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青海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宜桂
作品数:
2
被引量:4
H指数:1
供职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张心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心实验室
许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心实验室
关明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心实验室
任惠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心实验室
杨瑞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期刊文章
1篇
专利
领域
1篇
医药卫生
主题
2篇
突变
2篇
基因
1篇
引物
1篇
实时PCR
1篇
试剂
1篇
试剂盒
1篇
突变分析
1篇
肿瘤
1篇
组合物
1篇
微阵列
1篇
基因突变
1篇
骨髓
1篇
骨髓肿瘤
1篇
PCR检测
1篇
V617F
1篇
V617F突...
1篇
DNA突变
1篇
DNA突变分...
1篇
JAK2基因
机构
2篇
复旦大学
作者
2篇
关明
2篇
许笑
2篇
张心菊
2篇
唐宜桂
1篇
康志华
1篇
樊妮
1篇
陈波斌
1篇
马玮哲
1篇
王俨
1篇
杨瑞
1篇
任惠民
1篇
曹国君
传媒
1篇
中华检验医学...
年份
1篇
2018
1篇
2016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一种检测JAK2 V617F基因突变的引物组合物及其试剂盒和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JAK2 V617F基因突变的引物组合物,其含有SEQ ID NO:2‑SEQ ID NO:6所示序列的引物和SEQ ID NO:7所示序列的PNA探针;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含有上述引物组合物的试剂盒及其检...
关明
曹国君
许笑
唐宜桂
张心菊
康志华
邓萱
马玮哲
王俨
马艳春
文献传递
采用微阵列数字PCR检测JAK2基因V617F突变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采用数字PCR检测骨髓增殖性肿瘤相关的JAK2基因V617F突变,评估该法的灵敏度、重复性和准确性。方法方法学评价。白2014—2015年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患者中,选取已知JAK2基因V617F突变的18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病例、11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病例、2例特发性骨髓纤维化病例及未知突变的6例红细胞异常增高病例和10名健康对照者。分别以HEL细胞株DNA和SW480细胞株DNA为突变型对照和野生型对照,稀释突变标准品为30%、10%、1%、0.1%和0.01%以验证微阵列数字PCR体系的灵敏度。使用两例低突变负荷样本(1%和10%),各重复5次,验证数字PCR体系重复性。以MGB探针法荧光定量PCR作为对照参考方法,检测微阵列数字PCR的检测性能。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检测方法相关性高(R^2=0.9983),而微阵列数字PCR能够检测最低约0.1%的微量突变,相应的突变拷贝数绝对定量为0.16拷贝/μl。突变负荷为1%和10%的样本重复性检测结果CV分别为17.29%和7.50%。此外,MGB探针法和数字PCR法均成功地从31例已知突变的病例样本中均检出JAK2基因V617F突变阳性,而10名健康对照者都为阴性,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从6例红细胞异常增高的病例中。MGB法未检出突变,而数字PCR成功检出2例微量突变样本,其突变率分别为0.37%和0.18%。结论微阵列数字PCR在JAK2基因V617F突变检测体系中表现出比荧光定量PCR的更高的灵敏度以及良好的稳定性,有助于其在体细胞突变微量情况下更准确地检出突变,避免漏诊误诊。
许笑
张群峰
张心菊
唐宜桂
任惠民
杨瑞
樊妮
陈波斌
关明
关键词:
DNA突变分析
骨髓肿瘤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