量对施钾的响应主要体现在根部,甘薯品种间钾利用效率主要受植株钾浓度的影响。
齐鹤鹏安霞刘源朱国鹏汪吉东张永春
关键词:甘薯施钾量利用率
水分和钾肥耦合对甘薯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为解析甘薯生长的水钾耦合效应,科学调配水分和钾素以提高甘薯的产量和水分利用率,进行了可控的水分、钾素二因子盆栽试验。水分因子设3个水平: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W50)、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W75)、田间最大持水量的100%(W100);钾肥因子设3个水平(以风干土中施K2O含量计):0 mg/kg(K0)、150mg/kg(K150)、300 mg/kg(K300)。结果表明水分和钾素间表现出显著的耦合效应。在本研究条件下,甘薯在W75-K150下块根产量最大,其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对于水分利用效率,在干旱条件下(W50),钾素与土壤水分表现为拮抗效应,而当正常供水时(W75),施钾可以缓解由于土壤水分提高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现象。在充分灌溉条件下(W100),产量的提高是以水和肥投入为代价的,应该适当控制水肥的投入。结合块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析,以W75-K150处理的水钾配比较为合适。
张辉朱绿丹安霞董月焦庆清张永春
关键词:甘薯光合特性水分利用率
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研究进展被引量:109
2017年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项高效节水灌溉施肥技术,是目前相关领域被关注的主要热点之一。本文对国内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现状、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水肥利用效率等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目前中国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李传哲许仙菊马洪波安霞盛金元张永春
关键词: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水肥利用效率
不同品种甘薯的生物量累积、养分吸收和分配规律被引量:15
2016年
为研究不同品种甘薯的养分吸收和分配规律,选用广薯87、苏薯16、南薯88、宁紫薯1号和宁紫薯2号5个甘薯品种移栽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六合基地,在不同生育期取样并测定各品种甘薯的氮、磷、钾养分吸收及干物质分配情况。结果表明,淀粉型甘薯南薯88干物质累积速率最快,相同条件下更容易获得高产。食用型甘薯广薯87和苏薯16收获期蔓薯比最低,分别为0.20和0.21,表明光合产物向地下部转移比例更高。地上部旺长期,甘薯氮、磷、钾吸收速率分别为1株21.21 mg/d、8.19 mg/d和25.68 mg/d;薯块膨大期,甘薯氮、磷、钾养分吸收速率分别为1株7.40 mg/d、2.83 mg/d和11.17 mg/d。不同品种甘薯每形成1 000 kg鲜薯所需要的养分不同,其中宁紫薯2号和南薯88所需养分总量最高,分别为10.29 kg和8.98 kg。供试品种中紫甘薯对磷的需求量较其他品种高,食用型甘薯对氮的需求量较其他品种高,南薯88和宁紫薯2号对钾的需求量较其他品种高,但总体来说甘薯养分吸收量大小顺序是钾>氮>磷。
董月安霞张辉马洪波宁运旺张永春
关键词:甘薯养分吸收和分配氮磷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